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的艺术传播研究
——基于杜威传播观研究
2021-04-26丁羽
丁羽
一、杜威传播观与艺术传播现状概述
(一)杜威传播观概述
杜威以本人的实用主义理论作为支撑,形成了有别于其他传播学理念的独特观念。他习惯从传播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将研究中的现象与传播联系起来。杜威传播观对传播研究的影响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长期以来学界对它的认知容易被经验学派所混淆,导致部分学者从经验主义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从而忽略了杜威传播思想中的人文内涵。同时由于传播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经验主义作为主导,理论研究存在着碎片化、过度注重经验材料等问题,而当时杜威提倡的关注人文主义的观点就被主流传播学派所忽视甚至是误解[1]。杜威认为传播作为维系社会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建立共同社会群体的手段,社会可以说是存在于传播的过程中。他赋予了传播极其重要的地位,将研究视角引入到社会个体与环境的联系中。
(二)艺术传播的新媒体延伸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大众媒体的演变,媒体环境从单一转变为多样。艺术也与新媒体平台产生了紧密联系,主要表现为以社交媒体和应用程序作为传播途径。艺术与新媒体的结合成为必然趋势,大众对艺术活动的需求不断提高,而新媒体可以提供便捷的方式,促进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的广泛开展。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艺术作品的呈现及传播方式逐渐多样化,突显出创新技术融合、平台用户粘性高、数字化信息汇集等特点。一方面,新媒体为艺术活动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拓展,全息投影、沉浸式体验、视听互动等功能让大众深入了解到艺术家所传达的概念,丰富了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另一方面,艺术交流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突破时空限制,增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接受者的沟通频率。
二、艺术与传播的交互关系
(一)艺术的传播本质
杜威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审美经验的传播与共享,传播作为艺术的基本存在方式,打破了艺术活动参与者之间的隔绝,克服了二元对立论的局限[1]。艺术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可以使社会个体充分参与审美经验的共享,突破社会个体间的沟通屏障。艺术的传播本质也决定了它是面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的,不仅包含了创作者和接受者等参与艺术活动的个体,更包含了他们双向沟通及深度介入经验的过程,而艺术的价值意义也在交流中得以体现。新媒体时代的艺术活动也充当着媒介的角色,特别是在艺术逐渐大众化、普及化的转变下,其传播本质更为明显。当下的艺术活动正逐步走出固化圈层,与普通受众的距离也在不断缩短;艺术创作者意识到需要改善作品脱离社会生活的现象,并通过传播媒介获取及深入了解创作素材。这与艺术自身的循序发展有关,同时也离不开艺术的传播特质。
(二)传播的艺术内涵
杜威的传播观与经验学派有所区别,并不完全以经验性的实证为基础,他认为传播也可以涉及人文主义的关怀。杜威的实用主义更注重对社会群体人文情怀的培养,将思想情感、共同事物的意义延伸到社会个体间的互动中。艺术传播作为审美经验共享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为大众媒体提供了培养人文关怀的方式。根据艺术传播对参与者互动情况的关注,从而了解到,它注重审美经验在参与双方之间是否达到有效的分享,关注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意义是否得到有效交流。通过对艺术传播深层含义的解读,可以将个性关注建立到传播活动中。随着移动端的普及度提高,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的大力发展,传统媒体时代的垄断局面被逐步打破,自媒体运营成为一种新的主流传播方式。大众话语权开始向社会个体转移,个体之间的经验分享活动也愈发频繁。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艺术传播也能充分适应传受双方个性突显的特点。而大众媒体则更需要适应以自媒体为中心的媒介环境,通过培养文化艺术内涵来建立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机制。
