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这些动作老人不宜

2021-04-22

江苏卫生保健 2021年4期
关键词:爬楼梯重物心脑血管

年纪大了,身上的零件就不像年轻时那样柔韧了,一些看似很平常的动作,对于老年人尤其是65 岁以上老年人就可能不再适合,有可能引发身体伤害。

1.爬楼梯、登山:加大膝关节损伤

在城市,爬楼梯被不少老年人列为锻炼项目。他们认为,这种健身可以在家门口进行,不需要额外场地、十分方便。其实,爬楼梯的过程中,膝关节的压力明显增大,膝关节的反复撞击,周而复始的重复动作,无疑会加大膝关节的损伤,诱发膝关节疾病。

登山运动是人们十分喜爱的运动行式,但登山与爬楼梯类似,同样容易损伤膝关节。尤其是下山时,膝关节所受到的冲击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5~8 倍,会加重髌骨软骨面和半月板的损伤。

老年人最好不要选择将爬楼梯、登山作为运动项目,且运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一旦发现膝关节有异样,就必须立即停止,并及早就医。

2.快速转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颈部骨折

转头是颈部的运动。颈部是人体重要而又脆弱的“生命线”,颈部动脉要为大脑供血,大脑发出的信号要经颈部下行。

老年人机体的应变能力下降,颈椎变得更加脆弱,快速转头容易导致头痛、头晕,甚至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颈部骨折等。有高血压、颈椎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老人,尤其要避免快速转头。

老年人转头时要放慢速度,或用缓慢转身代替,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3.仰卧起坐:会损伤脊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老年人做仰卧起坐,存在三大风险:一是手臂力量不足,易拉伤;二是大多数老年人的颈椎、腰椎有问题,加上存在骨质疏松,极易造成颈椎和腰椎不可逆的损伤;三是头部的位置变化较大,且以低头为主,心脑血管病患者可能因此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意外。

4.弯腰够脚面:会诱发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跌倒、骨折

“双腿直立弯腰用双手够脚面”是个伸展筋骨的好方法,但老年人不适合做这个动作。

贸然做此动作,对脊柱、骨骼、肌肉乃至血压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有可能发生血压突然升高、肌肉拉伤、跌倒、骨折等。运动前的热身可用活动腕关节、踝关节,或快走几分钟来代替。

5.直膝弯腰搬重物:引发“闪腰”

直膝弯腰搬重物,是每个人都要避免的动作,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直膝弯腰搬提重物,物体重心离躯干轴线远,必然会加重腰背肌肉、韧带的负担,造成腰骶部肌肉、韧带的损伤而引发“闪腰”。

搬提重物的正确姿势:先将身体向重物尽量靠拢,然后曲膝、曲髋,再用双手持物,伸膝伸髋,重物即可被搬起来了。

6.倒着走路:易发生摔倒、崴伤等意外

倒着走,因改变了身体的负重力线,由正走时候重心前移,变为倒走时的重心后移,有利于颈部肌肉、腰背部肌肉慢性劳损处得到充分的休息,能够缓解颈椎、胸腰椎长期劳损的程度,是一种不错的运动方式。

但老年人由于平衡性、视力、反应能力等有所下降,倒着走路容易引发摔倒、崴伤等意外。

7.猛起床:可造成血压突然升高

老年人如果起床太快太猛,有可能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

老年人起床时要慢,最好遵循“三步起床法”:醒来后先睁眼在床上躺1~2 分钟,起身后在床上坐1~2分钟,然后将双腿下垂在床沿边等1~2 分钟,最后下地站起来在原地定神一会儿后,认为头脑清晰、反应正常,方可行走活动。

8.排便用力:突发脑出血

排便时腹压增高,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随之血压上升。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血管弹性变差,如果排便时用力过大,很可能突发脑出血意外。

老年人排便时,一定别太着急,慢慢来;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

猜你喜欢

爬楼梯重物心脑血管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电动智能爬楼梯轮椅的创新设计
超重失重演示器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啊,请你走得慢一些
搬运重物时怎样才能不伤腰
最初的陆地交通
爬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