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证十八洞村的凤凰涅槃

2021-04-23

传记文学 2021年4期

麦 冬

十八洞村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境内,由4 个自然村寨组成,即梨子寨、竹子寨、飞虫寨、当戎寨。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并在此提出“精准扶贫”的治国理念。短短几年间,十八洞村从一个偏僻而贫穷的湘西苗寨变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模范村,并因此而闻名全国。6年后,一位来自北京的作家李迪来到这里蹲点采访,回京后写成一部书,名叫《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十八洞村的凤凰涅槃,是新时代最动人的中国故事,而李迪则是这个故事的忠实记录者和歌颂者。

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摇篮地

历史宛若一条绵延不息的河流,它波澜壮阔,奔腾不止。及至现代,有若干“时间点”——比如,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42年5月2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开启视察南方,并在此过程中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谈话”)——因创造了新历史而永载史册。进入21 世纪,作为标志“新时代”又一划时代意义的“2013年11月3日”,也同样因为习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而载入史册。诸多偶然与必然合成的伟大“时间点”,不仅让名不见经传的十八洞村迅速闻名全国,也让中华民族的历史在此深深驻足。这一切最后集中于那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论述,即在与村民座谈时,习总书记首提“精准扶贫”,并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他要求十八洞村的扶贫“不能栽盆景,不能搭风景,不能堆积资金”,“不搞特殊化,但是不能没有变化”,同时,又强调这一模式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集全党、全国力量和智慧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之事。但谁也不会想到,作为攻坚阶段的“精准扶贫”战略首倡地会是湘西这个偏远的古老苗寨——一个在2005年才由原飞虫寨和竹子寨合并而成的十八洞村。

作为一个地理标志的十八洞村,在何种意义上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在十八洞村门户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话:“精准扶贫的提出表示中国扶贫工作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是对传统扶贫的重大突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国家建设理论的新发展。而十八洞村则是这一历史转折点的摇篮地和纪念地。”事实上,正如井冈山、三湾、西柏坡、大寨、小岗村、梁家河这些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历程中不期然承载重大历史使命和千秋大业的地理坐标一样,十八洞村也因此成为“精准扶贫”的摇篮地和纪念地而被编织进宏大历史进程中。不仅如此,与之密切关联的那些丰盈的细节,作为历史风景之一种,也足堪反复回味。比如:

“进屋后,总书记看了粮仓,问我粮食够不够吃?种不种果树?养不养猪?他还走到猪栏边,看我养的猪肥不肥。”石爬专老人说。

“那天总书记来,看得特别细。”施成富回忆:“他翻开铺盖,拍了拍被子;打开米缸,看看里面有多少米;用手敲敲谷仓,听声音是不是满的;还特意看了厨房和厕所。”

“你们这里山高地少,种粮食困难。但这里是小张家界啊,山清水秀,可以把旅游搞起来,靠旅游脱贫!”我(指龙拔二大妈——编者注)就坐在他的身边,这句话听得清清楚楚。

习总书记在村民家“揭米缸”“摸铺盖”“看猪栏”等细节,提出“把旅游搞起来,靠旅游脱贫”的建议,连同11月3日中午从十八洞村上空落下的那场大雨、下午4 时莅临十八洞村天转晴时的风景,以及晒谷场上那棵有300年树龄的老梨树,都因为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生成而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细节里的中国,如画的山水,在“美好生活”的总主题下,交相辉映。它们作为新时代中国最美瞬间而永驻人民心中。

