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困境及化解对策*

2021-04-22杨添程

关键词:科技型风险投资融资

钱 燕,杨添程

(苏州科技大学 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作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科技型企业在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产业化方面具有突出作用。然而,科技型企业融资困境长期阻碍着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活动,制约着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1],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面临更多的融资困境[2]。中小科技型企业在初创期盈利能力不足,自有资金难以满足其发展所需,故外源性融资的可得性往往决定着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存亡。科技型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包括:中小科技型企业存在风险高、不确定性大、信用评级低以及信息披露不足等问题,导致商业银行对其放款时较为谨慎[3];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是产生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4];虽然资本市场以股权为主的融资被认为与科技型企业有更高的契合度[5],但为了控制金融风险,资本市场具有较高的入市门槛,没有盈利、没有稳定现金流的中小科技型企业被排除在外[6]。尽管国家出台了众多的政策鼓励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但中小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当前,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等因素影响下,部分中小科技型企业面临研发投入不足、订单流失、成本上升等压力,破产倒闭风险上升。蚂蚁金服针对疫情下中小微企业情况调研显示,80%的小微企业存在资金短缺问题,70%的企业表示如果资金问题解决,企业可以持续。[7]江苏省科技型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同样面临突出的融资问题。金融体系及时有效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对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目前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责任担当,也是江苏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0年3月15日至4月15日,笔者通过网络定向发放问卷200份,对江苏地区中小科技型企业进行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86份。基于调查问卷结果,笔者通过描述调研企业基本情况、融资需求、不同渠道金融供给现状,分析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并为缓解江苏省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困境提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研企业情况分析

表1显示,样本中有83.87%为民营企业,说明江苏省的科技企业以民营为主;80.11%被各级政府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处于发展期的企业较多,占总数的69.89%;企业年均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占57.53%,表明调研对象以中小企业为主。

表1 调研企业基本状况统计

调研发现,在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中,资金短缺占48.92%,人才缺乏占22.04%,市场竞争占11.29%,融资渠道不畅占8.60%。此外,贸易摩擦、疫情影响也是目前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资金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麦泽米伦缺口”是企业发展的难题,只有依靠“金融活水”才能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分析

调研企业中,目前资金有缺口、需要融资的占61.83%,有较大资金缺口且急需融资的占16.67%,暂无资金缺口的仅占21.50%。从资金需求量来看,100万元以下的占9.14%,100万元~500万元的占29.04%,500万元~1000万元的占20.43%,1000万元~3000万元的占20.97%,3000万元以上的占20.43%,这符合中小科技型企业资金需求量小的特征。从期望获得融资的方式来看,中小科技型企业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和政府专项资金,分别占73.12%和60.22%;风险投资作为融资的重要方式,占17.42%;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仅占15.05%和14.52%,这与目前上市融资、债券市场融资门槛高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不同渠道金融供给分析

1.银行信贷支持

企业所获得的银行信贷支持情况显示,有15.05%的企业近三年未曾获得银行贷款。除一家企业无贷款需求之外,其他企业未获得贷款的原因在于: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缺乏足够的抵押品和担保人。有84.95%的企业近三年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说明在一系列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的推进下,银行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从贷款金额来看,100万元~500万元的占50.85%,500万元~1000万元的占22.03%,1000万元~3000万元的占16.95%。从企业能承受的贷款利率来看,能承受基准利率或低于基准利率的浮动利率的占50.85%;能承受基本贷款利率的1.1~1.3倍的占35.59%。这也说明较高的利息支付会降低企业的融资需求,融资贵问题普遍存在。[8]

由表2可见,企业申请贷款所需时间在3周以上的占69.49%,对于企业而言,减少审批流程、提高贷款效率是银行服务需要改进的地方。抵押担保贷款比例低于信用贷款,且以厂房和个人财产抵押为主,各金融机构应用金融科技技术投放科技型企业贷款的额度普遍不高。银行贷款以短期资金为主,这与科技创新所需的长期资金明显不匹配。

表2 企业贷款基本状况

制约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贷款利率和其他成本高,占62.71%;二是审批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审批时间长,占45.76%;三是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占20%;四是缺乏足够的抵押品、没有合格的担保人,占27.12%;五是财务报表难以达到银行要求,占27.12%。

2.资本市场

从资本市场融资来看,调研企业中上市企业仅占11.29%,这说明只有少数科技型企业能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调研发现,制约企业上市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上市门槛过高,占58.06%;二是上市成本高,占40.32%;三是审批程序复杂,占30.65%;四是信息披露制度严格,占22.58%;五是企业自身产权、财务和管理等存在问题,占20.97%。从企业上市地的选择来看,79.03%的企业选择上海,11.29%的企业选择深圳,6.45%和3.22%的企业分别选择香港市场和海外市场。科创板的开板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相对清晰的市场定位为企业提供了较好的预期。企业上市的目的,首先是提升企业知名度,占75.81%。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将研发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能力以及在市场中推广新产品的能力都处于劣势,提升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有助于市场接受企业新产品。其次是融资,占64.52%。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企业开展项目成果商业化和项目研发都离不开资金的持续流入。除此之外,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使现有股东实现资本增值、实现产权多元化、改善资本负债结构等也是企业上市的主要目的,分别占48.39%、40.32%、45.16%和35.48%。

