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巧荣:农家女的“家国情怀”
2021-04-26
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到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对于不断成长的陈巧荣来说,唯一不变的就是自己身上的家国情怀。
把“小家”做大做强
陈巧荣是武强县豆村乡西岔河村人,是村里的致富能手。刚刚改革开放时,她就在村里带头搞起仪表生产,短短几年成为万元户,盖起了新房,置办了组合家具、电视机、照相机……经常出外跑业务的她,还周游了大半个中国,饱览名胜古迹。
可日子越富,陈巧荣越感到知识“贫穷”的窘迫。1988年11月,陈巧荣同河北师范大学达成自费上大学的协议。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给孩子联系好幼儿园,走进了中文系的课堂。这件稀奇事,《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曾给予了报道。
1991年毕业时,有校友挽留她:“别回去了,留在省城吧。”陈巧荣摇头:“我来上大学,并不是为了摆脱农村。”
恰在这时,乡里的一家乡镇企业下马,宽绰的厂房闲置下来。渴盼创业的陈巧荣匆匆地把企业承包过来,折腾了3年多,不但没赚钱,反而砸进去20多万元。困境没有使她灰心气馁,她又重新“拾掇”起以前干熟了的仪表生产,几年后,她创办的武强县荣兴玻璃仪表厂已经初具规模,成为小有名气的创业实体。
2004年,陈巧荣开始琢磨一个新问题:如何冲出家乡黄土地,带领乡亲们发外地财?因为他们生产的仪表大都销售到南方,她决定到那边开办仪表厂和销售门市。不久后,她投资近百万元,在广东省中山市购买楼房,办理营业执照,创办起产品档次较高的企业,厂里的工人全部都是从武强老家带过去的。
陈巧荣成功了,短短几个月,生产的潜水灯、玻璃试管等系列玻璃制品,便成为南方市场上的抢手货,还销售到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等地。
就这样,一个“小家”成功地带动了“大家”。
义不容辞的志愿者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陈巧荣正好在成都郫县参加一个全国性的食用菌会议,有着34年党龄的她马上决定留在当地,做一名志愿者。
守在火车站广场一夜没合眼,陈巧荣终于从收音机里了解到成都市红十字会电话。一个电话打过去,她的第一句话是:“我是在成都出差的河北人,我要捐款,要当志愿者,你们在哪儿?”
5月13日凌晨4时,陈巧荣打车前往成都市红十字会,捐了700元——当时她身上的全部现金。事后,她才知道,自己的这笔捐款是成都市红十字会在全国范围内接收到的第一笔个人捐款。
5月14日清晨,陈巧荣终于找到机会,与成都市红十字会的其他志愿者一道,把救灾一线急需的食品、矿泉水、药品送往重灾区。此时,距汶川大地震发生不到48小时,她成为第一批进入北川重灾区的河北人。
“不知道经历过多少余震啊,都是山路,没余震时还往下掉石头呢。不过那时候也不知道危险不危险了,就想着赶紧把东西送进去。”到了北川,陈巧荣才知道,为营救埋在废墟里的幸存者,很多抢险人员和学生家长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吃过东西、睡过觉了。
在北川中学,看着十指磨得鲜血淋漓、累得直打晃的子弟兵,陈巧荣被深深震撼了。赶回成都后,她顾不得休息,买了一批锤子、钢钎、克丝钳子,又特意拦了一辆往北川运送救灾物资的军车,托司机把这些工具捎给抢险前线急用。
5月25日,陈巧荣回到家乡,面对敲锣打鼓前来迎接自己的乡亲们,她说:“不是只有冲锋在第一线才能够有效抗震救灾,咱在家里哪怕多打一斤粮、多出一块仪表、多省一度电、多捐一元钱,也一样是对抗震救灾的贡献。”
就这样,陈巧荣真挚而又火热的情感一直绵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