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共同体的构建

2021-04-26徐文唱肖丹

西部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审美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

徐文唱 肖丹

摘要: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共同体构建,就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审美经验、审美知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形成的一种设想。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人的性格、人的修养中注入美的因素,这也是追求美、铸造美的灵魂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共同体构建的途径是:(一)借鉴美学理论,使自身审美化;(二)推广审美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三)编著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共同体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参与与大力支持。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富有重大意义的工程,只有实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的融合,才能达到培养人格健全、具有良好修养和全面发展的下一代的目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6-0025-03

每一种教育理论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人们在社会中对所遇到的现象的提问,经过研究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且将答案以系统思想理论的方式形成教育理论。本文中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共同体构建,就是在现代社会中,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以审美经验、审美知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形成的一种设想。这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研究方式和研究立场。

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的理论与现实背景

(一)中西方古典审美教育思想的传承

审美思想教育的理念不是从现代才起源发展的。在古代,就有中外许多哲学家、教育家研究探讨审美思想教育方面的知识。“先王乐教”的传说中,周公就将美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统一,其中的乐教是美学范围内的知识,周公利用“制礼作乐”来教育人们的性格、修养。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更是将审美与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人进行礼数教育、思想教育、修养教育,以审美知识为教育形式,以道德知识为教育依据。在《论语·泰伯》中,孔子写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中孔子将人的性格以及修养养成和完善的基本过程写得很清楚。孔子的理论中,只有人们兴于诗,才能了解性格修养,并且在平时做到礼,从而在社会中立于礼。但是,仅仅做到立于礼还不够,因为立于礼仅仅是让人们将所了解的品格修养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还必须成于乐,用乐理知识达到人格与修养相统一。只有在音乐的陶冶中,才能使人格更完全。音乐是自由而又令人神往的境界,同时又是将学到的性格修养理论知识与做法融为一体的审美境界。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是能够帮助人类修身养性,提升自身修养,完善人格魅力最好的方式。因为音乐能够帮助人类寻找自己最淳朴的思想,让人类摒弃不好的品性。毕达哥拉斯在教育他的弟子时经常让他们在晚上入眠前,通过倾听音乐来除去他们白天不好的思想,将他们的思想与心灵都归于平静;在醒来时,也会让他们倾听不一样的音乐,来消除睡梦中的不清醒状态。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在所有教育中,音乐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因为音乐具有独特的节奏和旋律,能够直击人们的心灵,用合适的音乐去教育人类,就会净化人类的心灵;反之,用不合适的音乐教育人就会使人类的心灵变得肮脏。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这两门学科的历史性融合

随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已经将其与审美学知识进行了融合。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往往会以艺术的特点去看待这项工作。艺术通常都是创造美并且以追求美为目标。艺术脱离了美的创造,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之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艺术的特点,是因为这其中也是在追求美,创造美。

从教育的作用方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人的性格、人的修养中注入美的因素,这也是追求美、铸造美的灵魂的过程。高尔基说过,人类本来就是艺术家,人类在生活中,做任何事物时都是在追求着美的存在。因此,这也同时说明了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也要遵循美学的规律,过程中要符合美的发展规律以及要求。比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要美,这种美体现在其性格美、修养美;工作内容也要美,其体现在思想先进美、内容精品美;工作过程也要美,如工作环境美、工作方法美等。只有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环节都遵循美学的发展规律,才能最终塑造出有良好修养的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构建审美共同体,也必然审美化,美是思想政治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现状

(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是1950年代到1970年代,提出了政治教育工作的概念。在这一阶段,通过结合苏联在政治工作方面的一些思想与经验,提出了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想法。这一时期正是新中国成立及巩固阶段,内外矛盾突出,这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当时的政治思想、政治活动有很大的联系。也就是说,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结合当时我国的国情以及政治要点而构成的。在这个阶段,审美活动主要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进行相关的文学艺术创造。因此,这个阶段可以理解为审美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萌芽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1970—1990年,在这期间我国将发展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大量的整合研究。如果说第一个阶段的主要形式是文学艺术创造,第二个阶段的主要形式就是利用两者的优势互补为发展经济服务。在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经济发展为第一要义。因此,在这一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要服务于經济发展。各大高校除了传播正确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重点是促进其他方面,如德智体美的共同发展。在这种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中,高校的工作方向之一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理论知识进行全方位融合。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本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工作中对于审美知识的思考和运用更多了。首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学的深层次联系,进一步研究怎样将审美的理论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最好的融合,以便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实践效果。这个阶段不再延续前两个阶段的做法,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审美学知识分开研究。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学合为一体,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美学的新型社会美。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互为主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一个考核标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否能够在受众中产生美的认知与感受,在接受思想政治的主体身上是否产生了美的人格和培育出良好的修养。

