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关联性研究

2021-04-24宋晨泽贾敬全

关键词:脉冲响应内生方差

宋晨泽,贾敬全

(淮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2018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使得我国改革开放的空间布局得到进一步完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全域,其中又划出27个城市作为中心区,用来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1]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探究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关系,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于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学术界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升级助力经济增长

Peneder(2003)实证分析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原因[2];Silva等(2011)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会促进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3];黄茂兴、李军军(2009)通过实证研究,得到良好的技术选择会促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而使得地区经济获得增长的结论[4];干春晖,郑若谷和余典范等(2011)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会造成经济波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对抑制经济波动起到了良好作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5];徐辉、李宏伟(2016)实证分析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对各市的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但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各市的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更大[6]。

(二)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

于斌斌(2015)实证研究认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造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减速”[7];孙叶飞、夏青和周敏等(2011)提出产业结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红利”,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结构性减速”[8];崔宏凯和魏晓(2018)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会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进步[9];张明、胡壮程和薛泽帅等(2019)认为,在工业化后期生产性服务业份额的扩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10];李翔和邓峰(2019)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11]。

(三)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崔玉泉、王儒智及孙建安等(2000)认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是相互促进的[12];王业雯(2016)通过建立VAR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广东省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正向的双向作用机制[13];卢学法、杜传忠(2016)利用GMM方法实证分析认为,只有在短期内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才互为因果,而且这种因果关系还存在地理空间上的异质性[14]。

已有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学者目前主要或是关注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或是把两个因素综合起来对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但是,目前对于区域性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探讨和研究还不够深入。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与这一背景密切相连。本文基于当前国家大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的背景,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

二、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

本文利用P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PVAR模型将所有的变量都看作内生变量,不仅能反映出各个变量之间的冲击效应,而且能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得出各个内生变量之间的冲击效果。本文研究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关联性的PVAR模型设定函数形式如下:

该式中,i指不同的城市;t指不同的年份;r0指截距项;αi和βt分别指固定效应和时间效应;r指PVAR模型的滞后阶数;γj指回归系数矩阵;εi,t为随机扰动项。

(二)变量选取

本文为了研究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关系,选取了如下指标:第一,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采纳徐敏等的做法[15],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来计算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用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TS代表产业结构升级水平,Ii代表第i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

第二,经济增长指标采用各地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进行衡量。为了减少数据波动,尽量消除数据可能产生的异方差问题,本文对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做取对数(LNGDP)处理。

(三)数据说明和变量分析

基于面板数据的全面性和可得性,本文选取了长三角地区中27个中心区2007—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市的统计年鉴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本文利用连玉君的PVAR2程序包对模型进行相关的估计和检验。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地区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统计特征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出现虚假回归,本文利用计量软件Eviews7.0对PVAR模型用到的各变量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采用了LLC(检验同质单位根)、IPS和Fisher-ADF(检验异质单位根)等方法。通过检验结果(见表2)不难看出,面板数据的变量序列LNGDP和TS在大多数检验方法下无法拒绝变量是非平稳的原假设,而经过一次差分的变量序列D.LNGDP和D.TS则是在三种检验方法下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D.LNGDP和D.TS是平稳序列。这意味着LNGDP和TS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以建立PVAR模型。

表2 变量平稳性检验

(二)确定P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

首先利用相关的信息准则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才能确保PVAR模型参数估计是有效的。在PVAR2程序包中,主要是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和汉南——奎因信息准则(HQIC)等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由表3所示的检验结果,选定1阶为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由此建立衡量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PVAR模型。

表3 最优滞后阶数的选择

(三)PVAR模型参数估计

依据上文确定的最优滞后阶数,建立1阶PVAR模型,并利用PVAR2程序包中的System-GMM估计方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无偏估计。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PVAR模型的System-GMM估计结果

不难看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都具有自身的发展惯性,无论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滞后一期还是经济增长的滞后一期都会对其自身的发展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PVAR模型为动态模型,因此单个内生变量系数的意义以及该内生变量变化对其它内生变量的影响很难说明,需要通过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

(四)脉冲响应分析

根据脉冲响应函数研究模型中某一变量的冲击对所有变量(包括自身和其他变量)的影响,以及这些内生变量受到冲击后做出的反应,能够形象地描绘出内生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通过给PVAR模型中的任意内生变量一个标准差冲击,采用Monte Carlo模拟后得到脉冲响应图(见图1)。图1中虚线表示95%的置信区间,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值,横轴表示滞后期,纵轴表示变量对于冲击的响应程度。

图1 脉冲响应图

从图1可以看出,对于产业结构升级(TS)来说,当受到来自自身的一个标准差冲击时,会在当期形成正向的最大化响应,此后这种正向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当受到来自经济增长(LNGDP)的一个标准差冲击时,在当期响应为0,此后响应程度不断递增,在第4期达到最大,随后会呈现出较为平缓的下降态势。这表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升会内生地促进各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从图1还可以看出,对于经济增长(LNGDP),当受到来自自身的一个标准差冲击时,也会在当期形成正向的最大化响应,随后这种正向响应会不断下降;当受到来自产业结构升级(TS)的一个标准化冲击时,当期会产生正向效应,在第1期响应值会下降为0,之后产业结构升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微弱的负向影响,但是在长期这种负向影响会逐渐消失,也从侧面反映出产业政策并不具备长时期的时效性。

(五)方差分解

通过方差分解,可以进一步看出随机扰动对内生变量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用来衡量任意内生变量的一个冲击对其它内生变量波动的贡献度和重要程度。本文以PVAR(1)模型的估计结果为基础,选择了10个预测期进行方差分解,如表5所示。

表5 方差分解结果

由表5知,第5期和第10期的方差分解结果差别并不大,表明模型中的内生变量波动趋于稳定。因此,以第10期的方差分解结果对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关联进行分析: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误差项分解中,其自身的贡献度为94.8%,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度仅为5.2%;在对经济增长的误差项分解中,其自身的贡献度为65%,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了35%。这表明无论是产业结构升级还是经济增长都会依赖自身的发展惯性,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又是能够相互影响的。但是,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于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度,所以分析认为长三角地区27个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基于2007—2018年长三角地区27个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了有关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面板向量1阶自回归模型,用来探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的动态关系。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发展惯性;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总的来说,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二)政策建议

以上结论对于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具有如下启示:

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科技发展助推经济发展。各个中心城市要更加注重对科技要素的开发和利用,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更多地发挥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努力构建长三角区域内的创新型经济发展体系。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助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

2.注重教育方向的投资,更多地关注人力资源质量提升。教育具有极大改善地区居民文化素养的力量,同时也能提高居民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在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随着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技术改进和创新,既能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能使三大产业的结构更加合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

3.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势必会更加密切和深入。江浙沪等发达地区可以将其淘汰的落后产业实行产业转移至安徽北部地区,既可以充分发挥该地区劳动力密集的优势,又可以推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同时,要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维度出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长三角地区经济整体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脉冲响应内生方差
茶树内生菌的研究进展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概率与统计(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方差生活秀
趾甲内生—糖尿病患者易患并发症之二
中国原油进口需求主要受国际油价影响吗?
基于脉冲响应的厅堂音质评价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与转移数量的动态关系研究
揭秘平均数和方差的变化规律
方差越小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