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城市冰雹天气气候特征分析及防御对策

2021-04-25宁瑞斌韩雪蕾王喜华

河南科技 2021年35期
关键词:防御对策特征分析

宁瑞斌 韩雪蕾 王喜华

摘要:利用山东省聊城市所辖的八县(市、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大监站1991—202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聊城年冰雹发生日数发现:近20年来,聊城平均每年出现1.6个冰雹日,对聊城工业农业生产生活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通过对聊城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环流背景及降雹路径等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减少冰雹灾害的合理建议,为冰雹灾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冰雹灾害;特征分析;防御对策

中图分类号:P458.121.2;P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35-0117-03

Analysis of Climate Characteristic of Hail Weather in Liaocheng and Its Defense Countermeasures

NING RuibinHAN XueleiWANG Xihua

(Liaoche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Liaocheng Shandong 252000)

Abstract: After counting the annual hail days in Liaocheng based on th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of the na? tion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 of eight counties (cities and district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Liaocheng from 1991 to 2020, it is found that there have been an average of 1.6 hail days in Liaocheng per year in recent 20 years, which has had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of the city. According to the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ail weather and weather circulation background and hail path in Liaocheng ,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reduce hail disaster, so as to provide a strong scientific basis for hail disaster predic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Keywords: hail disaster;feature analysis;defense countermeasures

聊城位于山東省西部,属于鲁西北平原地带,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天气复杂多变,每年各种气象灾害发生频繁,特别是冰雹天气[1-2]。冰雹天气具有局地性和突发性,破坏力很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冰雹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有所加重,给聊城市工农业生产造成不可逆转的经济损失,成为制约聊城市农业生产的重要气象灾害之一。利用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及历史灾情、冰雹灾情等数据,对聊城市冰雹天气的影响系统、时空分布特征、降雹路径及灾害个例等进行统计分析,为聊城市冰雹预警防御工作提供对策建议,以满足聊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

1数据来源

文中1991—2020年降雹日统计资料为聊城市所辖的八县(市、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大监站观测数据及历史灾情统计。文中冰雹灾情个例中的数据来自聊城市民政局。

2冰雹天气的环流背景及降雹路径

2.1冰雹天气的环流背景

以500 hPa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为主,中低空系统为辅,将影响聊城市的冰雹天气环流背景分为6类,分别为低槽型、槽后西北气流型、脊前西北气流型、高压脊型、副热带高压型及平直西风气流型[3-4]。通过对1991—2020年影响聊城市冰雹的天气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影响聊城市冰雹的天气系统应该分为4类,分别为高空低涡型、高空低槽型、横槽型及槽后西北气流型。

2.2降雹的主要路径

聊城市位于鲁西北平原的南部,西临太行山,受背风波的下沉气流影响,易形成地面热低压系统。当有扰动条件时,容易产生局地强对流天气,产生冰雹。发生在聊城市的降雹路径大多是西北-东南走向,大体可分为3条主要路径(见图1):西北路、中路和东北路。其中,西北路为从临清西部经冠县中部、东昌府区西南,穿阳谷县中部移出;中路为从临清中部经东昌府区中部,穿阳谷东北方向移出;东北路为由临清东部和高唐西南部,由两个方向移出,分别为向高唐的东北部移出和穿过茌平区中部地区,穿东阿县中部移出。

3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

3.1冰雹日定义

聊城市下辖8个县(市、区),规定聊城8个国家气象观测大监站测站中有一站出现降雹天气就作为一个冰雹日。

3.2冰雹时间分布特征

由表1可见,1991—2020年近30年内聊城市共出现冰雹日47个,平均每年有1.6个雹日发生。一年中4—10月份冰雹天气均有发生,5、6月份出现雹日最多,4、7、8、9月份次之,10月份最少,如图2所示。

图2显示,4—6月份冰雹天气日数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5、6月,占全部降雹日数的49.1%;尤以6月份最多,占全部的29.8%;10月份降雹日数最少,仅占1.8%。冰雹日最多年份出现在1991年,有5个冰雹日。聊城市冰雹天气最早出现在4月上旬,最晚出现在10月上旬。

气象研究还表明,一日之内降雹时间与日变化的热力条件密切相关。受地面加热作用影响,聊城市冰雹多发生在热力条件较好的午后(13:00—18:00)[5],出现在其他时间段较少。降雹持续时间较短,多数在十几分钟,持续时间长的可达半小时左右。

3.3冰雹空间分布特征

如图3所示,从空间分布来看,聊城市冰雹天气具有很强的局地性,冠县、高唐、茌平及阳谷为多发区,而莘县、东阿、临清及东昌府区降雹次数较少。

4冰雹灾害特殊统计个例

聊城市冰雹灾害具有时效短、局地性强、破坏性强等特点,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选取聊城市冰雹发生频率最高月份6月的两次冰雹灾害为例,对雹灾情况进行统计举例。

