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彩陶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2021-04-22马玉龙
马玉龙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更关注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审美鉴赏能力培养为前提,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学生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开拓了美术鉴赏视野。本文主要就彩陶文化如何基于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探讨,以期让彩陶美术教育取得理想预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彩陶文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8-0145-02
【Abstract】In addi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bility,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esthetic creativity. The cultivation of aesthetic creativity is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bility.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kes students go beyond The limitation of time and space opened up the horizon of art appreci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how painted pottery culture can be integrated into primary school art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achieve ideal expectations for painted pottery art educati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art; Painted pottery culture; Teaching strategy
我國彩陶历史悠久,彩陶艺术既是人类手工创作的真实记录,也是先民艺术审美的表达,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彩陶文化教育具有现实必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审美认知能力有限,枯燥的课堂讲解难以激发其彩陶文化鉴赏学习的兴趣,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彩陶文化的多元呈现,在激发其探索欲望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组织彩陶文化教学,才能让彩陶文化教育深入小学美术教学课程中,让小学生在学习彩陶文化的过程中感悟民族文化的魅力,提升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
一、信息技术提供了课前预习探索的广阔天地
预习是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第一阶段,也是教学准备阶段。预习多靠学生自觉,而预习效果又对教学效果起直接影响,因此小学生的自觉预习必须落到实处。而小学生自制力差,如果面对静态枯燥的知识内容,其预习效果并不理想,要么走马观花、敷衍应对,要么囫囵吞枣、理解有困难,要么直接不预习。彩陶文化带有一定的历史性,况且与小学生现有生活关联不够密切,其对彩陶文化的认知也较为陌生,因此小学生会产生预习抵触情绪。而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能大大提升其彩陶文化预习的兴趣。借助信息技术教师提前制作微课或者整理彩陶文化的信息资料,以音视频为主,可以是通俗易懂的纪录片,可以是儿童喜欢的动画演绎,也可以是百科问答互动等,通过不同形式的课程预习指导,让小学生自觉进入到彩陶文化预习情境。通过音视频资料的预习,小学生能初步了解彩陶文化,了解其艺术特色、造型等,配合展示丰富的彩陶图片,其几何形状、动感姿态深深地打动学生,推动学生对彩陶造型与纹饰之美的探索。
二、信息技术让小学美术课堂研讨深入浅出
在完成基本的预习工作后,进入到学科教学环节,这是小学美术教学的核心阶段。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教”被弱化,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增加,因此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课堂互动探讨,教师答疑解惑,点拨指导。研讨的重点是彩陶文化知识中学生往往无法自主掌握,需要总结归类的知识点,如彩陶文化的分类,彩陶文化的外形美,彩陶文化的纹饰美等。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以组为单位,每个组内分工明确。教师以屏幕投影的方式投放问题,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探讨。整个问题探讨过程为教师出示题目,学生小组探讨,组内意见汇总,课堂总结,教师点拨。在探究环节倡导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讨,教师要善用启发式教学法。如在讲解彩陶的外形美时,可以让学生看课本图片或观看大屏幕上的彩陶图片,重点观察彩陶作品上丰富多彩的图片及其传达的艺术风格,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是什么图片,什么动物,什么植物,什么人,让学生现场观察,比较,甚至动手描绘。
为了便于观察,教师可以提前搜索不同类型的彩陶图片,打印出来下发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从而使学生掌握其图案设计、色彩搭配,进而把握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等。在系统探讨后,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完成整节课零散知识的汇总复习,鼓励学生按照其发展历史、类型、色彩、价值等做好彩陶作品的个案分析,在学生对知识有了较为完整认知后,教师再借助大屏幕投影方式形成系统的知识概念。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创作,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绘画实践中。认识基础上的绘画尝试是教学探讨后的升华阶段。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彩陶作品的绘制主要集中在纹样的设计、手工作品创作、陶艺制作。教师组织学生在了解彩陶文化趣味丰富纹样的基础上,动手临摹,适当创新,创造出简单的新纹样。在有了初步的纹样创作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手工制作,通过收集废旧塑料瓶、石子、小纸片、塑料盒等变废为宝,制作独一无二的“彩陶作品”。在此基础上可以深化教学实践,让学生尝试进行彩陶制作。可以开展专门的陶艺课,学生在陶艺制作的过程中锻炼手、脑、眼等协调配合能力,也使得其智力训练与动手训练结合起来,从泥土加工到陶坯成型再到花纹图案装饰再到入窑烧制等,可以使学生动手能力效果更佳。学生对彩陶文化的学习从初步的认识到完整的流程制作,对知识的记忆会更深刻与完整。
三、就地取材,课后拓展,网络互动点评
课堂上的陶艺制作往往是意犹未尽的,因此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对彩陶制作的热情,通过布置课下制作任务,满足其彩陶制作的需求,让小学生在课下制作练习中深入当地,深入生活,获取艺术创作的灵感,从而学会美的鉴赏与创造。如教师布置任务,让小学生制作一个小型“陶艺作品”,并且要完整记录制作过程,说出自己的制作亮点。学生可以就地取材,可以用塑料瓶等,也可以利用当地泥土,也可以用彩泥代替,让学生发散思维,天马行空地想象与创作,没有了创作的条条框框限制,学生制作热情会更高涨,从而创作出各种各样的“陶艺作品”。教师组织学生将“彩陶作品”以网络的形式分享出来,放在班级网络共享平台上,大家一起欣赏点评,教师也可以组织网络投票,选出小学生最喜爱的“陶艺作品”,并颁发网络证书。小学生的分享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教师的整个美术授课也更为完整。学生在比较分享交流的过程中,也学会取长补短,借鉴学习,对彩陶文化的认知更为全面与深刻。而分享交流创作的过程也是小学生彩陶文化复习的过程,这样就能做到在创作的同时复习彩陶知识,使小学美术教学事半功倍。
四、结语
小学美术作为小学阶段的藝术必修课程,在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审美创造能力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价值更为凸显,因此美术教学也备受关注,传统文化元素的课堂教学融入也更为深入。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带来新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大大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做好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我国彩陶文化历史悠久,彩陶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为小学生原始艺术认知提供了新思路,只有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创新彩陶文化教学,以及在课前、课中及课后的详细部署,才能让小学美术教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规划课题“彩陶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策略性研究”(项目编号:GS[2019]GHB19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吕婉月.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美术校本教材开发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9.
[2]钟贻玉.基于核心素养的陶艺校本课程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刘洪宇.陶瓷鱼纹的传承和发展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9.
[4]族艳慧.彩陶研学:探究神秘的原始文化[J].内蒙古教育,2019(29).
[5]钟艳贞.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研究[J].艺术大观,2019(20).
[6]胡江鸿.在小学美术课中融合马家窑彩陶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
[7]高军.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分析[J].中国文艺家,2019(02).
[8]徐梦雅.小学美术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下),2016(10).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