李素英:“人固有一死,如果为抗疫牺牲,我觉得值!”
2021-04-26
上车前,儿子塞给她一封信:
“历来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回轮到儿子牵挂妈妈,
但儿子支持您,为您感到骄傲!”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一线的“白衣天使”背后还有一群默默的守护者。北京佑安医院原医院感染管理处主任、主任医师李素英就是这样的守护者。
作为国家卫健委从全国调集的10名医院感染管理专家之一,李素英于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收拾行囊,奔赴武汉。67岁的她连续20天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指导改造不合格设施、完善流程,杜绝医院感染,为医护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大年三十晚上接到出发的通知,这还是头一次
李素英是一名资深“感控人”,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近40年,特别是在消毒隔离、感染控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2020年1月24日,农历除夕,李素英突然接到医院的通知:国家卫健委从全国抽调10名医院感染专家去武汉防控新冠疫情,明天一早就出发!
作为国家卫生应急专家,李素英全程参加了2003年抗击非典战役,2008年又参加了汶川震区的防疫工作,还曾奔赴青海、西藏现场处置过鼠疫疫情。
但是,大年三十晚上接到出发的通知,这还是头一次。直觉告诉她,武汉的疫情可能比预想的要严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国难当头、大疫当前,必须闻令而动冲在第一线。接到通知后,李素英没有犹豫,抓紧时间收拾行李。
作为感控专家,她深知身处疫情前线,随时可能感染。于是,她悄悄带上了医保卡,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她说:“人固有一死,如果为抗疫牺牲,我觉得值!”
虽然参与过多次国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理,但这一次病毒来势汹汹,还是让家人感到担忧,李素英的爱人、儿子都赶到火车站,坚持要送她。
上车前,儿子塞给她一封信:“老妈,您现在不能看,上车以后再看。”等到列车缓缓开动,李素英掏出信,一字一句地看:“历来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回轮到儿子牵挂妈妈,但儿子支持您,为您感到骄傲!”读着信,她的眼眶湿润了,家人给了她动力和信心。
一套“组合拳”下来,疫情控制曙光初现
到武汉的第一天,李素英忙到了凌晨3点半。
医院收治了多少新冠肺炎病人,发热门诊的日门诊量是多少,有多少需要尽快住院留观的病人,医护人员有没有被感染的情况……这些都是李素英需要了解的情况。
她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全副武装地来到隔离病区实地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角落。
汉口医院是武汉最早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定点医院之一,收治压力巨大。
在发热门诊,李素英看到,这里的日门诊量高达1000多人次,每天来输液的病人也有500多人次。由于空间有限,输液病人之间间距很小,几乎是椅子挨椅子,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这得改!”
在隔离病区,李素英主要查看的是医护人员通道。收治传染病需要进行三区划分,三区之间必须要有密封非常好的隔离屏障,连门朝哪个方向打开都有严格要求。
“如果一开门,形成空气对流,医护人员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就会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她说,三区之间的隔断是拿木板钉上的,存在很大的缝隙。“这也得改!”
走了几个病区,李素英还发现,每个病区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的流程都不一样。有的把隔离衣穿在防护服里边,有的把隔离衣穿在防护服外边,不统一,不规范。“有的医护人员在防护意识方面还有欠缺,需要培训。”
医院找来施工队,按要求连夜进行隔离病区的优化设计。在李素英的建议下,医院开辟新诊室,将门诊楼1楼全部用于输液,分流了病人,改善了发热门诊输液病人间距过小的问题。为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李素英采用现场指导的方式,制定统一流程,在工作区设置镜子,并安排专人负责提醒医护人员正确穿戴防护装备。
一套“组合拳”下来,汉口医院再没有出现新的医护人员感染病例,疫情控制曙光初现。
“累点不怕,最怕累倒了发烧”
“累点不怕,但是最怕累倒了发烧,因为發烧就要被隔离,隔离就意味着不能工作。”在互相激励、互相鼓舞中,李素英与其他医务人员一起夜以继日地工作。
在武汉的20天里,李素英经常睡得很晚。白天在医院马不停蹄,晚上回到宾馆,还要想办法寻求物资支持。为保证睡眠,李素英常常要吃安定片。
让李素英高兴的是,在她的努力下,与各基金会取得联系,为武汉医院争取了许多防护用品的募集。在北京莲心慈善基金会等各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及时将防护用品送到各需求医院,暂时缓解了各医院防护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
