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的研究

2021-04-22李丽香

家长·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德育

李丽香

【摘    要】随着我国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研究,教学中进行德育课堂生活化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提倡和重视。把德育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德育,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将起到深远意义。本文主要对德育生活化的意义和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德育;初中;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8-0038-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research on education reform in our country, the educational model of carrying out moral education classroom life in teaching has been advocated and valued by the education circle. Turn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life can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moral education in their lives, which will have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future study and life. 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s the meaning and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 in life.

【Keywords】Moral educ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Life-oriented

一、初中德育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教育是人类文明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任何人都要接受各方面文化知识、技能或者品德的教育。现阶段,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并不仅仅是学术和技术方面的要求,而且还包括道德这方面的要求,道德才是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德育是为了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培育适应现代化发展阶段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初中是人生中较重要和特殊的阶段,是从儿童成长为青年的过渡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着重要变化。在初中阶段进行德育课堂生活化的教育,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德育不同于学科知识教育,它是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德行的积淀和培养、对全面型人才的教育意义重大。

二、提高德育课堂生活化的重要性

我国作为礼仪之邦,从古到今德育始终备受学校和社会的重视。由于以往的德育内容和方式较为落后和陈旧,不能很好地与当下社会现状和生活相融合,因此不能对学生的德育带来意义深远的影响。首先是德育知识的内容,过于课程化、知识化,对学生进行过度地文字灌输,反而让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其次是没有给学生营造一个可以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和渠道,另外在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死板和模式化,除了课本知识,学生很难接触到在这范围以外的其他课外知识,这大大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德育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所以要改善德育培养效果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初中阶段,就要将德育的方式进行改变,以传统教学内容为基础,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加以完善,将生活化的背景和案例贯穿于德育之中,以提高教学效果是必要之举。

三、初中德育课教育堂生活化内容

德育不同于一般知识教育,重在雕琢学生的心灵和品行。把德育的切入点转换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尽可能地与生活相结合,把德育思想的种子培育到初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世界中,才能尽情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初中教学的各个学科,都可以作为德育生活化的教育渠道,给学生营造一个德育在我身边的环境,在生活实践中增加德育知识元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德育知识的点滴。另外,所有的德育都不是独立的,不要仅仅依赖学校和教师,还要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把课堂和生活相互贯穿,才能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饱满。初中阶段给学生进行的德育培养,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对待人和事物,告诉他们学习知识仅仅是学习的一部分,还有更多需要学习的内容。

四、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方法

德育不能等同于各學科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更加灵活多变,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对德育的认知程度,结合现阶段生活状态设立德育学习的阶段目标。比如前期可以侧重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和提高自律性;然后在对礼貌行为、懂得感恩方面重点教育;在初中教学阶段的尾声,可以增加对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以诚信为本和对社会责任感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的品格。德育本质上源于实际生活,而现实生活中,也无不贯穿着德育知识。如果想加深对学生德育生活化的体验,教师就必须将德育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寓教于学,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研究,将书本知识贯穿到生活中,只有让学生自己体验,才能真正感悟到其中的真谛和重要性。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设置生动的生活场景,在德育中创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让学生完全置身于情境之中,轻松而又愉快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搭建一个进行旧物买卖的情景,让学生带来自己不需要的文具书籍等,进行买卖交易。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市场买卖交易规则和知识,也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感受到在销售商品时,应遵循公平交易、平等自愿的市场原则。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德育的兴趣和参与度。

其次,也可以联系社会公益平台,以教师为发起者,学生为组织者,开展一场公益捐赠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进行募捐:教师和学生整理出自己不需要的书籍、文具或者衣物,先在校园内进行募集,然后可以在校园外进行一场爱心捐赠会,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物品进行归纳、分类,实地或者邮寄到需要帮助的学校和学生手中,将爱心传递过去。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组织活动的不易,让大家体会了帮助别人的喜悦,使之明白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可以为别人提供帮助,品尝到奉献带给自己的满足感,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懂得以后在学习生活上要乐于助人,积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德。

最后,在初中课余期间,教师可以统一组织学生到附近广场、公园帮助环卫工人清理垃圾,这样让同学们明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因此要懂得尊重基层岗位的工作人员,也明白在生活中,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注意环境保护,不要乱扔垃圾,为自己和别人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文明城市。学校也要对学生家长进行德育生活化重要性的宣传,让家长通过家庭渗透,将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这样配合教师的引导,可以更灵活生动的将德育进行举例,作为教学中的素材,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五、提高德育课堂生活化的效果

在给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首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树立一个标杆,而这个标准不仅仅在课堂中,在实际生活中也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提高自己的德育素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影响学生。另外将德育课堂生活化教育方式持续延伸,避免活动结束,要将德育的理念贯穿在全部的生活中,多多给学生提供机会,还可以将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总结德育教学中的心得。教师还应该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尽量解决学生在生活中关于德育知识内容的疑惑,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判断是非真相,避免外界因素对初中学生带来思想上的不利影响。

六、结语

通过德育生活化教学,可以切实让学生将课本中系统的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因为很多真理源于生活,把德育回归到生活中,是初中德育阶段重要的学习形式,而学校和家庭则是德育生活化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和家长要在学生德育中做好引路人和榜样的角色,侧重将德育带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不仅作为一名受教育者,还要做到德育工作的参与者,甚至组织者,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探索,领悟德育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强.五育并举,德育为首 ——德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意义[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0(08).

[2]劉星明.百年大计,德育为先 ——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问题及对策探究[J].神州,2020(10).

[3]李翠萍.让德育之“苗”在数学课堂“开花结果”——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20(45).

[4]韩敏.基于学科德育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0(20).

[5]古志云.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07).

[6]吴跃忠.让德育教育融入数学课堂——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03).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初中德育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