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的时间计量制度

2021-04-22吴卫馨

科学咨询 2021年5期
关键词:又名报时时辰

高 彰 吴卫馨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重庆 401123)

远古时候,人们没有准确计量时间的工具,仅以太阳升降来判断时间的早晚,因此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语。

战国时期的《素问》中说“一日一夜五分之”,也就是说昼夜各有五分,昼五分后来为“辰刻制”所取代,夜五分的“更点制”则一直流传到民国。

为了得知时间,古人发明了许多计量时间的仪器,比如圭表、日晷、漏壶、浑天仪等,这样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也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制度——辰刻制(时、刻)、更点制(更、点)。

一、时(时辰)

近年,随着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我国古代的“十二时辰”计时制度频频成为热门话题。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十二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12时辰制的产生与古人对太阳运动的认识有关。《周礼》有“十有二辰”之语,可见其产生时间相当早。

唐代后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每辰的起点叫做“某时初”或“某初”,正中点叫做“某时正”或“某正”“某半”,这就与现在的24时制一致了。时辰的起点是午夜,古代是以子时为一天的开始,就是说每一天新的开始就是子时,即每天晚上的11点开始,就是属于第二天了。详见下表:

古今时间对照表

午初 11:00午时 11:00-13:00日中 又名日正、中午等午正 12:00未初 13:00未时 13:00-15:00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未正 14:00日昳申初 15:00申时 15:00-17:00哺时 又名日铺、夕食等申正 16:00酉初 17:00酉时 17:00-19:00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酉正 18:00日入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戌正 20:00戌初 19:00戌时 19:00-21:00黄昏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亥正 22:00亥初 21:00亥时 21:00-23:00人定

在中国古代文字作品中,这些计时名称常常出现。《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史记·李将军传》“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列子·汤问》:“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孔雀东南飞》:“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由于时间比较粗略,所以古代的人常从容而安宁。在大块的时间中饮酒、品茶、赏花、咏诗、抚琴、舞剑、弄管、弈棋……活得潇潇洒洒,而这些诗意的行为在现代生活中已没有了踪影[2]。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人们将中西时间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弃用,而“小时”沿用至今。

二、刻

用十二时制作为时间计量单位,在需要对时间进行精细计量的情况下,仍然显得太粗糙。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古代中国还存在另一种计时制度——百刻制。百刻制源于“滴水计时”的工作原理,古人是通过“漏刻”来实现的。“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计量单位,漏壶计时将昼夜分成一百刻。据《隋志》记载“漏刻之制,盖始于黄帝”,足见其出现之早。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百刻制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漏刻以百刻分昼夜,冬至昼漏40刻,夜刻60刻。夏至昼漏60刻,夜刻40刻,春秋各50刻。漏刻与圭表计时相结合,直接促成了日用计时和科学计时体制的建立。“滴漏”计时装置的发明,是古人向现代“科技”前进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滴漏”的原理也是取之于自然,但是却已经开始逐渐摆脱利用大自然计时的被动局面。虽然“滴漏”计时的精准度也比较粗糙,但是却远比“日影”和“圭表”强。日晷和圭表在阴雨天和夜晚无法使用,漏刻则是白天黑夜都能计时。

“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它是与12时制相平行的另一种计时制度,完全不考虑太阳的运动,是一种纯粹的人为时间单位,其划分较细,体现了中国古代计时制度向精细化发展[1]。

三、更

12时辰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五个时辰,也就是俗称的“五更”,由此衍生了专门的夜间报时制度,即“打更”,以及专司打更的职业“更夫”。打更的制度在中国持续了上千年,一直到20世纪初才取消,那它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从汉代起,皇宫中就把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

那时人们缺少精确的报时手段,晚上很少有文化娱乐生活,听到更夫的打更声,才判断时间,按惯例该做什么。

其时间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 19:00-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05:00

由此可见,所谓“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由于古代报更使用击鼓方式,故又以鼓指代更。如杜甫《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白居易的《长恨歌》:“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其中的“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

古人说时间,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击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

四、点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点……”,“五鼓三点”就是指凌晨04:12,和现在的点指24小时中的一个整数迥然不同。

钟鼓楼授时,通常鼓声为更、钟声为点。古代城市实行宵禁,定时开门、关门,早晨开城门时间并不是太重要,因此人们通常会注意到相当频繁的钟声;晚上关城门时间则需要重点关注(不注意就得露宿街头),因此净街鼓(起更)必然是关注焦点。于是衍生了一个词汇“晨钟暮鼓”。

五、其他计时方式

一瞬,弹指,刹那,须臾,一念之间,都是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其实是佛教里面表示时间的量词,一弹指是7.2秒,一瞬是0.46秒,一刹那是0.018秒,所以最短的是一刹那[2]。

总结来说,在时间计量中,对于自然时间单位,古人尽力测出其有特征意义的天文现象发生时刻,由两时刻之间的间隔来确定这些时间单位的大小;对于人为时间单位,则尽力寻求能够均匀变化的物质运动形式(如均匀滴下的水滴、缓慢燃烧的香等),由之反映出时间流逝,这样就形成了古代的时间计量制度。

猜你喜欢

又名报时时辰
孔门十二时辰
范乃军艺术作品欣赏
长安十二时辰
“龙生九子”都有谁?(下)
热扎依:人生犹如『十二时辰』
葫芦瓜
报时猪
感应式报时闹钟
报时猫
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