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饰设计在博物馆文创衍生品中的体现
2021-04-22黄嘉晨
黄嘉晨
摘 要:壮锦作为广西特色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纹饰造型丰富多样、寓意美好;色彩搭配多变,有对比强烈的施色手法;材质上原料多种,讲求天然环保;工艺上织锦手法独特,具有地方特色。每个方面都突显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首饰设计作为一种现代的设计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的艺术创作表现。文章重点以壮锦中的四个元素特点进行逐一观察、分析、讨论,力求将壮锦中独特的文化元素与首饰设计相结合,应用到博物馆文化产业中,成为独特的设计语言。
关键词:壮锦元素;首饰设计;博物馆文创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时期就有关于“僮族”的记载,这一名称历经数代沿用至清代。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僮族”进行了深入调查与民族识别,在1965年把“僮族”改为“壮族”。壮锦历史悠久,是四大名锦之一,与云锦、宋锦、蜀锦齐名。壮锦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壮锦作为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其纹饰造型丰富多样、寓意美好;色彩搭配多变,有对比强烈的施色手法;材质上原料多种,讲求天然环保;工艺上织锦手法独特,具有地方特色。每个方面都突显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需求越来越高,而首饰设计是一种体现人们精神需求、生活习惯、流行时尚、文化艺术等精神世界的设计语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延续越来越重视,设计师们尝试将民族文化融入当代首饰设计中,希望可以在首饰设计中表现出更多的地域人文情怀与设计思维。本文从壮族织锦元素入手,结合目前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并融合现代首饰设计的思路。
1 壮锦的艺术风格与特点
壮锦是壮族传统民间织锦,以棉、麻线为经,以五彩丝线为纬,利用織机“通经断纬,纬线起花”编织而成,是蕴含少数民族人文情感和精湛传统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壮锦是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品,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向我们展示了壮族人民对于艺术形式、织锦技艺、文化内涵的审美情趣。
1.1 纹饰元素
早期的壮族人民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灵感,所采用的纹饰元素多数源于自然中的花鸟鱼虫等。这些纹饰表达出壮族人民对自然美的理解,也体现出写实与抽象思维的结合。对壮锦纹饰进行整理、分析、理解,可将其分为几何纹饰、花卉纹饰、动植物纹饰、艺术字纹饰以及主题故事纹饰这五大类的纹饰图样。纹饰的构图比较常见的是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组织排列方式,把单个的几何纹饰组合成复合几何图形。也有与其他纹饰相互结合搭配使用,形成多层次的复合图形。壮锦的纹饰与搭配是多种多样的,更多是寓意丰富的,各种纹样之间相互衬托、排列、组织在一起,表现出壮族人民对生活、文化、信仰的热爱与激情(图1)。
1.2 颜色元素
壮族先民早在汉代就已经掌握了染织技术,这一点从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中出土的黑地橘红色回纹锦残片可以得到证实(图2)。在缺乏化学试剂调和颜色的时代,壮族先人大多是就地取材,从矿物与植物中提取天然的成色元素对织锦进行染色。如今这项染织技术随着壮锦技艺的延续也得以保存。壮锦的植物染色不仅无毒害、无污染,一些印染色彩更是当代化学试剂无法模拟的,这些天然的色彩有着大自然原始的色感。在壮锦配色中有“红配绿,看不俗”这么一句话,体现出壮锦在颜色上大胆运用撞色。壮锦一般以纯度较高的色调红、黄、蓝、绿为基础色,伴以明度较高的颜色做补色搭配(图3)。颜色布局惯用对比色突出纹饰,以较深的底色衬托出高纯度颜色的纹饰,达到视觉上的反差,增强纹饰的突出感。再利用高亮度的补色作为衬托点缀在主纹饰周围,增强织锦纹饰的立体感,加强视觉效果(图4)。
1.3 材质元素
古代岭南地区物产丰富,自唐代以来就有史料记载,壮族人民采用多种植物的纤维织制衣料。根据《唐六曲》和《元和郡县志》中的描述:当时壮族人民所织出的蕉布、吉贝布、竹子布、班布、都洛布、麻布、丝布等九种布料被列贡品。壮锦的材质使用具有材质多样性与环保性,多数材料是就地取材,由天然草本植物加工而成,非常符合现代环保的要求。
1.4 工艺元素
壮锦的编织工艺有八道工序,包括纺线、染线、浆线、卷纱、拉纱、梳纱、穿棕扣、结花板织锦。而织造阶段可以分为意匠制图、编织花本、上机制造等。壮锦一般采用二梭法、三梭法、四梭法,通常是以地线为经,彩色线为纬,以经断纬的方式交织成幅。在壮锦的织锦工艺中,纹饰的起花工艺是采用彩色纬线挑花而形成,类似于起花的纬线位置有好几种彩色丝线通过,从而形成纹饰。通过这样的挑花手法形成的纹饰显得丰富多彩,这也是壮锦编织工艺的一个特色。