从2013年开始,十八洞村进入脱贫快车道。对十八洞村人来说,2016年12月31日又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间标志。这一年全村人均收入8313 元,它正式向外界宣告整村脱贫,以前那种“有女莫嫁梨子寨,一年四季吃野菜”的贫穷、落后面貌一去不复返了。从“精准扶贫”到全村脱贫摘帽,十八洞村的成功秘诀何在?一、精准识别贫困户。他们采用 “七步法”(“户主申请、群众投票识别、三级会审、公告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入户登记”)和“九不评”(“家里有拿工资的不评、在城里买了商品房的不评、在村里修了三层以上楼房的不评……”),由于从方法到操作都公正、合情、合理,所以最终选出的542 个贫困户令人信服。二、深挖潜力,开发民力。以我为主,“有钱没钱拼上三年”,变“要我扶贫”为“我要脱贫”。这种转变从党支部改选,组建各种突击队、义务施工队,建立各种村级自治、法治、德治方式等举措上即可得到充分说明。用老主任施进兰的话说,这就是“十八洞精神”,即“投入有限、民力无穷、自力更生、建设家园”。三、发展产业,开发旅游。关于如何脱贫,从开始落实理念(“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确立建设目标(“把十八洞村建设成中国最美农村”)到成立公司或合作社(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苗寨文化传媒公司、苗绣合作社);从创新管理模式(推行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模式、创建“十八洞特产”电子商务平台),推进村级公共事业建设(小学升级改造、村路硬化),到支部建设(十八洞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十八洞村在这场伟大运动中率先垂范,并以其成功经验与模式成为全国的标杆。上述经验和模式都可复制、可推广。

十八洞村在继2016年提前完成脱贫后,又以4年时间,沿着习总书记指明的方向继续前进。2017年,十八洞村人均收入已经从2013年的1668 元增加到2017年的10180 元。他们成立了湖南十八洞山泉水有限公司,从水源地保护、生产到营销都自成一体。“十八洞天然山泉水”被称为“爱心水”“网红水”,单此就帮助全村三十多人成功脱贫。2018年,十八洞村成立“五兴”互助组、农旅农民专业合作社,修订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推行驻村规划师制度,并有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全年人均收入增长到12128 元。2019年以来,从农业一体化、农业旅游一体化、五大产业协同发展,到“村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的“三变”理念落地生根,脱贫后的十八洞村已在“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路上继续前进。2019年年底,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668 元。

“芝麻开花节节高”,“甘蔗出土寸寸甜”,十八洞村的“美好生活”就如这芝麻与甘蔗,日新月异,可期可待。

十八洞村来了个“李老师”

梨子寨有个姑娘叫阿雅。阿雅开了一家旅店,名叫“阿雅民宿”。2019年11月,阿雅民宿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李老师拉着一个超大行李箱,提一个不小的行李包,塞得满满的,从北京来。因担心李老师不能适应湖南山区的气候和生活,临行前,我们多次联系接洽。抵达十八洞村时,李老师把一件件行李铺展开来,以显示出他此行有充分准备,保暖衣物准备足了,连烧水壶都从北京带来了。

这位被称作“李老师”的客人即作家李迪——一位主动请缨、领受中国作协脱贫攻坚题材创作使命而来到十八洞村进行采访的文艺工作者。贺秋菊是湖南作家协会的工作人员,负责接待这位从北京来的“李老师”。“隔老远,就看到了出站人群中穿红衣服、白裤子,戴茶色墨镜的李迪老师,亲切和热情是伴随着爽朗的笑声扑面而来的,仿佛他才是接站的主人。”贺秋菊有关接站场景的描述画面感极强,一下子就将李迪的突出个性和鲜明形象呈现于世人面前。事实上,“穿红衣服、白裤子,戴茶色墨镜”和“爽朗的笑声”,一直就是李迪的标志性穿戴与音容。而后来据此衍生出来的“红衣少年”“红衣李迪”之谓,则是熟悉他的人对其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的形象概括。从外在到内在,李迪都是一个辨识度极高的人物。

