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语言功能的影响
2021-04-26徐慧敏
徐慧敏 孙 瑾 文 娇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普院区神经内科,辽宁大连 116000
现阶段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有明显的升高趋势,且年龄分布上呈现年轻化趋势[1]。缺血性脑卒中被认为是导致死亡的最重要内科疾病,亦是导致我国中老年人群残疾和(或)功能障碍的首要因素[2]。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实施早期的介入手术治疗,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效果,其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3]。针对患者发病后错过介入治疗最有效的时间窗患者,溶栓治疗则为首选[4]。尤其对于无法进行介入治疗的脑血管栓塞相关疾病疾病是补救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5]。以往临床护理上,多以常规遵医嘱护理为主,缺乏预见性、优质化护理干预手段[6]。本研究应用的团队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从患者个体化病情出发,结合多学科多团队综合力量进行临床护理,从而更好的帮助临床医生加强对患者疾病的诊治,改善患者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3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者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50~70岁,平均(65.5±2.2)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15分,平均(12.6±1.5)分;发病至入院时间8~24 h,平均(16.2±2.3)h。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0~70岁,平均(65.6±2.3)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15分,平均(12.5±1.6)分;发病至入院时间8~24 h,平均(16.3±2.4)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生命体征平稳;②精神状况正常;③听力正常;④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排除标准:①严重感染者;②合并恶性肿瘤;③患有精神疾病者;④需呼吸机支持者;⑤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所有纳入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且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护理干预,首先确定团队组成,一般建议以神经内科为中心,结合放射科、检验科、急诊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其团队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固定员包括1名神经内科护士及1名神经内科医师,流动组员则为各科室总住院医师。在组员确定后定期对全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主要通过情境模拟形式,提高各相关科室协作能力。具体临床护理上,则结合患者个体化病情,及各科室护理医疗资源配备制定详细的团队护理管理流程指标及意见,其中在接诊患者时建议认真细致的对患者个体化病情进行评估,明确患者诊断,了解其生命体征。此时要求责任护士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专职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在护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将患者进行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尽量缩短患者获得有效救治时间,及时启动应激预案,并明确各相关人员工作职责,与此同时告知医师处于待命状态。对于存在溶栓治疗适应症者,在接诊后立即启动静脉溶栓治疗绿色通道流程,护理人员积极做好实施溶栓治疗前准备。同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溶栓治疗的必要性及对疾病治疗的价值,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签署溶栓治疗同意书。随后对患者进行护理神经功能评价,初步判断患者预后,开放静脉通道,尽量选择外周大血管甚至深静脉开放静脉通道,及时将血标本送检。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如以遵医嘱进行护理干预与治疗为基础,结合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两组均连续干预1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救治效率指标;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欧洲脑卒中评分(ESS)评分[7]情况,其中ESS量表总分为0~30分,分值越高提示神经功能恢复越理想;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语言能力变化情况,其中语言表达能力评分通过汉语失语症量表进行,总分0~200分,分值越高说明语言表达能力越好[8];比较两组溶栓治疗护理干预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效率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确诊时间、应用溶栓药物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效率指标的比较(h,)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效率指标的比较(h,)
组别 确诊时间 血管再通治疗时间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0.4±0.1 1.2±0.2 22.627 0.000 1.7±0.2 3.5±0.4 25.456 0.000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ESS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ES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S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ESS评分的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ESS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1 周 t值 P值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23.8±1.9 23.9±2.0 0.230 0.819 81.8±3.9 70.1±2.7 15.600 0.000 84.558 86.961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语言能力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语言能力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语言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语言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语言能力评分的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语言能力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68.8±5.6 68.9±5.7 0.079 0.937 131.2±25.3 96.1±9.3 8.236 0.000 15.230 15.771 0.000 0.000
2.4 两组患者溶栓治疗护理干预过程中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溶栓治疗护理过程中,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溶栓治疗护理干预过程中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饮食方式等改变,急性脑梗死发病率明显增高,脑组织血供不畅通和(或)完全阻断是其主要发病机制,随着病变的进展,将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急性脑梗死一旦发病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9]。本病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将引起肢体运动、语言功能等多重障碍,甚至造成生命威胁,对患者家庭、社会均造成加大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10]。溶栓治疗能有效的开放阻塞血管,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确保脑组织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11]。医学作为一个团队协作要求十分高的整体学科,对于疾病的救治往往涉及多学科,故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护理干预,有效的综合各学科,如放射科、检验科、急诊科、麻醉科等力量,组建优质化团队,对提高患者救治效率有重要价值。
针对急性脑梗死,本研究观察组实施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护理干预,相对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组确诊时间、应用溶栓药物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能有效的提高诊断效率,缩短溶栓药物应用时间。干预后,两组ES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语言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发病后语言恢复能力有积极意义[12]。最后在溶栓治疗护理过程中,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提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溶栓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治疗安全性[13]。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观察组的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护理干预,以专业的神经内科专职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为基础,综合各学科优势力量,做好综合干预,并加强对患者的一对一针对性护理[14-15]。根据患者个体化病情,以多学科团队干预为基础,进行集体讨论结合个体化病情针对性处理为主要干预手段,显著缩短患者获得有效干预时间,为积极溶栓治疗争取救治时间,尤其在接诊患者时均要求各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先前制定的流程进行积极干预,从而缩短救治时间[15-16]。在等待影像学检查同时,进行患者静脉通道的开放、留取相关标本送检,并对进行脑梗死患者做到相关团队人员的随叫随到,检查的随到随做,对提高临床工作效率有积极意义[17-18]。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脑梗死实施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所患患者获得有效救治时间,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语言功能,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