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核心素养导向的学校教学变革困境及出路
2021-04-23薛峰
薛峰
【摘要】信息化时代核心素养导向的学校教学变革以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发展,促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带动教学模式多样化。信息化背景下学校教学变革容易被信息技术蒙蔽,夸大信息化在学校教学变革中的魔化作用,信息化技术遮蔽师生个体发展,忽视教师与学生本身的存在价值,自上而下的学校课程变革模式动力不足,不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学校教学变革需要厘清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科学,坚持素养为核心的学校教育理念,强化核心素养为本的育人观,营造信息技术支持的学校文化,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学校教育;教学变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互联网+”思维渗透在各行各业,并改变了传统行业的运行模式。它以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形式,重构和改造了传统行业,从而促进该行业高效率、高质量发展。21世纪社会日益变化、科技不断革新,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个体应具备怎样的素养来应对个人生活和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挑战?是世界各国正在探索和研究的一个课题。当前我国已迈入信息时代,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使用范围不断扩展、计算机功能日益复杂,为了能够在信息时代生存,人类须发展计算机不能取代的能力,即信息时代的核心素养。这里的“核心素养”是人面向未来必须具备的“新能力”,即人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能力。这种“新能力”包括“人性能力”和“高级能力”两类,前者以道德意识和审美判断为核心,后者以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协作性思维为核心,核心素养是两者的融合。《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指出,“充分利用……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动……教学方式变革”。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教育”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会引发“教”与“学”的智能化改造与重塑。[1]因此,信息化时代开展以素养为导向的学校教育教学变革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极其重要的。
一、信息化时代核心素养导向的学校教学变革价值
学校教学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还涉及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一系列事项。信息化时代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校教学变革以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发展,突出学习主体的存在价值,以信息化促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彰显教师存在的个体性,以信息化带动教学模式多样化,丰富学校教学变革形式。
(一)以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发展,突出学习主体的存在价值
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对学校教育产生巨大冲击,如重塑教育结构,重新认知学生、教师角色,革新教育模式等,但目前国內的研究忽视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学习内容等的改革,过于关注技术本身。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调动心理社会资源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它不只是知识与技能。从当前来看,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还停留在以提高成绩为目的的低阶智能阶段,如进行教育质量数据监控、自动阅卷等,还没有进入到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的的高阶智能阶段,如对意识、情感、态度等进行深度分析。[2]影响学习有效性的因素除了学习环境的构建、学习目标的界定、学习内容的组织之外,还包括学习方法与策略的选择、学习者个体差异等。因此,信息化时代素养导向的学校教育变革要以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发展,突出学习主体的存在价值。教学内容呈现“量身定制”“即时互动”“个性化”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运用基于技术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学习内容、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认知目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样地,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采用类似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合理整合学科世界与儿童所处的现实生活,以现实情境和真实问题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关注课堂学习中的实践、互动、质疑和反思,让学生在彼此关联的学习共同体和经验活动中进行意义建构,从而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
(二)以信息化促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彰显教师存在的个体性
传统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面对面的教学,教师更多关注“如何教”和“教什么”,对学生体验和需求的关注较少。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思维”、现代信息技术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教与学的环境、教师角色、师生关系。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获取知识转向“主动探索”,可以根据自身认知目标和学习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定学习步骤,并形成“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齐驱使、“移动学习”与“固定学习”相结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互补充、“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共交融的新格局。现代传媒技术在带来娱乐“大众化”与“低门槛”,通信及时性与便捷性,信息多元化与丰富性的同时,也带来了鱼龙混杂的“快餐式”信息。为了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媒介素养”,教师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媒介的功能与属性、媒介的影响力、媒介传播信息的规律、媒介存在的方式、媒介对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媒介传播中的自我角色等。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将教师从单一、繁冗重复的机械性劳动中“解脱”出来,使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高阶思维”。[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转变传统角色,成为学生的“师傅”或“教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水平、学习风格等特征,为学生提供富有实效的“个性化”学习服务。
