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色彩特征研究

2021-04-24WANGJiangboWangZichuGOUAiping

住宅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彩度黑度历史风貌

■ WANG Jiangbo Wang Zichu GOU Aiping

0 引言

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上海典型时期地域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区域,其建筑色彩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虽然已有部分学者对历史建筑色彩、传统街道的各类环境要素色彩展开研究[1-4],关注的问题多是街道传统色彩风貌的保护[5-7]、历史建筑色彩与现代元素的融合等[8-9],但很少有人针对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建筑的色彩特征展开详细调查和深入研究,在相关的管理规定中,也未出台过针对色彩管控的要求,以至于在风貌区内对历史建筑进行更新维护或新建建筑时无法可依,出现了很多色彩不协调和不符合原真性要求的现象。

那么,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色彩的特征究竟哪些,影响要素有哪些?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建筑立面色彩进行调查,分析其墙面色、墙面材料与建筑风格之间的关系,目的是期望能够为后续的风貌区历史建筑的色彩修缮和地区更新提供依据。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在上海市中心城区内,共有12处历史文化风貌区,总用地面积约27 km2。这些风貌区内历史建筑的建设年代有早有晚,大多数是在近代上海开埠以后逐步建造起来的;建筑风格也存在较大差异,既有中国传统地域文化型的风貌区,也有海派生活社区型和公共活动中心型的风貌区,还有特殊历史功能类型的风貌区,体现了近代上海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典型风格(图1、表1)。

1.2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瑞典色彩研究所的NCS(自然色彩系统)对色彩数据进行分析。课题组对上海中心城区内12 处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建筑色彩展开调研,使用NCS1950 色卡,对现场建筑物墙面色彩进行比对,并记录建筑色彩的编号,得到各处风貌区建筑墙面色彩的现状空间分布信息(表2)。

1.3 分析方法

图1 中心城区12 处历史文化风貌区分布

表1 上海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基本信息

表2 各历史文化风貌区墙面色汇总

将NSC 色卡测得数据划分成不同色系、不同等级的明度和彩度区间,比较分析不同风貌区的色彩属性特征。

1.3.1 色系划分

在NCS 色相环中,顺时针方向从黄色到红色、到蓝色,再到绿色,最后又回到黄色,再加上黑白两色,共计有42 个色相(图2)。其中,有黑、白、黄、红、蓝、绿等6 个原色,可划分为黄、蓝、红、绿、灰色五大类色系。

(1)黄色系(Y)所涵盖的范围主要是①~②之间的区域,在色相上更加偏向黄色系列,具体色相编号包括G60Y~G90Y、Y、Y10R~Y50R。

(2)红色系(R)所覆盖的范围是②~③之间的区域,色相上更偏向红色系列,具体色相编号包括Y60R~Y90R、R、R10B~R50B。

(3)蓝色系(B)所覆盖的范围是③~④之间的区域,色相上更偏向蓝色系列,具体色相编号包括R60B~R90B、B、B10G~B50G。

(4)绿色系(G)所覆盖的范围是④~①之间的区域,色相上更偏向绿色系列,具体色相编号包括B60G~B90G、G、G10Y~G50Y。

(5)灰色系(N)所覆盖的范围,主要是灰度区域,即无彩色区,全部位于NCS 圆锥模型的竖轴上。

1.3.2 黑度和彩度的等级划分

与其他色彩系统不同的是,NCS色彩系统使用了黑度(blackness)而不是明度(brightness),使用数字来代表黑色在某一色彩中占据的百分比。按照数值高低,把色彩的黑度和彩度分别划分为5 个等级,每个等级均对应不同的数值区间。在黑度方面,数字越小,代表黑色占的比例越低,颜色越明;反之,数字越大,则黑色占比越高,颜色越暗。在彩度方面,数字越大,代表颜色越艳;反之,数字越小,则颜色越浅淡,越趋向于无色(表3)。

图2 NCS 色相环色系分区

表3 黑度和彩度的5 级分级数值表

2 结果分析

2.1 色相:黄色系为主,饱和温暖

2.1.1 色系总体特征

在外滩历史风貌区,黄红色系的建筑数量占比较高。在衡山路-复兴路历史风貌区,同样是黄红色系的建筑较多,但也有少量的蓝色系和绿色系建筑。人民广场及老城厢历史风貌区也是黄红色系较多,有少量蓝色系的色彩。江湾、山阴路、新华路、龙华路、虹桥路等历史风貌区,则以黄色系居多。在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色彩以黄色系为主,蓝色系建筑数量非常少。南京西路历史风貌区以红色系为主,有少量蓝色系和黄色系(图3)。

2.1.2 色系与建筑功能和材料的关系

在历史风貌区内,黄色系的建筑以居住功能为主,占比69.3%;办公和商业建筑分别占比11.5%、10.5%,两者比例接近。住宅建筑大多采用涂料(约占77.5%),且以乳黄和米白色为主;另外还有很少量的石材、面砖和花岗岩。办公与商业建筑的饰面主要采用涂料和面砖,面砖的使用比例明显提高,颜色以土黄色和褐色为主(图4)。