2 首饰设计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博物馆作为一个非营利的组织机构,是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展示、研究、学习的场所,承担着向社会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社会功能。将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融入文化创意产业中,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有效地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使其开枝散叶、发扬光大。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古为今用,“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民族文化与产品设计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民族风格的首饰设计为例,这类首饰更需要关注民族特性和现代流行性,从中寻求关键的切入点。本文着重以壮锦作为设计元素,以首饰作为设计载体,希望在二者之间寻求设计的切入点,从而在博物馆文创产品中萌发出新的灵感和设计思路。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各种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如何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结合市场需求设计出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利用博物馆拥有的文化、历史、艺术等资源,设计出具有博物馆特色的文创产品,既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又可以改变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滞销的窘境,更好地发展博物馆文创事业。首饰设计作为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的载体可以从两方面体现:一是从表象实物中展现出民族情怀和特色;二是摆脱表象特征习惯,深入透析文化内部表达的含义,以珠宝首饰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利用原生艺术品的符号、文化元素、人文精神等特色元素,对原生艺术品进行重新组合设计,赋予珠宝首饰产品新的生命,以设计语言形式传达博物馆主题精神。以壮锦元素为例,它表现出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人文、审美情趣,但这与现代设计的原则和审美标准有一定的区别。借用包豪斯设计学校的设计理念:“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作为产品,其需要服务于人,让人舒适、便捷地使用才能体现一个产品真正的意义。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是艺术衍生品的一种,它将文化以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将收藏于博物馆中的原生艺术品的特点进行重新组合、设计和解读,赋予新的生命,成为一种新型的产品。首饰作为一种设计载体,表达人类对于美和寓意的追求,反映了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文化追求,民族风格化首饰则体现出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将首饰设计施加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可以更好地融合文化和设计,同时也给予首饰设计更多的内涵,减少了首饰设计中过度注重材质上的价值体现,忽视文化精神的表达。带给人们不再是首饰设计中的“重材质,轻设计”的理念,而是实现具有博物馆中原生艺术品的特点又增加设计理念的文化创意首饰产品(图5、图6)。
3 博物馆文化创意首饰——以壮锦的原生设计素材为例
3.1 壮锦纹饰元素的创意应用
壮锦纹饰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具有当地典型的民族特色。纹饰中的图案大多来源于自然或其生活的环境,壮族人民巧妙地将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运用夸张、抽象、拟态的形式表现在壮锦中,形成壮族独特的图形语言。将这些图案纹饰借鉴应用于首饰设计中,既增添首饰中的少数民族元素,又丰富了中国传统图案样式的设计风格。在首饰设计中,几何造型经常作为一种设计手法,这种设计形式与壮锦纹饰不谋而合。将壮锦中具有民族寓意的纹饰融入现代首饰设计中,借助壮锦的特色纹饰来体现首饰的“美”,并结合首饰的“用”的功能,将二者进行梳理与重构,希望表达出壮锦纹饰的美好寓意,又与首饰的装饰性相结合,从而提高文化创意首饰的含义和价值。
3.2 壮锦色彩元素的创意应用