三、参与和共享解读下的艺术传播
杜威将参与和经验共享作为社会传播观的核心,认为参与和共享是围绕着经验的生产、经验的共享以及共同体的形成而展开[2]。参与建立在社会群体的共同事物之上,以共同事物引发社会群体中个体的积极反应。广泛意义的参与可以理解为社会个体面对共同事物时做出的反应行为,同时还吸引外部个体的加入;狭义上的参与涉及个体的具体行动,如组织、协调、信息传递等。经验可以解释为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它强调行动和感受的联系,注重人适应环境的连续性,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整体[3]。经验则产生于参与活动之后,社群通过参与共同事物,从而推动经验逐步产生。艺术活动的传播也是参与和经验共享的过程,无论是艺术创作、艺术赏析还是艺术教育等,都需要个体广泛积极地参与,为艺术活动这一共同事物做出反应;通过参与后将审美经验进行共享,并为艺术活动赋予价值,从而引发更深层次、更广泛的参与和经验积累。
随着网络技术的创新,新媒体的交互设计为艺术活动的传播创建了新平台,与传统媒体单向式的传播不同,网络和移动终端给用户提供了充足的交流渠道。而以社交平台为主要传播渠道的艺术活动,则更加注重用户的信息反馈,形成以用户为重点、以内容为核心的传播机制。通常由个人或团队在各类平台发布相关内容,包含艺术知识的传播、艺术展览的宣传、艺术作品鉴赏等项目,由此吸引用户关注媒体账号并参与其中。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搜索自身感兴趣的内容,主动关注或加入到艺术活动中。特别是在大众拥有更多话语权的趋势下,用户的自主意识更加明显,参与的积极性也逐步提高;他们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功能,充分发表个人的艺术观念,或是向其他用户分享相关内容,从而增加网络平台的使用频率。当用户参与艺术活动并引发审美共鸣后,从而促进了信息的反馈和交流。
四、虚拟社交下的艺术社群重构
杜威的传播观提到人们基于共同的事物、共同的意识聚集到一个社会群体中,而交流沟通是拥有共同事物、共同意识的方式[4]。社会群体的构建需要借助传播手段,脱离了传播就无法有效地建立共同意识,也就不能建立完整稳固的社群。在社会群体构建的过程中,首先是社会个体的加入,个体间通过传播途径传递知识、思想、情感等;再是通过个体的交流逐步形成关系链,关系链循序渐进发展到社会关系圈,最终形成成熟的社会群体。
媒介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活动的交流,提供了信息传播的多元渠道,但是大众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社区,使个体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方式逐渐被虚拟交流所取代[4]。艺术社会群体的构建也开始从现实环境转向网络社区。虽然网络社群的形成逐步脱离了现实环境,但仍然需要以传播作为构建的基础,虚拟环境的沟通则成为社群建立的重要环节。在新媒体推动虚拟社交平台不断发展的同时,艺术社群也开始依托虚拟社交来推动互动行为的产生。虚拟交流平台为个体提供了寻找“归属”的渠道,在寻找并加入到网络社群时,他们更注重社群为自身带来的情感归属。个体可以与共同艺术爱好者进行沟通,并达成双方的欣赏或认同;或者在社群中了解并学习相关的艺术文化,由此形成对艺术社群的依赖和认可。这就推动了以艺术交流为目的的同好型社群,逐步转变为以感情、价值观及思想为纽带的社群。
网络艺术社群主要通过微博、微信、艺术类APP三大平台开展活动,形成开放式、封闭式、半封闭式的社交特征[5]。微博平台的艺术社群也延续了其开放的特点,艺术内容都是公开传播的,并且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加入社群的限制也较少,基本面向各类阶层。微信平台的艺术社群较为封闭,以熟人圈的亲密交流为主,信息具有一定的隐秘性,社群中个体的关系通常是从现实延续到网络。APP平台的艺术社群则呈现出半封闭的特点,需要个体对艺术文化有较强的需求和兴趣,它的艺术交流特征也更为明显,相关艺术活动的开展和艺术资讯的传播也更加专业化、深层次。同时网络艺术社群的个体分类也更加广泛,以艺术创作者、艺术收藏家以及艺术爱好者为主要群体,再逐步加入各个社会阶层的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这使艺术社群变得更加大众化、普遍化,同时也通过专业人士的带领推动艺术文化在大众生活中的普及。
五、结语
杜威对传播的解读与当下的艺术传播达到一定程度的契合,他提出的传播关注人文主义和经验共享的观念,与新媒体大众话语权的提升有一定联系。但网络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信息的碎片化使传播的内容过于浅显,影响了人们对于经验的深入理解和学习。传播的时效性使各类活动的意义被覆盖,导致人们产生了兴趣,却无法完全参与其中。特别是在艺术活动方面,更加需要个体及社群的长期参与和共享,艺术经验需要被广泛分享并深入认知,参与者需要培养艺术价值观,学习各类文化知识。因此碎片化、快节奏的媒介环境也会对艺术传播产生影响,有关艺术传播的研究也应结合不同媒介的具体状况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