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护仪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2021-04-21董自强
董自强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周围神经和(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1]。在手术治疗时,麻醉的实施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疼痛感,不仅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而且便于医师操作,故有助于为临床开展手术提供良好氛围。麻醉的程度与效果直接关系到手术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因此,稳定患者各项指标非常重要[2]。以往,麻醉医师通常根据临床经验判断麻醉用量,主观影响较大。近年来,伴随医疗研究的深入,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护仪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效果目前在临床上仍存在争议[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在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中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护仪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8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2~68岁,平均(48.52±2.32)岁;卵巢囊肿摘除术15例,肾囊肿切除术17例,其他8例。试验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3~69岁,平均(49.37±2.26)岁;卵巢囊肿摘除术16例,肾囊肿切除术18例,其他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纳入标准:无手术禁忌证;年龄≥22岁;无神经系统病症、心血管病症;手术治疗时间不低于1 h;无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严重异常情况;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1.2 方法
手术治疗前,嘱患者禁食8~12 h。
1.2.1基础麻醉
对照组予以静脉复合麻醉:于手术治疗前30 min,给予0.1 g苯巴比妥钠(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5613,1 ml∶0.1 g)和0.5 mg阿托品(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324,1 ml∶0.5 g)肌内注射;随后,建立静脉通道,连接监护仪,常规监测患者体征指标,包括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end-tidal carbon dioxide,PetCO2)、心率(heart rate,HR)、血压(blood pressure,BP)、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O2)及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等;具体麻醉方法及药物为,对患者静脉注射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江苏盛迪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8,5 mg)和4 μg/kg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508,2 ml∶0.1 mg)、2 mg/kg丙泊酚(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843,20 ml∶200 mg)和0.03 mg/kg咪达唑仑(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33,10 ml∶50 mg)。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麻醉过程中应用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护仪(深圳市格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GY6000A):连接前,先使用专用乳液和75%乙醇清洁连接部位的皮肤,待皮肤干燥后,连接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护仪。
1.2.2麻醉诱导
对照组诱导2 min后,喉罩插入采用机械通气。试验组脑神经元电波检测仪(network test system,NTS)(生产厂家:拜谱有限公司与Alpha-Omega公司;型号:Alpha-Omega)达到D2水平时,喉罩插入采用机械通气。
1.2.3维持麻醉
所有患者维持麻醉均予以丙泊酚+瑞芬太尼。
麻醉医师通过观察对照组临床体征情况(呼吸、BP和HR等),适当调整输注速度;根据NTS适当调整试验组术中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9,1 mg)、丙泊酚输注速度,维持NTS在D2至E0水平;在预计10 min后术毕时,终止丙泊酚输注。
术后,将患者推送至麻醉苏醒室观察。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时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药物应用量、麻醉满意度、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选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评估麻醉满意度,评定项目包括工作流程合理与否、医师医疗技术、手术全程监护等,总分100分,以非常满意(>85分)、相对满意(60~85分)和不满意(<60分)的标准划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相对满意例数)/总例数×100%[5]。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治疗时麻醉药物应用量比较
试验组手术治疗时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麻醉药物应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治疗时麻醉药物应用量比较
2.2 两组麻醉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麻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满意度比较
2.3 两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
试验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术治疗过程中的麻醉方式亦逐步优化。目前,临床常用的麻醉方式以区域组织麻醉和全身麻醉为主。有报道指出,全身麻醉是最舒适、最安全的麻醉方法,相比区域组织麻醉,其不仅舒适度更高,麻醉效果更好,而且还具有适用患者、手术类型均更为广泛等优势[3]。麻醉对麻醉医师经验、技能和知识的要求均较高,尤其是在判定患者麻醉深度方面。以往判断麻醉深度缺乏可靠有效的监测手段,因此,麻醉医师需根据自身临床经验予以判断。麻醉药物的血药浓度直接影响麻醉作用及效果,予以患者深度适宜的麻醉能保证其呼吸、循环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不良刺激发生,使术后并发症发生减少[4]。因此,正确掌握麻醉深度并实时调整麻醉药物剂量,不仅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还能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护仪通过对麻醉对象的自发性脑电活动进行微机处理,将脑电活动量化成6个阶段14个级别。麻醉医师通过观察相应指标掌握麻醉深度,从而适当调整麻醉用药剂量。本研究结果显示,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护仪的应用能对麻醉深度精确控制,使患者生命体征波动减少,而且还能使麻醉药物应用量减少,使患者苏醒时间缩短。
综上所述,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护仪应用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麻醉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麻醉药物应用量,缩短麻醉拔管时间与苏醒时间,提升麻醉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