壮锦在颜色搭配上分为素锦和彩锦。素锦一般只采用两种颜色进行搭配,常采用黑、白两色搭配。彩锦一般采用三种以上的颜色进行搭配,有时多达十几种颜色相互搭配。颜色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具有影响人们心理、唤起人们情感的作用。壮锦在颜色的表达上,表现出不同的时代、地域、文化的特征体现,通过不同颜色的搭配,也表达出少数民族的不同情感、性格。这些颜色特点用于文创设计上,设计师可以利用突出的色彩作为视觉吸引,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而在首饰设计中,颜色的搭配主要体现于彩色宝石与镶嵌材质的相互运用上。如何运用色彩突出设计主题,在设计中表达出人文情感同时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让一件首饰作品耳目一新,颜色的搭配绝对是举足轻重的设计重点。由以上观点可见,对于色彩的运用是一种设计思维的考验,色彩、色系之间的搭配更能直观地表现设计情感。壮锦的颜色搭配也表现出少数民族对于生活、世界的美好的感悟以及其民族的人文情感。这样富有情感、民族特色的颜色搭配手法,对于首饰设计中色彩的表达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3.3 壮锦材质元素的创意应用
长久以来,壮族人民善于利用各种天然材料的特性并用于生活中,所以壮锦的原料选择非常丰富。这些原材料具有自然环保、经久耐用等特点。而自然环保的材质特性非常符合现代环保产品的设计理念,博物馆文创产品更应该注重材质上的选择,壮锦的天然材质正好可以参考与借鉴。在首饰设计上,传统的首饰材质一般是以贵金属、宝石等昂贵稀少的材料作为首饰设计的载体。现代消费人群对于首饰已经不仅仅只是追求其贵重性和稀有性,而更注重它的装饰性和创意性。随着时代的发展,首饰设计所使用的材料范围越来越广,设计理念也越来越层出不穷,提倡“环保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设计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壮锦中的对自然界材料的使用正好给首饰材料的应用增加新的生命力,冲破了传统首饰价值的界限。
3.4 壮锦工艺元素的创意应用
壮锦一般使用单经、纬二重和纬三重的正反纬显花的纺织工艺。为了实现壮锦的纺织工艺,需要选择柔韧性较高的材质,才能实现反复编织程序。而黄金、白银等一些贵金属同样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柔韧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手工艺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现在1克黄金可以拔丝成320米的金线。这项金属工艺的技术提升,可以将壮锦的编织工艺运用到首饰艺术表现形式中。织锦工艺与现在首饰设计的结合,不仅是对首饰工艺技术的一种创新,对于传统工艺也是一种传承、发展。
3.5 壮锦融入首饰设计实践
壮锦中采用单经平纹相互交错形成地层织锦,纹饰部分采用双经正反纬二重组织,在较长的纬浮点上显示纬花。这样的显示花手法会呈现出几何形的棱角花纹,这也是织锦花纹中的纹路特点。将壮锦中的紋饰提取出来,强化其几何感,使其逐渐趋于马赛克形式,但又保留基础纹饰的造型。如图7中的菱格鸟纹壮锦,从中提取的鸟、太阳纹饰将其马赛克图案化并体现在金属材质上,仍然保留地层织锦的单经平纹织锦。两种不同材质增强了纹饰在首饰设计中的质感,也让织锦柔软体变成骨骼化的立体感首饰。
4 结论
民族风格如何与现代设计相接轨,既做好历史文化的传承,又不失去设计思维的活力,是每个设计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民族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不可以替代和复制的文化财富与设计源泉。珠宝首饰在我国的工艺美术史上有光辉璀璨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首饰设计与制作工艺也反映出不同的时代、地域、文化的特征体现。笔者选取少数民族中的壮锦作为博物馆文化创意首饰的入脚点,希望能将博物馆内藏品的深厚内涵与现在首饰设计的时尚理念相融合,探索出一条既能表达传统文化内涵又能突显时代个性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思路。在以往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设计师往往过于在乎体现馆藏文物本身的特色,从而限制了设计的创意与使用价值,时常会出现仿照、刻板抄袭的设计思维。这样的思维模式反而让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走向模仿原文物素材,毫无创新的设计风格,并缺乏拓展思维的设计感。这类的设计并不能与时代接轨,也有可能很快将被时代淘汰,未必能让购买者接受。相反,设计师应该打开思维的空间,跳出设计素材所带来的局限性,发挥设计应有的职能,给博物馆文化创意品带来一种新的设计思维理念。充分了解博物馆藏文物的文化内涵、历史意义,让沉睡已久的文物架起时空的桥梁,在设计中找寻创新契机。
参考文献
[1]樊苗苗.壮锦图案纹样分类及文化蕴含探析[J].美与时代:上旬,2013(10):53-57.
[2]巫惠民.壮锦几何图案渊源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1986(1):79-87.
[3]吴伟峰.壮族织锦技艺[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4]姚亚秋,瞿菁.浅探文化创意在首饰设计中的表达[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0-41.
[5]罗理婷,张荣红,朱莉.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秦汉时期造型元素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5):184-186.
[6]丁莹莹.壮锦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6.
[7]吴伟峰,蔡红.壮锦[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