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办法研究
2021-04-23凌鹏
凌鹏
【摘要】为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各大小学应注重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实现课后服务常态化、规范化,为小学生减轻学习压力,让学生及家长不需再参加各种辅导班。并且,学校也要达成教育的升级转型,让课后服务课程化,并不断的创新,为学生们提供多元化的课后服务,切实做到为家长及学生服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基于此,研究双减政策下小学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办法,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办法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上学习时间及课后时间,学生及学生家长也在时刻关注着这一话题。对此,应加强学校教育,不仅要提升课上教学质量,同时也要做好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优化课后作业布置,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以此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其综合素养显著增高。并且,双减政策下小学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也直接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使得学科教育重新回顾到学校,让学校成为教育的主阵地。
一、健全规章制度,将双减政策落实
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也让小学课后服务拥有了政策上的支持与参照,会让课后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对此,各大小学应知晓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价值,搭建出良好的教育环境,了解家长对优质教育的实质需要,以此加快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后服务其有着独特的使命及任务,不仅要帮助学生在校完成课后作业,同时也要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作业负担,使学生们利用好课后时间,培养学生更多的兴趣及爱好[1]。另外,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可缓解家长们的燃眉之急,解决了他们孩子放学后未能及时接走的困扰,让课后服务成为了孩子放学后的“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更为丰富的课后服务项目。在小学课后服务当中,学校领导及教师会为学生提供特长培养、作业解答的平台与机会,让小学生的课后时间被更好的利用,提升整体的课后服务质量。
二、依据学生学情,合理布置课后作业
首先,学校应建立起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该小组合理控制课后作业量,并做好对作业质量的评价。同时,学校需告知班主任协调作业总量,保障作业总量并不会让学生形成压力,使学生从以往繁多的作业中解放出来,从根本上削弱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且,教师也要全然体现出作业的功能,设计出满足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内容,并按照班级学生的能力状况,设置个性化作业、分层作业,让学生们在校完成作业,利用好小学课后服务时间。其次,对于一些加入到课后服务的同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展开精准指导,各个学科的教师,也要按照学生平日的课堂表现及学习能力,将学生们分为各个学习层次,为学生布置出难度适宜的作业,确保学困生能够理解作业内容;优等生能够学习难度较高的内容;中等生能够学习一些稍有难度的学习内容,循序渐进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2]。教师分层作业的设置,同时也要把学科素养培育和功能作用当作培养目标,使学生可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内心深处认为写作业不累,不会感受过多的压力,而是能力提升的一种过程,富有意义与趣味。
三、实现统筹安排,课后服务全覆盖
学校可谓是教育工作实施的主要阵地,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也让各大小学开始实施课后服务工作,让学生全面回归到校园,在校园中进行学习,不仅满足了学生及家长对美好教育工作的期望,同时也构建出了一种健康的教育环境,家长不再为学生的作业及课后辅导感到忧心。为了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学校要和学生家长联系,签订课后服务协议书,引导广大学生加入到课后服务中,由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作业。与此同時,学校还需做好课程改革,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不仅仅是作业指导,同时还要开展丰富多彩、具有办学特色的素质拓展课程,如美术、音乐、书法、体育等。例如,开学第一周,课后服务内容为作业完成;开学第二周,课后服务以素质拓展课程开设为主[3]。等到一段时间后,学校也逐步丰富课后学习内容,添加象棋、阅读、欣赏红色电影、健美操、足球等活动,满足学生的多元化课程需要,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生活丰富起来,切实发挥出小学课后服务的作用,并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提出,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学生及家长的压力,让学校回归教育保持初心,提升教育成效。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也要重视起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启,通过合理的课后作业布置、课后兴趣培养,让学生的课后学习压力被缓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进而打造出教师用心、家长放心、学校安心的校园课后服务形式,实现教育事业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杨奇,刘芮辰.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J]. 体育画报,2021(7):184-185.
[2]陆凤仙.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里几个减负提质的问题[J]. 读与写,2021,18(34):143-144.
[3]孙其源,王军有,孔亚丽. 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及改进策略——以兰州实验小学为例[J]. 甘肃教育,2021(18):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