(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的历史性特征

1.从教育方法的借鉴走向思想理论内容的融合

以前在研究构建思想政治审美共同体的问题时,大多都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接受者在接受教育时如何能变被动为主动。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学者以及研究者都是不断地在审美学的理论知识中寻找相关的研究结论,将所整理总结的审美学理论知识,如其特点等,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从而达到改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内容不好理解、形式过于单一等。通过借鉴审美学中的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但这种改善是表面的,究其根本,没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被接受度。最根本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最根本的方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开始从借鉴审美教育方法逐渐发展为与审美思想相融合。

2.从知性研究模式走向辩证性思想方式变革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工作中,很长时间都是借鉴西方的知性模式,同时又一味地模仿前苏联思想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导致我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客体割裂开来,造成人们对于人的主体以及客体的理解都是非此即彼。也就是说,在人们的理解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的相同规律以及相同目的都是分开的,两者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论。这也充分说明两个不同领域发展出了各自的理论且不兼容,起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行不通的。随着对马克思理论的深度理解,尤其是在了解了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理论之后,开始不再采用传统的知性研究模式,而是逐渐转向辩证性思想方式去研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共同体。同时,结合中国传统的艺术辩证理论,学者及研究者都意识到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而言,马克思理论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中国古代修身文化都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与现实意义的。

3.从单纯观念性研究走向实践创新研究

在刚刚开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时,对如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体系,其中包括精准而又全面总结前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对如何综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如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成果、相关教育学理论、美学理论、接受美学理论、接受教育者思想研究理论等等,从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体系,我们是抱有很大信心的。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社会越来越开放,人们开始接受来自不同文化的价值观、社会观,学生也不例外,并且是其中最活跃的群体。教肓者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高校的学生不仅重要,而且极为必要,其对于中国高校的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大促进作用。因此,研究者开始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对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共同体的研究逐渐从理论性、观念性逐渐走向实践性和创新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共同体构建的途径

(一)借鉴美学理论,使自身审美化

在人们的认知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学是几乎没有关联的两门学科,而且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不会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两者不存在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接受者全面发展。在审美学中,美也是多元化的,有我们所理解的感情美、外在美、人格美,等等,还包括着理性美,也就是人的感情与人的行为达到和谐统一。从这个层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学理论是有关联的,两者的目的也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增强人们区分人性丑恶、事物真假以及真善美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做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新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两者有了关联且目标一致,所以教育者可以利用审美学思想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是说,审美学思想能够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共同体提供理论依据。

(二)推广审美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优美的环境能够让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都产生愉快的心情,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快乐的氛围。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需要美的环境,同时还需要美的多样化形式。只有将美的形式多样化,才能够将美的内容体现出来,实现以美为媒介,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传授出去。在审美理论中,多样化的美能够让人们产生欣赏美、追求美的想法,同时在欣赏美、追求美的过程中产生快乐的情感。这样的教育方法使接受教育者在美产生时出现追求美的兴趣和向往,愿意主动地而不再是勉强地接受教育。精神上的主动会使人处于自由放松的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进行时也就更具有趣味性。总的来说,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使接受者主动接受并对其产生兴趣,就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拥有美的元素,借鉴审美的传授方法,这样才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三)编著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共同体不仅仅需要教育双方的努力,还要不断完善相关教材。结合审美学理论中的相关知识,使其内容充满美的色彩,而且将其的各个方面,如教材样式以及教材内容都充满美的元素,这样教育者授课有信心,受教育者听课被吸引。长此以往,受教育者的性格发展与修养会达到和谐统一,全面发展。当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共同体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不是单纯只依靠研究就可以实现。它需要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富有意义的工程,只有实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的融合,才能达到培养人格健全、具有良好修养和全面发展的下一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劉田.美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0(21).

[2]李妍囡.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10).

[3]张智慧.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融合[J].黑河学院学报,2020(8).

作者简介:徐文唱(1993—),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单位为长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肖丹(1974—),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哲学博士,长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

(责任编辑:御夫)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向度研究”(编号:2020B009)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审美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