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梦者,皆可来

2021-04-23浦东

风流一代·青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一梦版画梦境

浦东

如果世界陷入黑暗,只有梦境会隐隐发光,我们会看到最奇妙的场景——星星点点又形态各异的微光,像萤火虫一样,照亮我们现实世界的模糊模样。

怎么样能勾勒出这样的画面呢?策展人杨皖莎和青年艺术家章愳开了一个叫“二拾一梦”的淘宝店铺。店铺有专门的客服,通过旺旺,记录客户们的梦境,寄存到店里。任何人进入店铺都可以浏览其中一部分的梦,梦一旦被打开,梦境主人还会收到专门的奖励。

一次“换梦”的艺术展

章愳出生于上海,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画专业毕业以后,他“误入”互联网行业10多年,先后在网易、九城、阿里集团等公司谋职。他最开始以“玩票”心态跨界创作版画,未料取得独特效果,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

虽然学的是传统的版画,但章愳的艺术追求其实超传统的。他用电脑软件协助制版技术,版画界的老前辈也琢磨不透他的版画的肌理和图像是怎么来的。他还喜欢记录梦境,用文字写下,用绘画表达。他说:“如果不能在刷牙前完成记录,梦将被理性迅速擦除。”他的画面里充满了犄角、蘑菇、大海、废墟、飘浮凌乱的线……

2016年底,一直在新加坡从事跨国艺术策展的杨皖莎回国,来到章愳的艺术工作室,看到章愳的代表作《梦兽》,长着豹纹没有五官的怪兽,奇异硕大的海星和蚌,涌动的鹿角延伸向草原深处,她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这奇异却又和谐的画面仿佛与她梦中的世界契合起来:“我发现他很多作品跟我的梦都很符合。”

那一天,她和章愳就各自做过的梦境聊了半天,发现互诉梦境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他们就想:能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讲讲各自有意思的梦境呢?说不定就能以此碰撞出艺术的火花,做成一场艺术展。

很多人认为梦或重现着过去,或昭示着未来,它应该是私密的,要和全然陌生的人交流梦境,这并不容易。于是,杨皖莎和章愳计划先从身边的朋友下手。通过朋友带朋友的方式,在杨皖莎建立的微信群里,不断地有人抛出自己的梦境,从2017年的1月11日到13日,这场交换一直持续了72个小时。21位互不相识、不同职业和年龄甚至国籍的艺术家,贡献了近百个梦境。

梦境的碰撞,也激发了当中不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一些文字和图画作品在这次交换中产生,成为了杨皖莎梦境展览的重要素材。“灵魂的重量是21克。凑巧的是,交换梦境中,有新的人进来,有讲述完梦境的人退出,最终我们的人数维持在了21个,于是便有了二拾一梦的名字。”

2017年2月11日,北京798艺术区门口,十几个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人从全国各地赶来,他们暂时放下本职工作,来赴杨皖莎的梦境之约。他们把微信群里交换过的梦境用文字、绘画、声音、影像和装置的方式呈现出来,在798艺术区搭建起了“二拾一梦”的第一场展览。

主展厅之外,观众可以在“换梦空间”的“梦墙”上留下一个自己的梦境,也可以选择带走一个梦境。有一位观众在写梦的小台灯下,足足坐了几个小时,才慎重地留下了自己的梦,可惜没等到杨皖莎的团队记录,那个梦就被另一名观众带走了。还有情侣、母子、朋友等各种组合一起来到这个空间观梦。昏暗的灯光下,每个人通过手电筒的光束看着梦境衍生而出的作品,幽静如同梦境的环境,让他们靠得更近,贴在一起亲昵喃语。

“越有意思的梦就会越快被带走,这些梦在不断汇聚、漂流。大家通过观看梦、交换梦,产生那种信任的亲昵感,是很有意义的。”杨皖莎说。这场展览,有近八千名观众走了进来,产生了四千多个梦境。不过,最终被留下的只有600多张记录梦的纸条,更多的梦被带入了另一个空间、另一重人生。