3.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是具有较高的失败容忍率的金融资本。[9]调研企业中,有46.24%在近三年获得风险投资,其中,融资额3000万元以上的占22.09%,1000万元~3000万元的占27.91%,500万元~1000万元的占25.58%,100万元~500万元的占22.09%。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B轮以前,其中,A轮和B轮分别占31.40%和32.56%,天使轮占15.12%,C轮及以上仅占20.93%。从企业发展阶段来看,江苏风险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仍集中于中后端,高速发展期和成熟期企业分别占44.18%和13.95%,种子期和初创期仅占13.86%。

调研发现,除20.97%的企业无引入风险投资需求之外,其他企业未获得风险投资的原因主要包括:避免控制权分散,占37.1%;引入成本过高,占38.71%;对风险投资缺乏了解,占22.58%;防止技术外泄,占14.52%;市场前景等企业自身问题,占15.52%。科技型企业对风险投资作用的认识存在分歧,其中,认为“作用较大”的占14.52%,认为“有作用”的占40.32%,认为“可能有作用”的占32.26%,认为“基本不起作用”的占9.68%。风险投资的加入对企业发展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提供资金,占87.5%;二是帮助企业产品市场化,占50%;三是提供外部技术资源信息,占33.93%;四是参与企业内部运营管理,占26.79%;五是提供咨询服务和为企业招募人才,各占21.43%。

4.政策性支持

调研结果显示,30.65%的企业享受了贷款贴息,38.71%的企业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7.74%的享受了专项资金支持或财政补贴,所有的高新技术企业都享受了高新技术所得税减免。在利用现有政策方面,30.65%的企业认为政策获取渠道不畅,企业在获取政策信息和理解信息上存在差异;29.03%的企业认为缺乏能解决企业面临问题的相关措施;27.42%的企业认为政策内容过于笼统;14.52%的企业认为当地政策与其他省市相比优惠力度不够,缺少吸引力;11.29%的企业认为政策执行和落实力度不够,相关内容无法兑现;8.06%的企业认为现有政策的利用存在问题,如政府平台征信系统的准确性不高、限制性条款较多、政策兑现慢、缺少融资担保等。

综上,江苏省科技型企业的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小科技型企业普遍存在资金需求,现有的金融供给难以完全满足。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企业发展急需外部资金的支持,仅有1/5的企业暂不存在资金短缺困扰,融资贵现象也较为突出。

二、江苏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困境成因

(一)政策支持与服务体系协调性、创新性不够

在建设创新型省份进程中,江苏省为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提供了政策扶持和投资导向,如科技创新“40条政策”明确了金融支持的举措。但是,政策实施的效果与预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政府实施的科技金融政策往往需要省市联动和多部门的联合,而目前科技型企业获取政策性支持缺少专门的牵头部门,政策较为分散,也不利于企业理解。短期救助政策与中长期支持政策缺乏通盘考虑,没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政策的落地、落细不到位。对于众多中小科技型企业来说,如何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金融支持方式,尚缺乏专业性支持。

政府支持制度的设计创新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江苏省政府面向科技型企业融资安排了中小科技型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支持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多元支持模式。然而,较为分散、小额的财政补贴难以达到显著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目的。当前,对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的科创企业,财政资金事后补贴方式很难及时弥补资金缺口,财政与金融部门的协调配合度有待加强;支撑科技型企业融资的信息、信用平台不完善;缺少专门的科技金融投融资平台,科技型企业和金融机构缺乏便捷的沟通对接渠道;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尚不健全,对于缺抵押、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来说,在缺少增信和担保措施下难以获得审慎经营的传统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二)科技型企业自身特征与银行信贷模式不匹配

调研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不断增加,84.95%的企业在近三年得到银行贷款,但银行贷款依然无法满足科技型企业的需求。

首先,从银行角度看,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通常是轻资产、盈利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尤其是企业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等都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与银行的审慎经营模式不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对企业信贷支持的意愿。尽管商业银行通过设立专营机构、单列计划及评审制度扩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但金融避险工具不够丰富,银行风险和收益难以有效匹配。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单次资金需求量少,增加了银行贷款成本。面对科技型企业的高风险,银行开发的创新产品多以短期为主,中长期产品明显不足,从而使科技型企业的项目期限与贷款期限不匹配。此外,贷款利率随着企业技术、市场不确定性的提高而增加,加重了科技型企业的资金压力。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比例较低,样本中仅为12.86%。一方面,银行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对技术创新进行评估。开展知识产权认定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和成本,即使银行愿意聘请专业评估机构,也会因聘请机构的不同导致价值评估的结果存在差异性,这使得依赖于知识产权价值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难以大面积推广。另一方面,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对银行服务科技创新形成一定的制约。面向科技型企业的征信平台体系还不够健全,相关信用信息联通不足,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政府科技投入、专家库信息、项目库详情和科技型企业信息向金融机构开放共享性欠缺。