图3 各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墙面色彩的色样图

在红色系中,住宅占58.0%,主要以涂料和面砖作为墙面材料。办公及商业建筑数量相当,其墙面使用材料种类较多,除以涂料为主外,还包括部分瓷砖、石材、木材等;且石材的颜色主要是灰红色与褐色。

在蓝色系内,住宅占34.6%,以涂料为主;办公建筑占比33.3%,以玻璃为主;商业建筑占比25.3%,以木材和玻璃为主。

在绿色系内,主要是办公建筑(占47.0%),多数使用绿色系玻璃作为外墙面;此外,还有少量零散居住、科研、商业等类型的建筑,墙面材料以涂料为主。

在灰色系内,住宅占59.2%,外墙材料以涂料为主。

2.2 黑度:低黑度为主,轻松明亮

2.2.1 黑度总体特征

对12 个历史风貌区建筑色彩的黑度数值进行分析,统计出每个街坊不同等级黑度在该区域所有地块中的占比(图5)。

在外滩历史风貌区内,低黑度墙面色主要用于办公和商业建筑,分别占42.5%和34.0%。其中,办公建筑墙面材料多为涂料和面砖;商业建筑则以石材、面砖为主,以涂料为辅。中低黑度的建筑主要是办公建筑,比例超过2/3,墙面材料多为石材。中黑度的建筑以商业为主,常用材料是玻璃或玻璃加面砖。中高黑度和高黑度的建筑也以办公建筑最多,常见墙面材料也是玻璃和面砖。

在衡山路-复兴路历史风貌区内,低黑度的墙面色以居住为主,约占68.6%,且以涂料占据主导地位。中低黑度墙面色主要是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分别占56.4%和20.9%;其中,居住建筑墙面材料多为涂料和瓷砖,办公建筑墙面材料则为玻璃和瓷砖。中黑度的多是居住建筑,占48%,墙面材料主要是瓷砖。在中高黑度及高黑度区间,住宅的比例是42.3%,墙面多为砖材。

图4 不同色系的分布区间与数量

在人民广场、南京西路、提篮桥等历史风貌区内,低黑度墙面色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主,分别占42.1%和32.5%,材料以涂料为主。中低黑度墙面色主要是居住建筑和商业建筑,分别占42.8%和28.5%,立面材料主要是面砖。这些区域的建筑墙面色主要是以低黑度和中低黑度为主,中黑度及以上样本数量较少,因此,这里将中黑度及以上墙面色统一考虑。中黑度及以上墙面色主要是以办公商业为主,也有个别医疗、教育、文化建筑使用黑度较高的色彩,其外立面材料多为玻璃或面砖。

在老城厢历史风貌区内,住宅占78.6%。在低黑度和中低黑度区间,以住宅建筑为主,墙面多采用涂料;在中黑度区间,商业建筑与居住建筑的数量相当,其中,商业建筑墙面绝大部分使用木材,而住宅建筑墙面绝大部分使用涂料;中高黑度及以上的建筑较少,基本是涂料墙面的居住、学校、宗教建筑等。

余下的历史风貌区内也多是居住建筑,占比80.7%,墙面材料也以涂料为主。在低黑度区间内,涂料饰面的住宅建筑最为常见,比例超过80%;中低黑度的建筑墙面材料则主要是涂料和瓷砖。

2.2.2 黑度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总体来看,各历史风貌区建筑色彩在黑度方面呈现出低黑度最多、高黑度最少的特征。建筑数量与黑度高低基本上呈反比关系,即黑度越高,建筑越少;黑度越低,建筑数量越多。究其原因,主要跟建筑材料有关。那些外墙采用涂料的建筑,多处于低黑度区间内。低黑度区域的整体色彩比较明亮,能给人一种清爽、通透的感觉。

中高黑度及高黑度主要是以褐色、灰色、土黄色等黄色系颜色为主,建筑功能包括学校、医院、办公等;高黑度则主要集中在衡山路-复兴路、南京西路等历史风貌区内。在中高黑度区间,以深咖啡色与褐色的面砖居多;另外,还有一种中高黑度和中黑度建筑墙面的材料是石材,主要用于居住、办公、商业建筑上。

图5 不同黑度的分布区间与数量

2.3 彩度:低彩度为主,温和舒适

2.3.1 彩度总体特征

在上海中心城区的12 处历史风貌区中,建筑色彩都是低彩度或中低彩度,整体色彩比较柔和,色彩缤纷又不艳丽;江湾、老城厢与衡山路-复兴路风貌区的较高彩度也多是朱红、酒红之类比较传统涂料色彩。从数值上看,建筑彩度大多是处于0~10 区间的低彩度,中低彩度(15~30)及中彩度(35~55)也有一些,很少出现中高彩度和高彩度的建筑立面色彩。现状的高彩度或中高彩度案例绝大多数在衡山路-复兴路及老城厢一带,其他的历史风貌区只有零散街坊的建筑色彩处于较高彩度区间。