(三)以信息化带动教学模式多样化,丰富学校教学变革形式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智能化”“动态化”“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或学习效果不佳时,教师就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特征为其推送各类知识,创建一个新型的良好学习环境,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和教育生态的重构。信息化时代,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有着不同的学习观。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向学生接受和教师讲解式的学习,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学习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式、发现式、探究式学习。[4]因此,培养核心素养单纯强调观念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只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与技能也是不充分的,还需要以情境为依托。信息化时代出现的自适应学习、泛在学习、仿真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能够完成学生所学知识与真实环境、现实生活的无缝衔接,实现知识的社会化运用。数字化背景下,“数据驱动教学模式”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了教师与学生的各种行为数据,并将其“翻译”成有价值的信息,为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教师的“教学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及时、全面的支持,打破学科壁垒,突破学生学习和交流的时空障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信息化时代学校教学变革中遭遇的现实困境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导向的学校教学变革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但从现实实践来看,当前信息化背景下学校教学变革中存在诸多现实困境,主要体现为容易被信息技术蒙蔽,夸大信息化在学校教学变革中的魔化作用,信息化技术遮蔽师生个体发展,忽视教师与学生本身的存在价值,自上而下的学校课程变革模式动力不足,不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有效应对策略。
(一)容易被信息技术蒙蔽,夸大信息化在学校教学变革中的魔化作用
信息化时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教育教学中出现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群体智能、人机协同等新的学习方式。2017年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要利用人工智能推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如包含交互学习、智慧学习等。核心素养融合了个人幸福、经济增长、社会整合等多种目的,它的公共性要求在落实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教师和学校领导的作用,还要让各利益相关者参与,使其基于利益相关者共识构建实施目标。我国的学生核心素养标准虽然充分考虑了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但不够突出差异性、包容性,不够明确行为表现程度和具体内容,没能匹配学科核心素养与一般核心素养的关联,未能构建中小学衔接体系。核心素养是学生具备的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人为的场域,学校不是真实的情境而是虚拟的。所以,学校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是有局限性的,这就需要学校与校外机构合作,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育人的格局,为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创造良好育人环境。信息化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机器人应用在课堂教学之中,形成新的“人机协同”教学形态。[5]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容易夸大信息化在学校教育变革中的魔化作用。
(二)信息化技术遮蔽师生个体发展,忽视教师与学生本身的存在价值
个性化发展当前不仅在教育理念中达成了共识,还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体现。作为人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个性化发展也是哲學思考的问题。马克思对人的生成和环境的关系进行了阐明,他认为人先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所以能通过自身的活动现实地生成在自然中。同样地,课程改革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不能只通过变革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来进行,还需要从提升能力、变革课程治理体制、制定核心素养标准等多方面入手。核心素养标准先要从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合理设计,然后详细制定实施细则,使其具有明确性、连贯性、包容性。如果核心素养标准明确性不强,就很难问责素养实施的效果,可能致使学校不对学生发展负责;如果连贯性不足,就很难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无法为学生终身发展复杂;如果包容性不够,就很难达成改革共识,降低改革合法性。[6]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会忽视教师与学生的本身存在价值,遮蔽师生个性化发展。“人的个性”问题贯穿于人类生命发展的始终,但“人的个性”问题形成的“个性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从个人视角来看,个人的生存方式、生存能力、生命水平等决定着个人形成的社会形态和群体类型,并通过社会制度、群体力量进行生存活动,满足个人生存需要、发挥个人生存能力。
(三)自上而下的学校课程变革模式动力不足,不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其中学校作为一个重要主体,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从课程变革来看,我国传统课程采用自上而下、由中心研发到边缘推广的模式,这种模式下学校和教师对课程变革的动力不足。研究者通过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研究表明,落实核心素养的主要困难在于如何提高实施能力和调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而不是制定和采纳标准。因为课程治理过程中要重新分配权力利益,再加上不同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关注点,很难达成利益共识,对治理人员的知识能力和动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互动合作。现下我国采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即国家、地方、学校,这种体制不利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协作互动,是一种分权管理课程的思想。[7]从国家课程改革经验来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课程实施方式和丰富了学校课程门类,同时也带来了课程改革质量下降和方向错误等方面的质疑。通过学校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不需要全盘打破现有的课程体系,重新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而是可以通过建立很多联系,然后逐步过渡到对课程之间的打通、整合、创生进行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刘德建,刘晓琳,等.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基本格局[J].中国电化教育,2017(1):7-16.
[2]贾同,顾小清.数据技术驱动的教育形态重塑:路径与过程[J].中国电化教育,2021(3):38-45.
[3]吴颍惠.人工智能如何深度变革教育[J].人民教育,2019(22):30-33.
[4]桑国元,王新宇.人工智能教师何以重塑学校文化[J].电化教育研究,2020(9):21-26+47.
[5]邹红军,皮特·麦克莱伦.数字化时代与教育变革:研究背景、进展与局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