李素英联系基金会与院方接洽,有时基金会又要不时请教购入防护用品能否可用,来自各个国家的防护物资,什么样的能用什么样的不能用,李素英就不停地发微信、打电话请教相关专家。经常熬到夜里12时以后,她说累也值得。
“终归是岁月不饶人啊。”67岁的李素英已经退休多年。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许多优秀的医护人员倒下,李素英也做好了倒在战场上的准备。但是她坚信,只要做好防护的每一个环节,一定能保护好自己。
“我不能倒下。”李素英说,一旦倒下,就意味着被隔离,不能工作了,这会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她说,武汉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中,有许多都是年轻人。他们一直在超负荷工作,为了不上厕所,他们不敢喝水,不敢多吃东西。“我的工作就是为一线医护人员保驾护航,一定不能让他们感染!”说到这里,李素英哽咽了。
在武汉的日子里,有许多瞬间令她刻骨铭心。
一次查房,一位病人听她说的是北京话,知道她是北京来的专家,非要给她作揖:“您一定要救救我们!”这位病人期盼的眼神仍时时浮现在她的脑海里。李素英说:“我只有忘却生死、努力工作、拼命救人,才能担起肩上这沉甸甸的责任。”
李素英的爱人从没有对她说过一句打退堂鼓的话
李素英的经验,许多是来自17年前的抗击SARS。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李素英跑遍了北京的定点医院,指导改造61家发热诊室,完成了5000余張床位的控制院感前期任务。她还深入隔离病房,参与撰写近4万字的《SARS临床工作指南》《医护人员防护着装》等14项工作指南,使医护人员感染率从最初的24.70%降至零感染。
“SARS病人大多数都有发热症状,很容易被发现、被隔离。而很多新冠肺炎患者在发病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在流行病学上威胁性很大,因为你不知道他是否已经感染,很容易导致疫情传播。”李素英说。
抗击SARS疫情为李素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之后,青海、西藏林芝地区的鼠疫、2008年汶川地震等国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线现场,都有她的身影。她说:“这一次去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很有自信,心态也比较平和,能够从容应对,与这些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李素英的爱人也是北京佑安医院的一名医生,因为相同的职业,救死扶伤、在国家有需要时冲锋陷阵,早已成为两人的共识和默契。“SARS疫情刚发生时,他就跟我说,你这个专业很缺人,你在这个领域工作时间也比较长,应该去。”李素英说。
两次去现场处理鼠疫疫情时,身为传染病医师的丈夫,很清楚鼠疫一旦感染,病死率很高,但是他也从未说过什么,只是默默地支持她。平时的联系,除了提醒她做好防护、注意休息保持体力之外,没有说过一句打退堂鼓的话。
多年的工作经历还包含着生死离别,许多昔日的同行、战友,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因为感染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这些人铭刻在李素英的脑海,也时刻激励着她要一路前行,不离开自己的专业领域是对战友最后的守望。“一定要给医护人员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为了让他们少受或者不受感染,尽我的全力。”李素英说。
2020年2月13日,圆满完成驰援武汉任务回到北京,但李素英的战“疫”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
她除了参与在线防疫咨询工作外,还参加了国家生态环境部、卫生健康委和联合国共同发起的项目,编写防疫教材,推广中国经验帮助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抗击疫情。大家都说,逆行武汉的人是英雄。李素英却觉得自己算不上英雄,只是一名战士,和许多投身抗击疫情的同志们一样,履行着自己应尽的责任。
2020年6月13日,北京新发地出现聚集性疫情,李素英又临危受命,作为国家卫健委派遣北京疫情指导组专家,每天穿梭于各医院指导医院开展感染防控工作。
现在李素英还身兼许多社会职务,包括国家院感指控中心的专家、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等。“在每个岗位工作,都得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2020年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表彰大会上,李素英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责编/黄梦怡 责校/闻立 来源/《67岁感控专家请缨一线:疫情未结束防护不能松懈》,陈斯/文,《光明日报》2020年2月23日;《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管理专家李素英:“我不能倒下”》,佚名/文,《北京日报》2020年3月9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素英:守好病毒感染关键防线》,吴佳佳/文,《经济日报》;《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李素英——“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徐旭/文,《中国妇女报》2020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