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与教育启示摭探

2021-04-25王蕊贺彦凤

成才之路 2021年5期
关键词:时代价值爱国主义教育人才培养

王蕊 贺彦凤

摘 要:东北抗联精神是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孕育出来的伟大的革命精神,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东北抗联精神,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时代价值的东北抗联精神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东北抗联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时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5-0024-02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抗战的最终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历史作用。在新时代,东北抗联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也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东北抗联精神的基本内涵

东北抗联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逻辑构成,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这一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其核心内涵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其中,爱国主义构成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理想信念构成其重要的思想灵魂,艰苦奋斗、不畏牺牲奠定了这一精神的基础。

爱国主义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内容,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新时代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与前进的动力。“无数的中华优秀儿女正是在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壮美篇章。”正是有了这种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怀的精神支撑,才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支柱,正是有了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者才会击败敌人,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一部东北抗联的斗争史,就是一部抗战英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爱国史。东北抗联,是我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抗日军队。这支队伍在民族的危急时刻,在艰难困苦的岁月,始终不屈不挠,进行了长达14年之久的战争,以英勇顽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

二、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

东北抗联精神作为抗战中民族精神的体现,在赢得抗战的最终胜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支柱。

1.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

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这一论述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作用。在战争中,众多的东北抗联将士表现出感天动地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外敌入侵的环境下,杨靖宇辞别母亲、妻儿,孤身一人从河南奔向千里之外的东北,投身于抗日战争;周保中本可以继续留在苏联学习,却毅然投身于东北,与战士一起出生入死、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冯仲云舍弃了大学教授的工作,毅然决然地离开妻女奔赴抗日战争的最前线。这些抗联将士爱国的伟大壮举,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展现了抗联战士保家卫国的使命感,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脊梁。

2.为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引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进入新时代,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不管是当年的抗日战争,还是新时代所面临的新一阶段的伟大斗争,都证明了有斗争就会有牺牲,或是牺牲个人利益,或是付出珍贵的生命。抗联战士英勇顽强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勇于斗争、甘于奉献的光辉典范,为我们树立起一座爱国主义精神的丰碑。正是因为这种不怕牺牲、舍生忘死的精神,才有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奋斗目标而阔步前行。在这条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要抵御更多风险,克服更多阻力,解决更多矛盾,需要进行更多的体现出新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3.为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鲜活的历史教材

抗日战争展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这对新时代更好地弘扬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背景下,我们要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证明,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不忘过去、铭记历史,做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传承者、发扬者,踊跃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新时代东北抗联精神对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当前,加强大学生爱国主義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课程育人:将抗联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同时将爱国主义元素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因此,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有目的、有意识地将爱国主义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相关内容,向学生讲清楚什么是爱国、爱国的必要性、如何爱国、怎样成为新时代的爱国主义青年,让学生时刻接受爱国主义的精神熏陶和感染。

2.网络育人: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抗联精神,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现在高校的大学生多为“95后”“00后”,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进入新时代,高校也要与时俱进,利用好互联网这一载体,打造共享爱国主义精神资源的网络教育平台。高校可以通过拍摄微视频、编写剧本、录制微课、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开展爱国主义网络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学习等方式,将东北抗联精神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让爱国主义精神在网络上落地生根,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时刻伴在身边,由此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實践育人:通过实践活动将抗联精神转化为大学生的具体爱国情与行动自觉

马克思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爱国不应是空喊口号,而应是具体的实际行动。高校可以定期安排学生前往实践基地进行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红色文化基地、烈士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在实践过程中更加透彻地理解爱国主义精神,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久而久之,青年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也就能够真正入脑、入耳、入心,将抗联精神转化为具体爱国情与行动自觉,成长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松友,吕路军.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7.

[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Discuss on the Time Value and Educational Enlightenment of the Spirit of the Northeast

Anti-Japanese Federation

Wang Rui 1, He Yanfeng2

(1. No.20 Middle School of Jiamusi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Jiamusi 154000, China;

2.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Mudanjiang 157011, China)

Abstract: The spirit of the Northeast Anti-Japanese Federation is a great revolutionary spirit bred in China's Anti-Japanese War, among which the patriotism is the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spiritual power to encourage the Chinese people to move forward. The spirit of the Northeast Anti-Japanese Federation shows the great national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s indomitability and self-improvement to the whole world. The spirit of the Northeast Anti- Japanese League, which has rich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important value of the times,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the spirit of the Northeast Anti-Japanese Federation; patriotism education; the value of the tim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猜你喜欢

时代价值爱国主义教育人才培养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