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度延迟满足,有益宝宝心理发育

2021-04-22

江苏卫生保健 2021年4期
关键词:软糖冲动后果

人的欲望满足分为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及时满足。好的教育总是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而经常性“即时满足”,对宝宝是有害的。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测试:把一些4 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简陋的房子里,给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一颗;如果20 分钟后再吃,将奖励一颗,可以吃到两颗软糖。

测试中,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力,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回报。

心理学家随后做了跟踪研究,追踪这些孩子成年后的表现。结果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成年后有较强的自控能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一颗软糖的孩子,在成年后,则表现得比较急躁、固执、不能等待,即使这样做会给他们带来不利的后果,他们也必须即刻体验满足和快乐,否则他们情绪上会出现强烈的焦虑。

这个心理学测试,形象地说明了一个心理学概念:延迟满足。

心理治疗师分析,有些孩子从小到大,家人对其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每当自己有需要时,就能马上得到满足,他们没有学会等待,不会忍耐,遇到挫折就焦躁不安。用心理发展的过程来说,就是没有经历“延迟满足”。缺乏这种磨练,成年后就缺乏相应的忍耐力和自控能力,也可能会有不断冲动购物行为的发生。

生活中,宝宝有很多事情争着抢着要自己做,有些事情又想让妈妈做。如出去玩走累了,会要求妈妈抱他回家;吃饭时,要求坐在妈妈腿上并且要喂才肯吃。其实,可以及时察觉宝宝的心理需求,以变通的方式满足他。如宝宝走累了,你让他在路边蹲一会儿,或者靠坐在你的脚边;如果他想让你抱着他吃饭,你不妨放下碗筷,直接转过身来,让宝宝坐在原位,静静拥抱他一会儿,然后拍拍他的后背说:“我们接着吃饭吧,宝宝自己吃,妈妈看着你吃。”

还有,平时一定要注意以最饱满的精力,全神贯注地面对宝宝的眼睛说话,这就尽量满足了他的情感需求。早晚都要做足拥抱和亲吻的功课,不要等宝宝需要时才去抱他、亲他。当宝宝感受到你非常爱他时,他便会有强烈的幸福感,愿意克制自己无休止的欲望。

适度让宝宝体验劳累和挫折,适时的批评和惩罚让他亲身感受故意犯错的后果。一旦做了决定,你说话的语气就要坚决,让宝宝感到没有商量的余地。否则,优柔寡断只会加剧宝宝经受的心理折磨。

不必所有的事情都延迟满足,对宝宝提出的要求需要加以判断,看哪个可以马上满足,哪个需要再等等,哪个根本就不能满足。不必犹豫自己做的判断和决定是否正确,在不断练习、不断反思中,你自然也成长了。

其实,延迟满足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习的能力,你可以监测自己的焦虑水平。比如,在控制购物冲动的过程中,个体会产生极度焦虑,如果能认识到焦虑有开始、高峰和消退的过程,就能比较容易地掌控它。还有一种方法叫“想象脱敏”,就是在治疗室内想象正处在购物冲动被阻止所带来的高度焦虑中,然后对全身肌肉从上到下依次进行放松训练,体会肌肉放松的感觉,反复进行,心情就会轻松平静下来。

适度延迟,学会等待,避免因一时冲动带来不良的后果,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表现,它让我们对生活有更强的掌控力。

猜你喜欢

软糖冲动后果
“耍帅”的后果
透视:软糖数一数
“冲动”不是真担当
这些行为后果很严重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众荣的后果8则
软糖
上朝迟到了 后果很严重
冲动
他的冲动我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