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山所城:烟台的根脉
2021-04-23孙为刚
孙为刚
树有根,水有源,一座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也有它的根脉和源头。
关于城市的起源,学界大致有“防御说”“社会分工说”“私有制说”等等。持“防御说”的学者认为,冷兵器时代,为了抵御外族的侵略,修筑城垣保护居民的财富不受掠夺而形成了“城”。在建城形式上,西方习惯建城堡,中国习惯建城池。
放眼中国乃至世界,由城堡或城池而形成的城市比比皆是。如英国的爱丁堡、德国的汉堡、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等等。中国的许多城市也是由城池而兴起。我们生活的烟台,就是由城池而发展起来的一座城市。
从渔寮到军营
“古无烟台之名,以其附近之罘,故外洋通商皆直名之以‘之罘,其实‘之罘尚与隔海相望,非一地也。元明海运之道皆泊之罘岛,而烟台无闻焉。明为海防,设奇山所,驻防军。东通宁海卫,西由福山中前所以达登州卫,设墩台狼烟,以资警备,土人因呼之曰‘烟台,其始不过一渔寮而。”这段文字摘自民国二十年的《福山县志稿·商埠志》。
翻阅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对“寮”字的解释是小屋:毛寮,茶寮酒肆。顾名思义,渔寮,乃渔民们搭建的季节性茅屋而已。
改变历史的时刻发生在明朝初年。《明史》记载:“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二百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批准在胶东沿海设“4卫”“2所”。“4卫”即威海卫、成山卫、大嵩卫、靖海卫;“2所”即宁津守御千户所、奇山守御千户所。其中的奇山守御千户所选址在福山县城东15公里处的奇山脚下、大海之滨。
按明朝军制,卫、所是军队的编制番号,相当于今天的师、团、营。军队驻扎的地方,卫有卫城,所有所城,平日里是屯军习武,冲锋时出城歼敌,退却后踞城防守。
然而,“红头文件”下发了,朱元璋也驾崩了。大明王朝陷于叔侄争位的内战之中。直到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规划了20多年的奇山守御千户所此时已成为拱衛京都的重要门户,战略地位陡然上升,建设奇山守御千户所重新提到了议事日程。
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密云千户武略将军张升袭父职调任奇山守御千户所任千户。张千户的到任,拉开了奇山所城建设的序幕。历经十年建设,奇山守御千户所才真正成为一座壁垒森然、保疆卫国的城池。
据《登州府志》记载:奇山所城,“砖城,周二里,高二丈二尺,阔二丈,门四,铺十六。池阔三丈五尺,深一丈”。城有四门,东、西、南、北分别为保德门、宣化门、福禄门,朝宗门。以东、西、南、北的4座城门为轴线,在城中心形成十字大街,将所城分为4个不同功能的区域。西北面是办公场所,设千户所衙门;西南面是兵营、伙房、粮仓;东北面是兵营、马棚及眷属们的住所;东南面是练兵场。按今天的计量单位计算,奇山所城占地面积 9.68万平方米,城内面积 7.96万平方米。
出所城北门不远,是一座三面环海的小山,虽然算不上巍峨,却是那一带临海的制高点。因此,便在这座无名小山上建了一座高6.5米、长15米、宽13米的烽火台,作为奇山守御千户所的前沿哨所。 这座原本无名的小山被人称为“烟台山”,我们这座城市也以它命名。
在奇山所城周围,还建有清泉寨、宫家岛、芝山寨三个百户所城,它们与奇山所城成鼎立之势,遥相呼应。奇山守御千户所建成后,历代将士刻苦训练,英勇杀敌,战绩辉煌,屡获嘉奖。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曾两次前往奇山所,学习先进战法,并题赠“屡靖海患”行草匾额。
2011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沿海聚焦》,在《烟台》一集的解说词中称“烟台起源于一座军营”。此言于史有据,有址可考,确实可信。
从城池到村落
奇山所城建成200余年,一直是屹立于黄海之滨的军事城池,履行着保卫边疆、拱卫京都的历史重任。带领军民建设所城的第一任千户张升,于正统六年(1441年)在文登海域率部大战倭寇,不幸壮烈牺牲。英雄遗骨葬身大海,家人只能以衣冠冢安葬,其子张显世袭武略将军,继任奇山守御千户所千户。
有城池就要有街道。以所城四座城门为轴线形成的十字大街,成为所城里最早的4条街道。以十字大街交汇点为界,分为东门里街、西门里街、南门里街、北门里街。
环绕“周二里”的城墙内侧,以四座城门和城墙四角为坐标,又将所城分割为8段,形成了8个胡同,即东门里南胡同、东门里北胡同、西门里南胡同、西门里北胡同、南门里东胡同、南门里西胡同、北门里东胡同、北门里西胡同。4街、8胡同,这12条街巷成为烟台这座城市最初的街巷。如今,无论是四车道还是六车道,无论是十里长街还是数百米的小路,都是这12条街巷的延伸和扩展。
如果说1398年朱元璋颁旨建卫所是烟台的历史起点,那么,1655年则是烟台历史的又一个节点。
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奇山守御千户所被裁废,“千户”“百户”们被贬为庶人,军户们也失去军籍,成为自谋出路的百姓。所城从一个军事上的城池,变成了一个各色人等杂居的居民区。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失去了军事职能的奇山所城成为福山县管辖的一个社区——奇山社。
原来居住在所城内的张、刘、安、傅等千户的后人,历经两百余年的繁衍,人口大增,开始在所城内外大兴土木,置地造屋,一座座或大或小的院落雨后春笋般地在所城内外落地生根。在所城十字大街分割的东、西、南、北四个区域,又形成了10条街巷,东北区有永发胡同、双兴胡同、夏家胡同、张家胡同,西北区有王家胡同、石板街,东南区有高家胡同、傅家胡同、洪泰胡同,西南区因为曾是奇山所的仓储区,街道便称仓子巷,后称仓余街。
上述22条街巷,除东门里北胡同于1971年建楼被占,其余21条基本保持原貌,只是名称有所变更。
历经200余年的繁衍生息,到明末清初,在所城之内,按照城门所处的方位,形成了东门村、西门村、南门村、北门村4个村落。而在所城周围,则形成了大海阳、中海阳、小海阳、仓浦村、世和村、西南村、上夼、所东庄和西南关等9个村。城里城外合计13个村。此时的烟台,成为福山县治下的奇山社 “十三村”。
从商埠到城市
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城”与“市”是产生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事物,二者职能不同,内涵不同。对此,《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城,以盛民也。”“市,买卖之所也。”如果说裁废之前的奇山所城还是一座功能单一的“盛民之地”,那么,随着“买卖之所”的“市”兴起, “盛民之地”与“买卖之所”相结合,奇山所城便开启了由城池到城市的嬗变。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奇山社十三村的渔户、农户及商贾集资,将明末在所城西北临海处修建的海神庙扩建为天后宫(俗称大庙)。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在天后宫前修了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人们称之为“烟台街”。至道光年间,以烟台街为中心,形成了菜市、面市、饭市、草市、鱼市、鸡鸭市、果木市等颇具规模的集贸市场,商户1000余家。门头鳞次栉比,商贩熙熙攘攘,烟台街上,“市”的味道越来越浓。而此时的“烟台街”,已不是单指某一条具体的街道,而是泛指包括十三村在内的社区。