2001年6月15日凌晨4:10—4:30,聊城市高唐县的梁村、尹集、固河、杨屯、琉寺、高唐镇等6乡镇遭受强风雹袭击,352个村庄受灾,平均风力9级,阵风12级。冰雹大如鸡蛋,小如枣。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2.67万hm2,成灾面积2.13万hm2,其中绝收面积1.67万hm2;损坏房屋4 200多间,倒塌围墙30多万米,倒折树木20万株,倒折线杆710余根,毁坏线路15万米;伤5人,其中重伤1人;伤大小牲畜570多头(只);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

2004年6月24日,聊城市高唐、茌平、冠县、临清、东阿、阳谷、东昌府、莘县等8县(市)先后遭受暴风雨和冰雹灾害。涉及4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900多个村庄。据统计,全市受灾人口87.4万人,伤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66万hm2,成灾面积5.27万hm2,其中棉花2.65万hm2,掉头率90%以上,瓜菜、林果8 170 hm2,玉米等粮食作物1.76万hm2,绝产面积25 560 hm2;刮倒、折断大小树木154万余棵,倒塌、损坏房屋9 090间;直接经济损失5.04亿元。

5對策建议

冰雹灾害对聊城市工农业生产及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积极进行冰雹灾害防御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6]。目前,防雹消灾工作的主要措施是开展人工消雹。对聊城市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加强对冰雹高发季节、高发时段及高发地区的预警防范意识,调整和增减消雹作业点,布置严密的防雹作业火力网,防范聊城市频繁发生的冰雹灾害,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聊城市冰雹天气的环流背景进行分析,有助于在冰雹生成可能性较大的大尺度天气背景发生时,提前预判雹云的发生,为公众做好冰雹风险预警服务;对冰雹的降雹路径进行分析,有利于提升对雹云移动路径的预报分析技术水平,当有雹云产生时,对雹云的移动方向进行预报,为公众做好冰雹路径预报服务。

5.1加强冰雹早期预警预测研究,提高准确率

预报员熟练掌握冰雹形成的主要天气形势及冰雹发生的特征规律,如产生源地、移动路径等,依据数值预报、卫星云图并利用气象雷达进行跟踪监测,准确做出早期的冰雹预报,为气象预警服务及领导决策争取有效时机[5]。

5.2增强预警气象服务能力

预警气象服务信息是各级领导和农业生产部门进行防御决策的重要科学依据,是采取相应的防雹措施、进行防雹减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7-8]。拓宽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渠道,提供准确及时的预报服务和预警信息,以便各级领导正确决策和有关部门组织群众防御冰雹灾害。

5.3积极开展人工防雹作业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依据灾害性天气发生地进行合理布局。气象部门应抓住有效时机,积极开展人工防雹作业,最大限度地减少雹灾对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

5.4积极改善小气候影响

大面积植树造林,改造裸露土地。在冰雹形成及主要经过的路径,尽可能地减少重工业生产活动,尽量避免因热力条件较好增强冰雹局地生成的条件。

6结论

①聊城市每年平均有1.6个雹日,给全市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②冰雹天气一年中4—10月均有发生,主要集中在5—6月;冰雹一天中多发生在热力条件较好的午后(13:00—18:00);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冠县、高唐、茌平及阳谷。

③防御冰雹灾害建议:一是提高预报能力;二是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三是积极做好人工防雹作业;四是积极改善小气候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新华,冯彩波.聊城市冰雹灾害防御措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3):332-334.

[2]杨晓霞,王以琳,李昌义,等.山东省聊城市冰雹天气气候特征和影响系统[J].干旱气象,2006(4):9-14.

[3]张茜茹,高山红.山东省冰雹频数月际变化的时空特征与成因探究[J].海洋气象学报,2020(1):22-32.

[4]刘兆芳,杨士恩.聊城市冰雹灾害气候特征及其防御措施[J].山东气象,2004(增刊1):33-34.

[5]孙培良,邱东凤,李楠,等.聊城市冰雹灾害趋势和对农业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207-209.

[6]王小亚,郗晨.聊城夏季主要气象灾害及其主要影响:以2016年为例[J].农业与技术,2017(1):140-141.

[7]汪婉娥,陈文煌,林建煌.强对流天气下做好气象预报工作的思考与研究[J].黑龙江粮食,2021(5):117-118.

[8]王金兰.极端暴雨事件引发的决策气象服务思考:以2016年汛期河南省新乡市两场特大暴雨的决策气象服务为例[J].决策探索,2016(10):26-27.

猜你喜欢

防御对策特征分析
1961—2018年衡邵干旱走廊地带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中国赴东盟外派人员特征分析
西藏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的话语特征分析
2021年天府机场地面风场特征分析
2016年熊本MW7—1地震前GPS形变特征分析
当前计算机软件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计算机软件安全问题的分析与防御策略
霜冻的类型及防御对策
如何有效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