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走偏的“冠名办校”该休矣
2021-04-23针未尖
针未尖
“公办民助”“名校办民校”“联合办学”……各类冠以名校招牌的合作办学学校遍地开花。仅在西南某省会城市,当地教育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显示,2014年以来,全市通过政府、企业与省外教育资源优质的学校开展的各类联合办学学校报备数累计达200多所。《半月谈》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一些名校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冠名办校”“挂牌办校”有名无实、地产商办校成“售楼招牌”等问题。(2021年2月24日《江淮晨报》转《半月谈》报道)
“冠名办校”早已盛行好些年,初衷确实是想利用名校资源,吸引社会资源(比如房地产开发商)参与办学,弥补政府教育投入的不足,提升地方教育水平。
后来,名校、地方政府、合作办学者纷纷发现,以名校招牌所办民校因为收费不菲,似乎成为一个“聚宝盆”,便开始力推这种办学模式,一些地方政府还对此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等倾斜。于是,各类冠以名校招牌的合作办学遍地开花。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本就有限,一旦在“冠名办校”上花费太多,势必缩减对其他公办学校的投入,使得公办学校之间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分化状况。同时,名校所办民校借助其公办名校背景、官方背景,抢夺优质生源,挤压真正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拉大了教育不公。
对学生及家长而言,在“冠名办校”风潮下,往往未必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因为以名校招牌所办民校,办学质量良莠不齐,效果不尽理想。有的“冠名办校”可能只是出售冠名权,最后进行利益分成,而教育资源与名校毫不沾边,换言之,虽然挂着名校的牌子,教育理念、教学能力、管理模式等跟名校并没什么直接关系,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在有的“冠名办校”中,名校虽是在真实参与,但因分校太多,稀释了名校优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并不高,或受到投资方的掣肘,醉心于利益追逐,社会认同度越来越低。
此外,当“冠名办校”的做法越来越普遍,在僧多粥少之下,一些家长别无选择,只好花更多钱去享受原本是公益性、普惠性的义务教育。另一些家长的择校心理被甚嚣尘上的“冠名办校”所催化,社会的“择校热潮”一再被激发,整個社会弥漫着一种不理性的办学与焦虑的求学气息。还有一些“冠名办校”因投资不到位或规划调整,引进的名校落了空,而老百姓却花大价钱购买了有“名校光环”加持的所谓学区,无疑落入了楼盘“联姻”名校的陷阱。据说还有开发商将楼盘卖光,还没有多少投入的外地名校抽身而走。
因此,各地应对现有的“冠名办校”加强规范,加强监管,防止名校合作办学野蛮生长、变形走偏。尽量让名校所办民校与“母体”彻底脱钩,实施“四独立”——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的财务会计制度、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业证书,让公办、民办学校各归其位。若有新的“冠名办校”则不应给审批。近年来,个别地方暂停了公办学校托管民办学校的审批,有的还要求公办中小学不得参与创办民办学校。这无疑是正本清源、重构竞争公平之举。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西米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