李迪,何许人也?祖籍河北滦南,北京人,1950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后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当知青,再后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军某师担任宣传干事、创作员。从军队转业后,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商品与质量》周刊总编。他是一位很有名望的作家,以写侦查推理小说著称。1984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因《野蜂出没的山谷》《傍晚敲门的女人》《警官王快乐》《004 号水井房》等众多中长篇小说和报告文学作品而蜚声文坛。他善讲故事,是名副其实的“故事大王”,很多作品标题即直接以“×××故事”冠名,比如《丹东看守所的故事》《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永和人家的故事》《英雄时代——深圳警察故事》等。他笔下的警察故事、农村故事、看守所故事一直备受读者喜爱。他的作品曾获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中国报告文学金奖、《解放军报》长征文艺奖等众多文学大奖。更引人瞩目的是,从“新时期”到“新时代”,共产党员李迪以其作家身份长期深入生活,体察世情。丹东看守所、塔里木油田、塔克拉玛干沙漠、十八洞村……李迪走出书斋,拥抱时代,在农村、在油田、在山区,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置身于时代大潮中的作家李迪,长期扎根基层,书写时代新变,其热情与成就,在当代作家中少有人能比。

这次他主动请缨来十八洞村定点体验生活,目的是为从事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做前期准备。此番来访,距习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已有6年光景。6年来,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再到“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十八洞村从外在的村容村貌到内在的精神风貌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李迪这个一向长期深扎基层的文艺工作者来说,亲眼目睹十八洞村在短短6年间所发生的凤凰涅槃般的变化,其欣喜与感慨是溢于言表的。这从他做的笔记和留下的诸多合影照片即可一目了然。那么,李迪的十八洞之行,与诸多此类活动相比,到底有何不同?

李迪(右)采访十八洞村村民

首先,他以发自生命深处的深深爱意和自觉肩负的使命来从事这场采访活动。李迪在十八洞村一住就是十几天。寨子与寨子之间相隔数里路程,他不辞劳苦地在其间往来。每日早出晚归,深入寨中,挨户走访,或喝茶聊天,或蹲点采访,入村没几天,就和十八洞村村民混了个脸熟。除了约定采访、会场蹲点采访外,他每天在寨子里四处游走,不管路上随便碰着谁,就停下来让对方讲讲十八洞村的故事。在采访中,从驻村干部、村主任到普通村民,他都悉数问询,听他们说家常、述历史、诉感慨。如果没有热情,如果不讲方法,怎么可能完成这样的采访?李迪的成功是注定的:由于他是从北京来的作家,是为书写与宣传十八洞村而来,又加之他天性随和、爽朗,待人热情,一向善于也乐于亲近群众,所以,十八洞村人都很尊敬他。“村里来了一个‘李老师’”,这种声音很快便在十八洞村传开。此前,他屡下警营、犯人关押所采访,常与被采访者打成一片。他们以“老李”称之。这次在十八洞村,村民们无不以“老师”称之。他们很尊重李迪,当然也就很愿意与这位“李老师”拉家常、述村史。其实,无论直呼“老李”,还是敬称“李老师”,都可以说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李迪总能与采访对象融洽相处。这当然是一种能力,也是情怀使然。在当前参与“定点体验生活”的作家中,有能力而无情怀者较为多见,而兼具此种能力与情怀者真可谓凤毛麟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迪及其文艺实践作为一种典型现象是值得珍视和深入研究的。

其次,他颠覆了采访活动中的主客关系,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倾听者、记录者。李迪尊重、热爱每一位采访对象,虽也偶尔在“倾听”中流露出一己情感倾向——比如,“村民杨金彪,听这个名字好像很生猛啊。其实,他是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他心里的一团火,你看不到”,但也仅此而已。对于每位主人翁的讲述,李迪尽量不介入、不评判,竭力追求一种“原生态”的客观呈现效果。无论龙拔二大妈述说因养羊失败、老伴生病、孩子上大学而身陷人生困境的故事,还是村支书龙书伍讲述十八洞村曾经“五鬼当家”“四大皆空”的历史;无论龙秀林讲述“酒鬼”闯会场、砸场子的场景,村主任隆吉龙讲述外出打工的坎坷历程,还是杨老师讲述乡村教育的困境,乃至龙文典老人讲述的闹土匪经历,都因李迪的“不介入、不评判”而尽显一种原生而纯正的本色。每一个人物都从不堪回首的“前史”讲起,然后在此基础上,记录并展现出他们由旧到新的质变过程。这一个个生活场景或人生片段真实反映了十八洞村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所发生的巨变。因此,在笔者看来,呈现十八洞村形形色色村民的生活样态和精神风貌,也是作为记录者的李迪留给世人的一份珍贵历史资料。