一个寄存梦境的网店

梦是人们白天未能达成的艺术、醒时没有获取的灵感,是需要像雨林、臭氧层一样保护的珍贵资源。梦如同蘸水写字,不迅速记录,就会消失殆尽。“二拾一梦”第一次策展结束了,杨皖莎和章愳觉得意犹未尽,交换梦境不应该画上句号。为了收集更多人的梦,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年轻人聚集的淘宝。2017年的夏天,“二拾一梦”淘宝店开张了。

“有梦者,皆可来。”在店铺首页,这六个字显得格外醒目。在这里,你可以通过“捕获梦”入口,去免费阅读别人的梦境,也可以通过“寄存梦”入口,去讲述自己的梦境。

“一有压力,我就会梦到一条画不直的线,而我是处女座,醒过来后,这种不舒适让压抑感倍增,这个梦困扰了我快20年。”这是一个音乐人苦恼的梦。

“我梦见我家微波炉上出现了孵小鸡的按键,于是我把鸡蛋放了进去,竟然真的孵出了小鸡。”这是一个艺术片导演童真的梦。

“我梦见我最好的朋友穿着红衣服、蓝裤子在窗口招呼我,神奇的是,这件事在第二天真的发生了,朋友的衣着也一如我的梦境。”这是一个设计师预知未来的梦。

店铺里,各式各样的梦境被编上编号,用户可以选择免费阅读或者花费1元钱拍下链接,打赏喜欢的梦境。“二拾一梦”团队里还有专门画梦的成员,他们把不少普通人的梦境绘制成了图画,让各式各样的梦变成了手账、包包、手机壳等等日常用品,用户可以选择购买引起共鸣的梦境衍生品。更重要的是,店铺为需要诉说梦境的人提供了长期的入口。根据用户提供梦境的精彩程度,店铺还会支付给用户2~5元不等的报酬。

三年多的时间里,“二拾一梦”已经收录了上万个梦境,它们有的关乎爱情,有的回放着少年时代,还有的塑造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新世界。这并不是一门赚钱的生意,“二拾一梦”非但没给杨皖莎和章愳带来收入,甚至需要他们用其他方面的收入来补贴项目的运转。

“很多人愿意把梦交换出来,这种被交付的信任,比赚钱更重要。”杨皖莎和章愳认为,梦是自发的艺术,收录普通人的梦,远比单独解读某个艺术家的作品更有意思。

一个倾诉内心的“树洞”

章愳和团队用绘画、音频、视频等形式,记录了上千个虚拟梦境。“迷雾”“相遇”“遗忘”“死亡”“道别”“分离”是经常出现在顾客梦境中的词汇。“梦就像一座桥梁,唯有在梦境之中,我们才有机会跟他们再度相遇,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章愳说,店里面有五湖四海的各式各样的梦境,就像一个梦的中转站。

“二拾一梦”也像夜空中的星,肩负着治愈、心理按摩的责任。到了夜晚,章愳好像进入了别人的梦境,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一个东北女孩,和章愳聊自己做的梦。她小时候父母就离婚,她跟着留守的爷爷奶奶长大,高中毕业后未婚先孕。“生活太难了啊!”女孩说,“能和你们说一说话,心里也能轻松点。”刚开始,女孩总做可怕的梦,后来生活渐渐好起来,和老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有一天,她跟章愳说,她做了一个梦,梦里她和老公牵着儿子在油菜田里奔跑,夏天還可以去地里摘西瓜吃。

一个个梦境,是通往一个个“心灵孤岛”的纽带。陌生人找到章愳,有时候是把他当成“树洞”。章愳倾听他人梦境,创作作品的同时不只是表达每个人内心的情感,更是在为他们的心灵“疗伤”,让疲惫不堪的灵魂有呼吸的时刻。梦连接着黑夜里的陌生人,也改变着章愳。一年下来,他觉得自己仿佛过了很多他人的生活。

目前,杨皖莎和章愳正在筹划第二次关于梦境的展览。这一次,他们把重心放在展现通过淘宝店等渠道收集到的普通人的梦境上。在他们看来,梦境里面,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创造力,正如上次展览一位观众的留言:“只要你握着那束光,就拥有创造艺术的可能,而梦就是那束光。”

(编辑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

猜你喜欢

一梦版画梦境
版画作品选登
凡尘多少事,都付一梦中
齐白石画螃蟹
绝美海滩
一梦芳菲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梦境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白昼之月
City of Dre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