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2021-04-25
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中铁发射线的迟滞效应首次被发现
中国科研团队首次探测到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中光学铁发射线的迟滞效应。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于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快报》上。
星系中心普遍存在超大质量黑洞,当它处于高速吸积增长阶段,就表现为活动星系核。多成分混合的铁发射线是活动星系核紫外和光学光谱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然而,由于铁线能级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于铁线的产生机制和区域都不清楚,严重制约了人们对活动星系核的理解。
近些年时域巡天发现了一批区别于活动星系核的黑洞暂现吸积事件,称作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在活动星系核中如果发生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黑洞吸积率会比一般活动星系核有剧烈的变化,从而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机会研究发射线对中心辐射的响应,来了解活动星系核的结构。在前期的工作中,科研团队探测到了超强的尘埃环红外回响的信号,且早期阶段伴随尘埃升华过程,由此猜测尘埃中的铁元素被释放进入气态,进而产生了观测到的增强的铁发射线辐射。
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在相同的中心光度下,爆发后的铁发射线强度高于爆发前,表明爆发过程中产生铁的气体量确实增加了。当中心光度衰减到爆发前水平时,铁发射线的强度并没有回到爆发前的水平,而是高于爆发前,这是一种迟滞效应。这种效应在很多领域都常见,例如在铁磁体、铁电材料、橡胶管的变形,形状记忆合金中均可以见到。但这种效应第一次在活动星系核中发现,可以解释为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中铁发射线起源于刚刚从尘埃升华而来的气体。这项研究对于理解黑洞吸积系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新技术揪出肿瘤干细胞中的“静默杀手”
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与静息态的肿瘤干细胞存在直接联系
近日,南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先进科学》最新一期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利用同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合并分析端粒长度技术,发现了结直肠肿瘤干细胞所处的不同状态和分子特征。这些“静默杀手”不但会躲过当前以阻止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为目的的肿瘤治疗手段,还会通过休眠产生耐药性,且可以突变、重塑转变为增殖状态的肿瘤上皮细胞,从而导致肿瘤快速生长和复发。这一发现,改变了以往对于肿瘤干细胞的传统认知,为肿瘤治疗特别是抑制肿瘤复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并维持基因组稳定的帽子样结构,大部分体细胞的端粒长度由于没有端粒酶的维持会随着细胞分裂而不断缩短,并最终走向衰老。但是,已知有超过90%的肿瘤细胞却可以依靠端粒酶来维持端粒使其达到永生化的状态。因此,抑制端粒酶活性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种可能路径。
“目前一般认为,肿瘤干细胞端粒长、端粒酶活性高。但我们的这项研究工作发现,事实上肿瘤干细胞存在着不同的状态。”研究人员介绍,其团队合作开发的同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端粒长度分析技术对于这一发现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们还发现,肿瘤上皮细胞与静息状态的肿瘤干细胞具有共同的表面分子标志物,因而以前也被认为是肿瘤起始细胞或肿瘤干细胞的群体有可能是肿瘤上皮细胞。随后针对整个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更高通量单细胞分析结果也印证了上述发现。这些发现将为优化肿瘤治疗策略,联合靶向肿瘤干细胞缓解肿瘤耐药作用提供有益参考。
青藏高原东南部腹地首次发现典型石核-石片工业
由中国科学家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晚更新世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新视角:通天河流域石核-石片工业》日前发表,该研究成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南部腹地首次发现典型石核-石片工业。
据介绍,人类对青藏高原的早期占据过程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新发现的考古材料显示,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东北部早在中更新世晚期距今16万年前曾被丹尼索瓦人开发占据,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腹地羌塘地区在距今3~4万年左右曾有石叶生产者活动,这些发现说明人类到达青藏高原的中高海拔地区远比人们以往的认识要早。
近两年来,科研团队先后在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通天河玉树—称多河谷段海拔3500米以上区域的河流阶地上发现2处含有较丰富打制石器的遗址,分别命名为塘达遗址和歇格遗址。科考队在塘达遗址2~4级阶地上发现打制石器67件,在歇格遗址2级阶地上发现打制石器43件。
研究成果显示,塘达—歇格遗址是中国青藏高原东南部腹地首次发现的典型的石核-石片工业。据现有考古材料,青藏高原全新世时期石器工业均含有或多或少的细石叶工业因素,而塘达—歇格单纯的石核-石片工业在青藏高原全新世时期遗址中尚未发现,显示遗址的年代可能早于全新世。
基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腹地新发现的典型石核-石片工业,该研究提出了晚更新世东亚人群从东南路线向青藏高原扩散的假说,早期人类占据青藏高原的技术、路线和驱动力可能是多样化的。
中国学者公布莲基因组数据库
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携手研发出破译荷花遗传密码的莲基因组数据库。日前,该数据库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公布,供各国荷花研究人员免费共享。
据介绍,水生植物莲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开花植物之一。研究发现,早在约1.4亿年前蕨类植物和恐龙称霸地球的时代,在北半球许多水域已有莲的分布。
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具有悠久的荷花研究传统与历史,目前收集、栽培国内300多个荷花品种,2018年以来还引进栽培了美洲莲、澳洲莲,以及印度、泰国、越南等国的莲品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在莲属植物的科研上全国领先,2013年完成了中国古代莲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绘制了基因组框架图谱。
2019年12月,两家单位的学者联手打造的莲基因组数据库问世。2020年9月,该数据库取得国家版权局授予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21年1月,该数据库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tific Data在线发表。目前,研究样本的基因组相关数据已上传至全球通用的NCBI数据平台,对全球学术用途公开。
该数据库有助于莲的群体遗传学和分子育种的相关研究,以及全面了解莲全基因组的遗传变异特征。通过数据追溯了解莲的栽培驯化历史,以便培育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同时提高育种技术水平和速度。从这个意义上讲,该数据库是一把破解荷花分子遗传密码的“金钥匙”。
现代人类在中国南方出现可能不超过5万年
近日,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一项国际联合研究认为,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类在中国南方出现的时间可能不超过5万年。
研究人员介绍,团队深入研究了华南5处洞穴遗址,包括湖北郧西县黄龙洞、建始县杨家坡洞、宜昌市三游洞,以及广西田东县陆那洞和湖南道县福岩洞。
水生植物莲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开花植物之一
研究人员开展了详细的地貌地层调查,使用多种技术,综合测定了洞穴内的松散堆积物、钙板、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化石的年代,并分析了人类化石的古DNA。
结果显示,5处遗址的松散堆积物和钙板形成较早,而大部分哺乳动物化石堆积相对较晚,并且,对人类化石的碳14测年和古DNA分析表明,这些人类化石不超过5万年。
研究人员表示,中国南方大部分喀斯特洞穴的古人类遗址,存在复杂的流水侵蚀和再堆积过程,上部钙板层对下部化石层的覆盖,可能是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假覆盖”,地层容易出现“倒置”现象,即老的覆盖新的。在这种“假覆盖”情况下,传统测年方法并不能准确揭示人类化石的真实年代。近年国际上部分研究认为,7万年至13万年前,现代人就已经在中国出现,这项研究为相关学术争论提供了关键的年代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