老城厢历史风貌区内的低彩度建筑以住宅最多,最常见的外墙饰面材料是涂料。中彩度及以上的建筑多是商业建筑,且受老城厢地区传统建筑风格影响,低层的商业建筑都以木材作为墙面材料,多为土黄或朱红色;位于老城厢的大境阁和慈修庵等历史古迹,也是依照传统风格采用了彩度较高的涂料;此外,少量高层商业建筑也主要是以较高彩度的玻璃幕墙为主(图6)。

2.3.2 彩度与建筑功能和材料的关系

在外滩历史风貌区内,低彩度建筑主要为办公建筑和商业建筑,分别占46%和30.9%,且多为水泥外墙面。在中低彩度区间,办公建筑占56.0%,墙面多为石材。中彩度建筑的数量较少,其功能较为分散且相对平均,墙面材料多为贴砖。

在衡山路-复兴路的低彩度区间内,住宅占比接近70%,常用涂料。在中低彩度区间,同样是涂料饰面的住宅最多,还有少量瓷砖墙面。中彩度建筑主要有住宅和办公两类,分别占42.8%和21.4%,且住宅建筑以砖材和瓷砖为主;办公建筑则多为玻璃幕墙。

在人民广场、南京西路、提篮桥等历史风貌区内的低彩度区间,建筑功能类型包括办公、居住、商业,三者数量接近。其中,办公建筑外立面主要以面砖为主,住宅建筑主要是涂料和面砖两种形式,商业建筑以涂料和石材为主。在中低彩度及中彩度建筑中,住宅、办公、商业、学校所占比例相当,其中,住宅与学校建筑墙面主要以面砖和涂料为主,办公与商业建筑的外墙主要是玻璃和面砖。

图6 不同彩度的分布区间与数量

在老城厢历史风貌区中,低彩度建筑主要是涂料饰面的住宅建筑,占79.3%;在中低彩度区间的住宅数量占78.5%,且以涂料饰面为主;在中彩度区间内,依然是以涂料饰面的住宅为主;在中高彩度和高彩度区间,商业建筑占64.7%,墙面材料主要是木材。

在其他历史风貌区内,低彩度建筑以涂料饰面的住宅建筑为主,占比74.6%。在中低彩度区间,住宅占比接近90%,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在中彩度区间,同样是以住宅为主,占60%左右。这些历史风貌区中,几乎没有中高彩度及高彩度的墙面。

研究发现,涂料作为建筑最常用的外墙材料,在低彩度至中彩度中占很大比重。低彩度的住宅颜色多以温和的乳白或乳黄色为主;而低彩度的办公、商业、学校等公共建筑中,约有60%采用黄色系;此外,也有少量红色系及中性色系的色彩出现。在中低彩度和中彩度区间,则以黄色系的住宅为主。

3 结论分析

3.1 建筑年代和风格对建筑色彩特征有很大影响

上海近代的租界时期起于1845年,结束于1946 年,时间跨度较长,各历史风貌区的建筑受到不同国家、不同建筑风格的影响,如欧洲的新古典主义、美国的装饰派风格、英国的古典式风格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上海建筑色彩风貌。

3.2 建筑功能与建筑色彩特征有较强的相关性

几乎在所有等级区间内,住宅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低层和多层住宅一般都以米黄色、米白色等低黑度、低彩度的涂料作为饰面材料;而高层住宅一般是以乳黄色等低黑度、低彩度涂料,或以土黄色等中低黑度、中低彩度及以上的面砖为饰面材料。办公及商业建筑一般都是以高层为主,多以低黑度、低彩度的面砖为立面饰面材料。在一些教育用地,尤其是幼儿园等,经常使用黑度较低、彩度较高的涂料,营造出一种欢快、积极的氛围。

3.3 建筑材料与建筑色彩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

对12 处历史风貌区内的建筑墙面材料进行分类后发现,主要有涂料、面砖、玻璃等13 种材料,且以涂料和石材贴面为主。其中,涂料主要是以低黑度和低彩度为主,以0603-G80Y 等米黄、米白、乳黄色为典型代表;石材贴面主要是中低黑度、中低彩度的色彩,以2005-Y20R 等土黄色、棕色为代表。

4 建议

由于建筑年代逐渐久远,风貌区内的大量建筑墙面材料脱落,墙面色彩斑驳,亟待维护。建议尽快制定并出台相应的历史建筑色彩保护导则,以利于维护更新时,在建筑色彩修复上有一定的参考标准。此外,不同风貌区拥有不同的建筑色彩特征,建议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更加详细地对每栋建筑、每条街道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提炼出适合各风貌区的建筑色谱,避免在保护修缮过程中出现“万花丛中一点绿”的现象。

猜你喜欢

彩度黑度历史风貌
底片黑度对射线检测灵敏度的影响探究
小径管射线底片黑度合格率低的原因分析及改进
基于HVC的定制衣柜色彩量化分析∗
茶叶构成的色彩图
老年人彩度对比敏感度函数研究及滤波应用
浅谈历史风貌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历史风貌建筑防护修复材料疏水性试验研究
历史风貌建筑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建设的传承与发展
七宝烧——雅致景泰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