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股沟嵌顿疝整块复位致肠破裂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1-04-23艾文李峰梁志华

腹部外科 2021年2期
关键词:整块疝囊探查

艾文,李峰,梁志华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山东 济南 250014

腹股沟嵌顿疝整块复位是手法复位中较为罕见的情况。整块复位指表面上见到的还纳是疝内容物和疝囊一并还纳,而实际上疝囊部的嵌顿未真正解除。此类病例较为少见,术前诊断困难,容易漏诊。本文对我院收治腹股沟嵌顿疝整块复位致肠破裂1例进行报道,并回顾分析国内外文献,探讨其临床意义。

临 床 资 料

病人,男性,60岁,自幼发现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多次自行手法还纳。此次因“腹痛4 d”于2019年4月15日入我院。5 d前曾自行手法复位一次。入院体格检查:右侧腹股沟区未触及明显肿物,腹部无压痛、反跳痛。相关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15.34×109/L,腹部立位X线平片示小肠梗阻。结合CT,不排除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后整块复位可能(图1)。经短暂观察,病人渐出现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炎体征,急症行剖腹探查手术,取右侧经腹直肌长15 cm切口,探查见:小肠重度扩张,腹腔内粪水约1 000 mL,距回盲部80 cm处约12 cm小肠嵌顿于右侧腹股沟疝疝环处(疝囊已脱离腹股沟区),卡压处小肠破裂,破口长径约2 cm,创面边缘黏膜外翻,肠内容物外溢。综合术中情况,予行小肠部分切除+疝环缝合术。术后给予抗感染、支持等治疗,恢复良好。

图1 病人术前影像学表现 A.我院腹部立位X线平片符合小肠梗阻;B.外院CT示右侧腹股沟嵌顿疝(箭头为嵌顿小肠)

讨 论

腹股沟嵌顿疝行手法复位后,如病人腹痛、恶心呕吐症状不缓解甚至加重,要高度怀疑整块复位的可能。所谓“整块复位”,即指疝囊(腹膜)连同疝内容物(多为小肠)一同复位,腹股沟表面见隆起消失,但疝内容物仍位于腹膜前间隙,未还纳入腹腔,疝环仍卡压肠管,病人肠梗阻症状无明显好转,如嵌顿持续,存在肠破裂可能(图2)。此类病例于1843年由Luke首次报道[1]。目前世界范围内共报道200余例[2],中文文献经CNKI、万方数据库以关键词“整块复位”“腹股沟疝”查阅共计3例[3-5],1例为股疝[3],2例为腹股沟斜疝[4-5],报道年份均较早,病例分析简单,未明确提出发病机制、诊疗措施等。发生整块复位者多为中老年男性病人,且腹股沟斜疝居多,最小年龄为7岁[6],最大年龄为85岁[7]。该病发生概率为1/13 000[8],较多见于病史长、由病人自行反复多次复位者,其原因可能是反复多次的复位致疝囊颈纤维化,腹膜前间隙扩大,疝囊容易与疝内容物共同还纳[9-11]。

图2 腹股沟嵌顿疝整块复位示意图,复位后疝囊仍位于腹膜前间隙 A.复位前;B.复位后

腹股沟嵌顿疝整块复位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病人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及2008年由Kitami提出的CT检查标准[12]:(1)定位于近腹股沟区的闭袢性肠管;(2)嵌顿区环形索条样结构;(3)闭袢区膀胱的喙样影;(4)持续凸出的腹股沟区软组织。Hoshiai等[13]提出,多层螺旋CT检查可提高此病的诊断率。尽管如此,由于此病发病率低,且部分病人症状不典型,术前做出正确判断仍较困难。有文献报道病人无任何不适症状存在,腹腔镜探查仍证实为整块复位[14]。

腹股沟嵌顿疝整块复位需及时手术治疗。如病程短,肠袢无明显缺血坏死,诊断及时,可行腹腔镜探查,根据情况进行疝环松解后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15],在此不建议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因TEP无法全面探查腹腔内情况,存在遗漏肠坏死的可能[7];如病程长,腹膜炎明显,可采取剖腹探查,若术中发现肠管坏死或破裂,腹腔污染重,建议先行肠管切除,二期行补片疝修补[16-17]。然而另有研究表明,即便行小肠切除,充分的术中冲洗可避免补片感染,一期行疝修补术亦是可行的[18-21]。腹股沟嵌顿疝整块复位病例较少,国内外缺少大宗数据研究,我院对此病例临床认识不足,错失最佳手术时机,仅能二期另行疝修补手术。在临床工作中,腹股沟嵌顿疝者还纳复位后,如疼痛不缓解,应认识到腹股沟嵌顿疝整块复位的可能性,及时诊治,以免延误手术时机。

猜你喜欢

整块疝囊探查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卜算子·我和大树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经尿道钬激光与等离子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查技术分析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持之以恒,学思讲论
未成年人吸毒原因探查:或因家庭或因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