其次,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虽然自有资金是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但银行贷款仍是中小型企业最为依赖的融资方式,73.12%以上的中小型企业希望获得银行信贷融资。无法提供适合的抵(质)押品是科技型企业获得贷款的瓶颈,这是由企业生命周期、行业特点等因素决定的。为了支持科技创新,商业银行也采取了积极而稳妥的措施,但创新产品真正落地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容量、运行规则、监管制度等方面不断完善,已形成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然而,江苏省科技型企业能够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数量极为有限,股权融资仍属于稀缺资源。截至2019年底,全省境内上市公司427家,其中科创板上市12家,而同期南京登记注册的民营科技型企业接近8万家。[10]可见,能敲开资本市场大门的企业还是极少数,资本市场难以承担科技创新融资主模式的功能。受市场准入等因素的影响,各市场并没有充分发挥满足科技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融资需求的功能。

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其资金需求会发生变化,需要不同类型的股权资金与之匹配。江苏省风险投资较为活跃,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针对创新投资、天使投资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补助政策。而风险投资偏好于中后期投资的现象依然存在,企业自身担心股权分散对引入风险投资存在顾虑,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众多科创之苗难以获得风险资本之水。资管新规的出台以及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风险投资等股权投资的业务暂时陷入停滞,风险资本募资难度加大,前端的募资困难对中后期的投管产生影响,风险投资与科技型企业的对接不够通畅。民营风险机构的逐利性和国有背景投资机构的非市场化机制,使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调研中87.5%的企业认为风险投资主要是起到提供资金的作用,而提供其他的增值服务相对较弱。

三、江苏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困境缓解对策

中小科技型企业的金融供给本身具有脆弱性,江苏省应建立短期政策干预和长期支持的有效衔接机制,加快金融供给侧改革,不断优化面向科技型企业的金融供给。

(一)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政策与基础支持体系

政府支持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为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利用财税政策、直接补贴、政府引导基金等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领域。短期内,可由政府牵头成立中小科创企业救助基金,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修复受损创新生态。从中长期来看,应完善科技型企业的政策性金融体系,通过金融服务平台、政策性金融机构等形式,加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性支持;加强财税、金融和科技部门之间的协调,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模式,改进现有直接投入为主的模式,加大风险保证基金、信用担保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的投入;安排财政专项基金作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设信贷补偿资金,与商业银行开展“助保贷”等业务,调动银行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政府应完善相关平台的建设。搭建省级科技金融投融资平台,引导企业利用平台实现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完善省级征信平台建设,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多源汇聚企业信息,推进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为金融机构开展科创贷款做好基础保障;加快落实省政府关于融资担保的文件精神,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构建“政银担”三方合作模式,发挥“几家抬”合力为科创企业纾困解难。

(二)推动商业银行主动创新,适应科创发展格局

一是优化面向科技型企业服务的机制。设立专营组织架构(专营科技支行)、独立经营管理团队、专用风险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专项激励考核机制、专属客户信贷标准是目前商业银行经营科创业务的主要方式。商业银行应进一步细化,根据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特点和风险特征,弱化担保、盈利等传统要素权重,适当增加风险容忍度。

二是商业银行在信贷政策上应给予科技型企业适当倾斜,建立贷款绿色通道,提升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评估能力;简化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有针对性地提供多样化的信贷业务,扩大贷款利率优惠幅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针对各行业科技创新不同发展阶段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

三是创新金融业务并加大推广。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对接企业,了解企业金融需求,着力打造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金融科技战略,促进金融科技与银行信贷业务结合,提高信息获取的充分性和贷款投放的时效性,降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研发和推广符合科技型企业的信贷产品,推进科技金融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化和精细化;扩大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提高金融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

(三)借助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力量,构建股权融资支持体系

一是提升江苏地区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力。以鼓励风投发展为着力点,营造风投发展生态环境,丰富风险投资市场主体,优化风险投资基金募退渠道,适度放宽金融机构资金进入限制,实现“投资—管理—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设立面向科技创新的产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积极利用金融开放契机,探索外资股权投资项目新模式,引入更多的外部资金;搭建风投机构与企业沟通平台,推动企业更好地运用股权融资政策和工具。

二是持续为科技型企业获得资本市场支持提供扶持。优化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功能,努力拓展融资渠道,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成为重要的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基地和规范的私募股权市场;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上市,加大对股份制改造和拟在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科创板上市的企业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引导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当下,江苏应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利用地缘优势,争取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到科创板市场融资,以资本力量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科技型风险投资融资
风险投资企业关系嵌入与投资绩效
风险投资对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性金融融资战略的相关研究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融资
融资
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开始啦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贵州省590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并入库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