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小曼的绘画艺术

2021-04-21马骋

检察风云 2021年3期
关键词:陆小曼绘画艺术

马骋

民国才女陆小曼作为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种“女性现象”,到了世纪之交又一次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众说纷纭中一次次被读取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文化密码。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是一幅浩瀚的长卷,上面有陆小曼的墨迹。”这既是对陆小曼所代表的“女性現象”历史地位的肯定,其实也道出了陆小曼不太为人熟悉的职业身份:她是一位专业画家。

陆小曼的母亲画得一手很好的工笔画,她从小也自然受到了很深的熏陶。20世纪20年代初,陆小曼曾拜著名画家刘海粟为师,在与徐志摩结婚后,她在海宁和上海两地创作了一些绘画作品。刘海粟曾这样评论陆小曼的作品:“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1929年,陆小曼还积极参与中国女子书画会的筹备工作,并成为中国女子书画会的早期会员。1930年,陆小曼又拜著名画家贺天健为师。有意思的是,拜师时贺天健还与陆小曼约法三章:一、老师上门,杂事丢开;二、专心学画,学要所成;三、每月五十大洋,中途不得辍学。

贺天健主张学山水画的过程分三个阶段:学习传统、师法造化和自行创稿。他曾说学习传统:“要死板板的学习,要死得透、板得透,得到摇撼不动的功夫,再从死里活出来,从板里动出来。”贺天健主张山水画的传统首先是“四王”,再加入石涛和“扬州八怪”等的写意画法。因此陆小曼从传统入手,画山善用传统的“解索皴”和“斧劈皴”,显示出很扎实的传统功底,画树则为贺天健主张的赵孟頫和倪瓒的树法。现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陈翔曾说过:“她画有一本仿恽南田的山水册页,温润恬淡,颇得南田神韵。能画四王,再画恽南田其实也不难。”可见陆小曼的绘画传统功底之扎实。

陆小曼早期绘画的代表作就是徐志摩十分喜爱的仿董其昌的山水画长卷。此画横向构图,崇山峻岭,云烟之气缭绕墨间。1931年徐志摩携此画到北京找邓以蛰先生装裱,邓为之加跋说明之。胡适在其后题了一首诗:“画山要看山,画马要看马,闭门造云岚,终算不得画。小曼聪明人,莫走这条路。拼得死工夫,自成其意趣。小曼学画不久,就完成了这山水大幅,功力可不小!我是不懂画的,但我对于这一道却有一点很固执的意见,写成韵语,博小曼一笑。适之,二十(1931年)、七、八,北京。”

笔者认为,胡适的诗也许已脱离小曼的画而表达了自己文学艺术上的观点,即深入生活,表现强烈的写实主义艺术风格。但中国画与西洋绘画那以科学原理为美术理论的写实主义艺术表现手法不同,中国传统绘画讲究“以神写意,以意写形”,更强调意境与神韵。以绘画中的透视为例。透视是一种绘画构图中表示空间感的处理手法,其名词来自西方绘画理论,即用几何学、光学等科学原理来揭示物体在空间中的远近关系,近则大,远则小,因此西洋绘画往往会在画面上确定物体透视的消失点,以达到精确地表现绘画对象的视觉真实性。而中国画不同,其透视是无点的,即所谓散点透视。它是一种由画家根据主观上对物体本质的认识、把握,灵活自由地构图以处理画面空间,从而达到写意、传神的艺术目的,这并不是说中国画不讲究象形。

陆小曼《武夷疗养院》

陆小曼《黄山清凉台》

陆小曼所绘册页

西洋绘画重视画面写实的每一个细部,以每一个局部的真实来表现整体的真实,画面充实饱满而从不会留白。而中国画重视从整体上把握山水、花鸟、人物的普遍规律,然后再运用这些规律加入人的主观因素进行组合,即“以神写意”,表现符合大自然常理的画面,即“以意写形”,它并不太讲究比例、透视等,更没有机械地描摹自然实景,却仍然让人感到与大自然有几分相似,又有几分不似,在似与不似之间表现了中国绘画很重要的韵味——意境。陆小曼的好友、著名女作家赵清阁曾说过:“她说她爱大自然,但她无法旅游,因此她愿陶醉在丹青的河山风景中。”

笔者很欣赏陆小曼绘画作品中师法天地的意境。贺天健曾说:“我以为一个山水画人不但是师法天地间的物象,更应该师法创造无数物象的精神。”那么陆小曼绘画作品师法天地的精神是什么呢?徐志摩的表弟陈从周的女儿陈胜吾说得好:“小曼的画清如其人的内心世界。”道出了陆小曼绘画作品所表现出的精神境界,这也是20世纪初新时代女性以感性的生命力量对抗世俗伦理的霸权时,其激情与胆识恰恰来自内心一片纯净的灵魂世界。

上海中国画院院长陈翔说过:“真正要领会恽南田笔下那种高华的气韵并化为己出,非得要有超凡脱俗的胸襟和宠辱不惊的气质不可。传统中国山水画,纸上笔墨,胸中丘壑,合二而一。心源丰沛,笔墨自然灵动,所以,画如其人,其实讲的就是画家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画出什么样的画。”

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筹建之初,共有69位专业画师,其中女画师只有9位,陆小曼就是其中一员。也许真是她师法造化中表现出的超凡脱俗的胸襟和宠辱不惊的气质所形成的画风,奠定了她专业画家的地位。

笔者在所撰写的陆小曼传记《千魅陆小曼》(黄山书社2009年)中曾这样写道:“真希望能有人收集整理陆小曼的绘画作品,并出版《陆小曼画集》,对她的绘画艺术进行专题研究,对其作品进行专业甄别,从而使陆小曼的绘画艺术在学术界和收藏市场中,让人充分认识其艺术价值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并形成一定的学术支撑。”

2020年11月20日,在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中国画院、浙江省博物馆、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静安区图书馆、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长青文化专项基金多个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曼庐墨戏——陆小曼的艺术世界》正式出版,成为陆小曼书画艺术成就学术研究的重要文献。画册中有关陆小曼的文献资料信息量很大,除了陆小曼绘画和书法作品,还有其恩师贺天健、钱瘦铁等人的书画作品,提供了师承关系的研究资料。还有民国时期上海女子书画会中陆小曼的好友周炼霞、陈小翠、李秋君、庞左玉等人的书画作品。另外,还选录了徐志摩、胡适、梁启超、梁思成等人的诗词稿件,并收录了陆小曼日常的手稿、临书、自用的碑帖。

笔者曾见过中国美术学院、江苏大学等高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撰写的毕业论文,选题均为陆小曼绘画艺术研究,但论文选画中多有仿冒陆小曼的假画赝品,损害了陆小曼绘画艺术的学术研究,令人遗憾。这次出版的画册只选用陆小曼遗产指定继承人、上海中国画院和浙江博物馆收藏的陆小曼绘画作品,绝对保真。

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祝君波先生在本书序文中写道:“陆小曼的职业定位是画家。”“她是画家,是民国新女性代表。”说得客观,更说出了陆小曼应有的历史地位。书里还有一个亮点,即较权威地整理出了陆小曼年表,对坊间一些出版物中,对陆小曼年表的错误之处作了更正。笔者在参与整理年表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副主任詹咏先生、上海市政协《浦江纵横》杂志副主编吴元浩先生的鼎力相助。也许正是诸多文人学者、出版人、媒体人的努力,才使世人能够了解和体会更加完整的陆小曼。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陆小曼绘画艺术
陆小曼两段婚姻的启示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林徽因VS陆小曼: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爆笑街头艺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胡适与陆小曼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