如果说1655年的裁废卫所是烟台历史的一个节点,那么,1861年则是烟台建城史上又一个历史节点。这年5月,清政府批准烟台为通商口岸。8月22日开关征税,烟台自此开埠通商。做为山东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烟台已经形成了以奇山所城为中心的旧城居住区,以大庙为中心的商业区,以烟台山、东海岸、大马路一代的外国人居留区的城市格局。
同为沿海城市,烟台北有大连,南有青岛,虽然开埠较早,但建市却比两市稍晚。大连市19世纪末由沙俄宣布开港建市,青岛市1929年由国民政府设青岛特别市。烟台市则在较长的时间里没有一个官方认可的名称和名分。奇山所城、奇山社十三村、烟台街,直到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才宣布设立烟台特别行政区。1938年1月,伪华北“临时政府”宣布成立烟台市。这件事在烟台的正史中一直很少提及,大概觉得一个傀儡政权的行政区划似乎不怎么光彩。其实大可不必。以鄙人之见,历史就是历史,无法回避,只能面对。
2013年7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烟台市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批复函中称:“烟台市历史悠久,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近代建筑集中成片,街区特色鲜明,城区传统格局和风貌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从渔寮到军营,从城池到村落,從商埠到城市,烟台,经过漫长的蜕变,终于成为新中国版图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600多年前,准奏设立奇山守御千户所的朱元璋不会想到,他的这道“最高指示”会成为一座城市的起点;奇山守御千户所的千户和军士们不会想到,他们砌筑的一块块方砖会成为一座城市的基础;奇山社十三村的“占山户”和“坐地户”们不会想到,他们曾经生活的地方会成为一座海滨城市大街小巷;那些高鼻深目、漂洋过海而来的洋人们不会想到,他们曾经传教、经商、休假的“之罘”和“烟台街”,会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
如今,烟台拥有许多闪光的名片: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烟台是“三核”之一;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三个片区,烟台片区重任在肩;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中,烟台作为胶东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先行先试、探索路径的重大任务……这一切都起源于奇山脚下的那座千户所城,那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根脉和源头。
所汇古今,欣赞芝罘福满地。
城采朝霞,梦圆仙境映和谐。
今天,600余年的所城重焕新生,将烟台人的精神之魂,牢牢地印在这片土地上。
As a tree has its root and water its own source,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a city also has its own root and source.
Regarding the origin of a city, the academic circle has various theories ranging from the theory of defense and the theory of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to the theory of private ownership. Scholars in support of the theory of defense claim that the city is shap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walls to protect the wealth of its residents from being plundered in its fight against the aggression of other ethnicities in the Cold Weapon Era. In terms of the forms of the construction, the westerners were accustomed to building castles and the Chinese used to building city walls and moats.
When we cast our eyes on China and the world at large, we will find cities originated from castles and city walls and moats everywhere, for instance, Edinburgh in UK, Hamburg in Germany and St. Petersburg in Russia. Many Chinese cities also originated from city walls and moats. Yantai, the city where we are living, is one developed from city walls and moats.
Nowadays, Yantai boasts many shining cards: a National Civilized City, an International Grape·Wine City, a National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an Excellent Tourist City in China...In the major project for the replacement of old growth drivers by new ones, Yantai is one of the “three cores.” In the three areas of China (Shando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Yantai area shoulders heavy responsib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