再次,他侧重发掘并展现出了十八洞村人从生活到精神因何变和怎样变的过程。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对李迪来说,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是一个一个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人,李迪和他们成为了贴心人。他的作品是质朴的,没有华丽的修辞,他努力写出人民心里的话,他的风格温暖明亮,他的态度情深意长,这在根本上源于他对人民群众深切的情感认同。”因为有“深切的情感认同”,所以才产生深层共鸣。因为产生深层共鸣,所以李迪创作出一系列以“×××故事”命名的优秀作品。在十八洞村,他重点采访了花垣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第一支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和农家乐店主龙拔二大妈、十八洞村老主任施进兰、飞虫寨老支书石顺莲、飞虫寨老人龙文典、村委会主任隆吉龙、农家乐店主金娣、村民杨超文、村民杨金彪等18 个典型人物。因为他们都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受益者,也是这场伟大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所以,这18 个故事也就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作为扶贫对象的“人”与作为宏大历史运动的“精准扶贫”发生主客交融的历史图景。又因为在采访和创作过程中,不拔高主题,不渲染,努力追求生活本真,所以,这18 个故事中的18 个人物作为一个个典型也就让人深有感触。这从选定对象、现场采访到事后剪辑,都倾注了作为采访者和创作者的李迪在面对采访对象时所付出的心血。

2016年11月30日,习总书记在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在给文艺工作者的四条建议中指出:“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李迪对这段话一直铭记在心。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引用这句话,并在文末特别强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希望,也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纵观李迪的文艺道路,他确实用切实的行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和志业。采访十八洞村,是李迪生前最后一次文艺实践活动。时年70 岁且有疾在身的李迪来到这湿冷的南方,一定会感到诸多不适。采访一结束,回京后的李迪就病倒了。在病床上,他完成了《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的初稿。在这部作品中,他以文学方式记录形形色色人物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变迁过程,从而书写当代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表达对新时代与人民的理解和美好期待。李迪是多么喜欢“故事”啊,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也以“故事”命名,然而这位有故事且善讲中国故事的“故事大王”、这位被铁凝称为“时代的记录者”“人民的歌者”的战士,于2020年6月29日因病医治无效离世。他将生命的最后时刻奉献于脱贫攻坚和抗疫前线,最终以党员身份为自己的生命和这个伟大时代作了注脚。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是“精准扶贫”治国理念的总设计师,也是“美好生活”思想的创立者。2020年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十八洞村已处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交互发展阶段。这一年,李迪的《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出版。这一年,李迪去世。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在。

如何评价李迪?笔者认为,他自觉贯彻习近平文艺思想,坚持现实题材创作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动摇,书写新时代中国故事,歌颂新时代“美好生活”,这为当代作家如何处理个体与时代、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作出了表率;他将有限的自我,投入无限的生活,并在大时代进程中付出一己所有,这是一位党员作家履行初心、践行使命的庄严写照。李迪的文艺道路带给我们以极大启迪。

注释:

[1][2]《总书记带领我们“精准脱贫”》,《人民日报》2018年10月5日第1 版。

[3]《让我在山上把眼泪哭干》,见李迪著:《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作家出版社2020年版,第21 页。

[4]《经过的事不会随风而去》,见李迪著:《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作家出版社2020年版,第57 页。

[5]此处及以上括号中的资料摘自“十八洞村大事记”,十八洞村门户网站。

[6]贺秋菊:《那些扑面而来的书写——读李迪的〈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见李迪著:《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作家出版社2020年版,第145 页。

[7]《压力山大压不垮》,见李迪著:《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作家出版社2020年版,第60 页。

[8][10]铁凝:《一位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家》,《人民日报》2020年7月6日第20 版。

[9]李迪:《抒写人民的喜怒哀乐》,《文艺报》2016年12月14日第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