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札
2021-04-23
小资CHIC!ELEGANCE 2021年15期
书信文学
在电话和网络还未像现代如此便捷时,信件是维系远距离的人与人之间的通讯方式,一种普遍的文本语言。但当这种日常的“生活用语”被引用到文学范畴时,就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一种“书信文学”,一半是小说家虚构的书信体作品,另一半则是历史流传下来的真实存在的书信集合。
十八世纪的欧洲文学舞台上,书信体小说佳作频出,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塞缪尔·理查森《帕梅拉》等都是经典之作。第—人称的视角总能拉近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展现出了“信件”独特的语言魅力。而纪实性的“书信集”作品就像写信人的一面镜子,在书信里他们的社会角色会被削弱,只是作为自己发声,带着思想的灵光,通俗且生动。
契诃夫一生共写了4000多封信件,信里他依旧保持了风趣幽默的语言風格,真诚与人交流;海明威从18岁到逝世留下了约600封的信件,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经历,也从侧面记录了时代的变革;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和作家玛丽,麦卡锡的通信长达二十五年,从情感、八卦到哲学、政治无一不聊,言辞之间充满了智慧和雄辩;萧伯纳和爱兰-黛丽更是互通了三十多年的情书,尽管各有婚姻和家庭却从未有过一丝逾越,只是维持着信件的文字交流……不同于书信体小说,此类“书信文学”,不是有意为之的文学创作,而是思想的延伸,平实的对话,附着了写信人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在一封封信件中,他们抒发着自我,见证着历史,完成了静默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