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角下的心理育人路径研究

2021-04-22梁日宁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全员育人

梁日宁

【摘要】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国家及高校高度重视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从内容上提出了“十大”育人功能,从工作方式上,提出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本文以三全育人的视角,力求对高校心理育人的构建与创新做出探索。

【关键词】心理育人  全员育人  全程育人  全方位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2-0182-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把立德树人工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局面。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纲要提出基本任务是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心理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以强有力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一方面也更应遵从“三全育人”的高校思政教育先进理念。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视角下开展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时代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要求。

一、“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全员性参与度不高,心理育人一体化队伍不完善

1.缺乏专业教师队伍

我国心理育人起步较晚,高校在建设过程中没有组织相应的教师队伍。为了落实心理育人政策,高校从头考虑专业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号召教师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教师队伍不健全极大限制了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高效内部设置的心理育人机构在学校内部影响力不大,没有掀起心理育人的热潮,辅导对象少,缺乏普及性的心理教育。

2.辅导员心理学专业素养不高

在高校内部,辅导员是处理学生日常事务的重要力量,辅导员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对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影响最大。高校的辅导员出身自各个专业,分布比较平均,心理学出身的辅导员教师占比较少,在心理专业素养上不足。辅导员日常工作琐碎,一方面处理学校内部事务性工作,担任创新创业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从事一定的研究性工作,而且学生各项突发事务、琐碎事务都由辅导员进行处理。工作量大导致辅导员教师没有多余精力进行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

3.交叉管理地带出现“真空”现象

高校内部各管理服务部门都有比较明确的工作范围,但是在心理育人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真空地带。全员育人理念在高校内部基本达成共识,各个教学管理部门都在全员育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各个部门教学管理人员过分重视本职工作,对于各交叉管理区域尚存在一些相互推诿、不愿承担的现象。

(二)过程管控不完善,心理育人落实衔接不到位

1.阶段目标不明确,特色不鲜明

心理育人的目标在于在校园内部掀起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目的是增强大学生对困难、挫折的承受力,提升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普及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成长。全过程心理育人下,心理教育应该贯穿大学课程的全部,渗透在校园生活的点滴,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学课程都设置在大一期间,大二以后就没有心理课程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时关注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重视大学生成长阶段中的心理变化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分年级、分阶段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育人工作。

2.考核占比不平衡,心理育人课程融入度不高

当前,高校课程主要还是聚焦于学生主修课程,虽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重点关注,多方面举措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也出台了相应的保障政策,但在课程考核体系中,对于心理健康育人的考核内容还是占比较轻,一方面教师的积极性不能保障,另一方面学生也没有很重视心理课程的学习,难以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在全面化的“课程思政”背景下,在各类专业课程正在积极探讨如何融入思政元素,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自我修养,提高个人的思想政治与道德品质,却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元素。心理课程属于素质拓展课程,它不包含在高校的基础学科内。因此,教学中存在教师对心理课程不重视、学生敷衍了事的现象。使心理育人工作达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不能帮助这些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期的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参与阶层及方式不健全,各方育人合力不突出

1.没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效应

人的成长受多方面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需要高校改进教学工作,也需要学生家庭、社会风气的配合。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几乎决定了孩子的心理和价值观发展。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在家庭内部,孩子处在一个极其严格的管理环境中,方方面面都受到约束,但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却没有受到关注,难以有效发挥家庭的对孩子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基本在校园内,大学生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类型还是相对单一,社会实践占学分没有专业课程多,学生也不够積极,这也造成社会的心理育人作用被削弱。

2.育人手段不新颖

当前,课堂教学还是高校心理育人的主渠道,虽然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在学校内普及,但是心理课程在教育体制中长期缺乏重视,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心理的教学和生活都不重视,造成心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长期比较传统。体现在心理课程上,教师对于多媒体的运用不够合理,讲课长期按照教师为授课主体的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反馈微弱,教学效果极差。心理育人有一定特殊性,需要引导者和被引导者双方的有效互动和反馈,但是当前心理教育课程上,师生反馈还是不受重视。如何实现心理课程的教学创新,也是当前需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二、三全育人视角下的心理育人的意义

