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技术应对线上教学给高校工科教材建设带来的挑战
2021-04-22李帅禹海涛
李帅 禹海涛
【摘要】结合工科教学的特点以及当下线上教学对教材的需求,基于具体案例,从数字教材和新形态教材建设两方面,探讨了将新技术应用于工科教材建设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工科教材建设 数字化 新形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3-0185-03
目前,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应用线上教学越来越广泛,线上教学对教学的影响是深远的,教材建设一直以围绕服务教学为核心,因此,一方面,必须积极开展,适应目前及未来教学需求的多种形态的教材建设工作;另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5G、GIS等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多种形态的教材建设提供了内容支持和技术保障。
本文结合工科教学的特点以及当下线上教学对教材的需求,基于具体案例,从数字化教材和新形态教材建设两方面,探讨工科教材建设的具体应对之策。
一、数字化教材探索
高校工科的许多课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但是很多课程无法顺利开展,一些课程并不是所有高校都具备身临其境开课的条件,例如:“工程地质”课程,所以策划建设本科层次的數字化教材——工程地质学虚拟仿真数字课程,该数字化教材将不是传统意义纸质版教材简单的电子化,而是充分利用新技术自成体系,不完全依赖纸质教材的数字教材,以下以该项目为例,具体介绍数字教材开发缘起以及特色之处。
(一)建设数字化教材的必要性
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工程地质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实践场地、经费、课时、安全保障等的限制,学生很难充分身临其境,对典型地质地貌、地层结构、地质灾害等有近距离的接触,虚拟仿真等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瓶颈,最大限度发挥了教学资源,能够满足不能随时随地开展现场教学的高校的教学需求,甚至能够完成野外教学实现不了的。
(二)充分运用新技术
采用WebGL技术进行开发,利用当前最先进的开源三维GIS框架Cesium+Unity3D实现对实习地点的三维实景模型可视化,并加入现场照片丰富场景细节。运用无人机、高分辨率三维激光扫描成像、RS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延伸和拓展学生学习途径,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激情。
(三)数字教材建设的预期效果
借助无人机摄影设备技术,获得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结合野外观察到的现场场景,使虚拟与现实有一个完美的结合,学生结合互动式的学习,掌握地质学基础与应用的相关知识点,可以更直观、及时、全面地了解教学内容。
二、新形态教材的实践
2019年国家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为适应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线上学习方式的日益普及,需要满足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需要,满足互联网时代学习特性的需求,因此需要开发以纸质教材为基础,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以多种媒介、多种形态,充分利用新技术建设表达力更加丰富、更加深入的新形态工科教材。结合实践,工科新形态教材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平台建设
机工教育网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建立的教育服务网站,该网站主要提供纸质教材配套的相关教学资源,例如:教学课件、教学大纲、习题答案等。主要的服务对象是选用我们教材的任课教师。
随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以及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了“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时代,移动端的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都为人们的学习创造了更多可能性。出于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扩展教材的外延,机械工业出版社开始调研建设教学平台,当时命名为“三助”平台(意为助学、助教、助考),同时面向老师和学生。
工科的线上答题要涉及到公式、画图、计算等,这些内容的输入在最初都是制约该平台建设的瓶颈,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已逐步攻克,建成了“备课考试网”,该平台包括学生全面复习、学生数字教材、学生一天备考、教师培训班、教师题库组卷、教师资料下载等模块,分学生端口和教师端口。学生可以在有网络的地方,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并可在答疑区与老师、同学们互动,备考专区能更好帮助学生期末复习;任课老师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备课、组卷、考试成绩分析等工作,除此以外还有教师培训等环节,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分享心得,对青年教师有很大帮助。
(二)AR教材
AR技术是指增强现实技术[1]。该技术用于工科教材中对于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复杂的空间立体构造、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环节,都有较好的辅助作用。AR技术让工科教材“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三)移动APP教材
随着信息技术和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移动端的普及,移动APP为人们学习提供了一个更为方便的教育学习平台[2]。移动APP与纸质教材相结合可以帮助读者利用碎片时间,实现时间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能更加吸引青年学子,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可以随时随地练习,就像游戏通关一样。
(四)二维码教材
二维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广泛应用,将二维码应用于工科教材中,读者可以即时获得各类信息,利于线上教学的开展,学生的课后复习,实现了图书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使教材和更多资源无缝对接,让教材更加丰富立体。结合工科教材的特点,二维码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链接小程序、EXCEL表格等。
现在很多电脑已经没有光驱了,一些程序等读者可通过二维码获得,既快速又方便,同时还为读者节约了购书费用。扫描二维码后,可以直接修改EXCEL表中参数,即可完成一些简单计算、设计等,通过改变参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链接重难点授课视频。
工科中很多知识点逻辑是比较复杂的,教材加入二维码,学生可以扫码,即可获得面授教学的体验感,学习知识更高效。
3.链接动画。
工科教材中,涉及很多机理以及构件原型,这是传统纸质教材无法充分展示的,通过二维码链接动画,可以让读者的认识更加形象直观。
4.链接彩色高清图片及扩展阅读。
工科教材中有一些图片纸质教材常规印刷效果不佳,很难表达图片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例如建筑效果图中的光影展示,通过二维码链接,读者的即时体验感更佳,且能节约出版社的生产成本。工科教学涉及大量计算以及繁琐的公式推导,受课时限制,尤其是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有时教材中只给出简化公式或者知识点不够全面,对于学有余力和有进一步深造计划的学生来说是不充分的,可以通过二维码链接更多知识内容以及案例等,从而使一本教材变得众口不再难调。
三、小结
随着高等学校线上教学的普及,一方面凸显了数字技术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加快了教材建设的数字化进程。在线上教育很热的当下以及未来,利用新技术开展多元化的数字教材建设,扩大教育服务的范围,强化教材与技术的融合,掌握新产品开发的能力,才能应对线上教育给工科教材建设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杨万庆,王利永.AR技术环境下土木工程类教材内容呈现研究——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为例[J].中国编辑,2019(04):56-59.
[2]康飒.浅谈移动APP在建筑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20(1):138-139.
作者简介:
李帅(1980-),女,博士,副编审,主要从事高校教材出版和研究工作。
禹海涛(1983-),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