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微生物测定方法对阴道内念珠菌感染检验的效果比较分析

2021-04-22康玲燕

甘肃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妇科炎症阴道内念珠菌

康玲燕

(甘肃省金昌市中心医院检验科,甘肃 金昌 737100)

妇科炎症是妇产科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及多发疾病,如阴道炎、盆腔炎、子宫类疾病及输卵管疾病等都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炎症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腹疼痛、月经不调、白带颜色及气味异常,局部糜烂、外阴瘙痒、尿频、尿急、尿痛等[1]。而阴道内念珠菌感染是假丝酵母菌感染造成的炎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炎症。临床表现为白带异常、外阴瘙痒,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由于部分患者对疾病认知模糊不清,甚至,羞于启口,平日也不注重个卫生和护理,发病后得不到不及时的治疗,导致疾病久治不愈,对家庭和谐和社会活动造成一定影响。采用常规药物对妇科炎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炎症症状,但近些年来,随着耐菌药物的增多,阴道内念珠菌感染的问题也逐渐严重。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2]。因此,为了控制妇科炎症的进展,临床上应对于相关疾病的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检验及诊断方法。本文为了深入探究不同微生物测定方法对阴道内念珠菌感染检验的效果,以我院近一年(2018 年6 月-2019年5 月)120 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1 阴道炎患者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开始时间为2018 年6 月,结束时间为2019 年5 月,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纳入患者中年龄范围介于26~48 岁,年龄平均值是(36.39±4.18)岁。纳入标准:资料齐全;认知正常;均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恶性肿瘤;精神障碍;近期服用过抗菌药物的患者;其他感染;不配合研究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哦对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验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培养法检验、凝集法检验:1)采集样本:以患者阴道侧壁分泌物为样本,使用无菌棉拭子采集患者阴道壁分泌物,在试管底部放置软琼脂,放入棉拭子,在40℃温度中保存,采集样本到接种完成时间需在1 天之内。培养法:检验样本继续培养在试管中,若样本的培养结果为阴性,在科马嘉培养基平板上放置,实施三次传代处理,随后,实施孵育处理,对结果进行判断:若菌落出现真菌样本,则表示阳性;若未出现,则为阴性。凝集法:取念珠菌快速凝剂检验,判断阳性结果:若肉眼可见紫色凝集颗粒,则为阳性;反之如果通过肉眼没有看到紫色的凝集颗粒则为阴性[3]。

1.3 评价标准

对2 种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最终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 21.0)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表达方式为±s,检验方式是T 检验;计数资料表达方式为%,检验方式是χ2检验;差异比较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凝集法阳性检出率为80.0%(96/120),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为65.0%(78/120);经比较,凝集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具体见表1。

表1 2 种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检测结果比较(n)

3 讨论

妇科炎症是临床中一种女性十分常见的疾病,特别是中老年女性,据文献报道中国40 岁以上的女性大约8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炎症[4],妇科炎症是女性生殖器官产生的炎症,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及阴道等产生的炎症,临床中最常见的有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附件炎和盆腔炎等疾病,不同的疾病的临床症状不同,大多数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外阴瘙痒,白带颜色及气味异常,下腹疼痛不适,超声检查可有盆腔积液,输卵管粘连狭窄等表现,触诊可有下腹及宫颈压痛。而念珠菌感染是妇科炎症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感染菌,会造成阴道炎,发病年龄为中老年女性,尤其在育龄期女性当中十分常见,其发病原因大多数与个人不洁的卫生习惯、阴道内环境失衡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5],其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高,阴道内念珠菌感染临床表现为白带异常等,随着患者病程的不断发展,不同症状会有明显的加重趋势,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排尿等情况。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治疗会造成病情的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念珠菌是由于生存环境条件发生改变而产生的一种真菌疾病,机体感染到这种真菌疾病以后,如果感染菌的数量增多,病菌的毒性也会加强,机体自身的免疫力就会比较低,这种真菌疾病就会发病。如果外部条件对阴道内的环境造成改变时,这种病菌就会大量的繁殖,容易感染念珠菌,从而产生阴道炎。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会提升菌株对于抗生素的免疫性,对菌株的平衡也会产生破坏。近些年来,抗生素的使用并不合理,临床中也广泛应用化学药物、放射药物治疗,引起耐药菌不断增多,且加重妇科炎症感染。若妇科炎症患者未得到及时且有效治疗,会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还会提升患者身心痛苦[6]。当前微生物检验技术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通过微生物检验鞥能够有效监测和控制妇科炎症感染,凝聚法和培养法是最为常见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培养法是目前检验微生物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同样适用于阴道念珠菌的检测,自身检出率比较高,最主要的是其操作十分简便,其操作过程及原理为:只需要将患者阴道侧壁上收集到的分泌物放置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基选用保罗培,挑选阳性菌落,并在玛嘉培养基中转移,实施三次传代,接种平板放置于35℃环境中孵育,持续24h,随后对结果进行判别,若菌落中出现真菌样本,则表示为阳性;若菌落中未出现,则为阴性。指导患者保持你仰卧位体位,取阴道侧壁中阴道分泌物,共采集1/3 面积,在软琼脂试管底部放入棉擦子,放置温度为-40℃的冰箱内保存,需要在24h 内的时间接种培养,因此,这种方式时间比较久,等待的时间较长,会延误患者的治疗[7],不适合于急诊处理。另外,患者需要支付的费用较高,并且适合于所有微生物的检测,对于阴道念珠菌并没有特异性。而凝集法是一种较新的方式,操作比较简单,得出的结果比较快,方法是将收集到的阴道分泌物取出,根据念珠菌迅速在试剂盒当中凝聚剂并进行测定。其判定结果为:如果通过肉眼能够看到试剂盒中发生紫色的凝集颗粒为阳性;反之如果通过肉眼没有看到紫色的凝集颗粒则为阴性,最重要的是检验人员可通过肉眼观察凝集情况就能得出检验结果,因此,凝集法检测方法简单、等待时间较短,同时还具备着特异性高等优势[8-10],适合于临床推广。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出,凝集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组间数据经比较结果发现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因此,对于检出念珠菌感染方面,凝集法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培养法,并且具有快捷、准确,直观等特点。

综上所述,在阴道内念珠菌感染的微生物测定方法中,相较于培养法,凝集法具有着更高的阳性检出率,并且患者等待结果时间较短,观察结果更直观,操作更方便,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妇科炎症阴道内念珠菌
妇科炎症会自愈吗
妇科炎症反复发作是何因?
老年阴道炎患者慎用洗必泰
老年阴道炎莫要滥用抗生素
女性患了妇科炎症哪些不该吃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妇科炎症的效果分析
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信鸽白色念珠菌病的诊治
临产孕妇念珠菌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调查
PCR-RFLP鉴定常见致病性念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