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重点要求实现三全育人的工作。因此,国家和社会以及高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将三全育人工作落实到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三全育人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中全员育人的落实过程中要求教职员工能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这将有利于促进社会及高校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全过程育人是将学生在校的时间内甚至更长的时间范围内通过分步骤、分层次等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职业品行,进一步推动学生向综合性人才发展;全方位育人则是将实现课内外教学及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全面的体裁机制和创新载体,引入校园与社区管理政策,有计划和步骤地培育学生的个人修养和良好品质。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的心理育人路径研究

(一)全员育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模式

首先,课堂与生活,教育与环境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依托课堂作为主阵地,同样需要温馨校园环境的感染。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德育教育为依托,通过对全校教职工有针对、分层次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相关培训,使全体高校教职工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让大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心理学知识,亦能够在校园感受到融洽、接纳的心理健康氛围。

其次,专职与兼职,个别与整体结合。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构建由党政领导、专职心理教师、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师、校医、学生心理社团成员、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干部组成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层级体系。心理健康需要监督者与发现者。全员工作体系的建立将更有助于对困难学生的排查与帮助,制定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管理及反馈机制,既能从需要帮助的学生的角度给予必要支持,又能协同学生工作管理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学校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教师都应该重视心理课程的开展,心理学教师要针对中职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成长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还要创新授课方式,整合学校资源,吸引学生社团、班级干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全程育人,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始终

高校三全育人下的心理育人工作在之前的发展历程之中,由于多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一度出现了分层的状况,始终处于相对来说较为弱势的地位,这严重制约着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在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而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对于其三全育人理念的深刻理解。全程育人即在高校育人全部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程性更加侧重于从纵向的角度进行理解,将高校育人工作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每一个育人阶段内有效实现心理育人的衔接。例如在大学生的入学阶段,学校开展心理教育主要着眼点是培养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的规划和适应与自我认同教育,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置有效的高校心理育人课程、活动,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将学校的悠久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传递给学生群体,让学生继承学校的优良校风,而且考虑到大一时期学生刚从高中迈向大学生活的主要心理特征与规律,这也可以帮助他们从内心深处树立对学校以及自我的认同感,由此可以实现中学生活到大学培养的平顺过渡,认同感教育对于学生的自我发展与驱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实现自我的认同才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来进行自我的合理规划,顺利实现大学生活的展开。理想与信念是支撑人类前进的动力,是一个人学习进步的精神食粮,没有理想信念的人如同在大海上看不到灯塔的船,只能随海浪漂浮。对大三大四阶段的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校内应该宣传一种追求远大目标的校园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实现他们成长成才。

(三)全方位育人,打造立体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不僅需要面向学生,也要面向高校教师、领导干部和职工。在三全育人下教学、管理、服务全方面实行心理育人工作。教育教学要素包含德、智、体和美四方面,包括高校低年级的通识教育,也包括高年级的专业课程教育。心理课程中存在教师对心理育人课程不重视、学生对心理课程学习敷衍了事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不重视这门课,教师备课潦草,学生也是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使心理育人教育达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而全方位育人将心理课程有效融入其他学科,学生可以潜移默化接受心理引导。在全方位育人体系下打造全学科、全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心理课程为主要阵地,在其他学科进行渗透,实现学科上全面覆盖和横纵延伸。全方位育人,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包含了全面的教育教学要素,形成高校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全面的心理育人教育。此外,全方位确定了教育教学目标的全面运行过程。在运行中把握“贯穿”这一核心,将教育首尾相连,从新生入校到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全过程。心理育人课程属于素质拓展课程,它不包含在高校的基础学科内,但是它会影响学生整体发展。因此,在全方位课程体系下,学生应从各个方面接受心理育人教育,提高心理育人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鑫岩,赵晶.心理育人的机制和路径研究[J].文存阅刊,2017(22):146.

[2]王丽萌.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中的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6):104-105.

猜你喜欢

全员育人
现代职教视野下职业教育全员育人探究
做最贴心的教育
班级教育小组下实行全员育人的探究
构建多面展示平台 打造家校沟通纽带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点面结合,让“全员育人”落地开花
“全员育人”在学校教育中的实施
高校“三全”育人模式探索
中德合作下的全员育人机制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