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

2021-04-21金四利

医疗装备 2021年6期
关键词:低浓度无痛分娩自控

金四利

南昌三三四医院 (江西南昌 330024)

分娩疼痛是分娩过程中的自然身体反应,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转变,产妇对无痛分娩的需求不断增强[1]。目前,临床采用的无痛分娩方式以椎管内麻醉镇痛为主,其局部作用强,全身反应少,毒性小。罗哌卡因麻醉作为常见的硬膜外麻醉方式,若浓度过高,将会阻滞产妇的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因此,在保证麻醉质量的基础上适当降低药物浓度非常必要。舒芬太尼作为人工合成的镇痛药物,与罗哌卡因联合使用,起效快,麻醉效果更佳[2-3]。本研究旨在探讨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接收的80名无痛分娩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试验组年龄22~33岁,平均(26.73±1.53)岁;孕周35~40周,平均(38.74±0.62)周。对照组年龄22~32岁,平均(27.21±1.80)岁;孕周35~40周,平均(39.17±0.63)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在产妇宫口开至约3 cm,步入分娩活跃期时,医护人员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并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与胎心状况。

试验组采取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常规消毒、铺巾后,于产妇的L3-4间进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管长控制在3 cm左右;之后注射试探量1%利多卡因(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2313,规格:5 ml:0.1g)5 ml,若5 min后无脊麻情况则给予0.1%盐酸罗哌卡因(阿斯利康,国药准字H20100103,规格:75 mg/10 ml)、0.5 μg/ml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规格:1 ml:50 μg)的混合液进行硬膜外注射麻醉,初始剂量为8 ml,4 min后咨询产妇宫缩感觉、下肢运动感觉,待麻醉起效后连接含有0.1%罗哌卡因、0.5 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92 ml)的无痛分娩泵,输注速度设定为7 ml/h,自控剂量设定为5 ml,间隔15 min后进行无痛分娩。

对照组单纯给予硬膜外腔注入0.1%罗哌卡因进行无痛分娩,首次剂量为8 ml,待麻醉起效后连接含有0.1%罗哌卡因(92 ml)的无痛分娩泵,输注速度与自控剂量同试验组,间隔15 min后进行无痛分娩。

两组在分娩期间均接受吸氧管理,并密切监测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1.3 临床评价

(1)镇痛效果,包括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及阻滞持续时间。(2)分娩期间各项指标,包括总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在新生儿出生后1 min内对其肌张力、心搏速率、对刺激的反应、肤色、呼吸5项进行评估,每项分值为0~2分,满分10分为正常新生儿,7分以下考虑存在轻度窒息,4分以下考虑为重度窒息[5])、分娩疼痛评分(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6])。(3)分娩方式,包括剖宫产和自然分娩。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试验组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均早于对照组,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2.2 两组分娩期间各项指标比较

试验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分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分娩期间各项指标比较

2.3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试验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名(%)]

3讨论

分娩疼痛是由于子宫收缩、宫颈扩张导致盆腔组织受压和骨盆会阴部扩张引起,不仅会给产妇带来疼痛,还可能导致产妇血管收缩、激素分泌失调甚至胎盘供血不畅,不利于妊娠结局。无痛分娩指通过采用多种手段合理减轻分娩时的疼痛,甚至达到疼痛消失的效果,能够有效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4]。罗哌卡因为临床常用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药物,能够有效阻断钠离子流入人体神经纤维细胞膜,且对沿神经纤维相关冲动传导进行可逆性阻滞,并发挥麻醉、镇痛双重效应;同时,其作为纯左旋体长效酰胺局部麻醉药物,低浓度使用能够实现感觉阻滞及局限非进行性的运动神经阻滞,但若浓度控制不当,可能会抑制中枢神经,甚至诱发多种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往往在分娩镇痛中限制罗哌卡因的药物浓度[5]。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早于对照组,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分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增强麻醉质量,减轻分娩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经分析,其原因为在于,舒芬太尼属于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的衍生物,与μ受体的结合力为芬太尼的7.7倍,且脂溶性为芬太尼的2倍,能够迅速扩散并分布至机体各组织,且易透过血脑屏障,迅速在脑内达到有效浓度,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等优点,而利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可使阿片类药物渗透到蛛网膜下腔并发挥作用,有效提升麻醉的整体效果,此外,由于硬膜外腔含有脂肪、结缔组织,而舒芬太尼具有较强的脂溶性,能够与脂肪组织结合,促进药物吸收,因此,在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的基础上复合舒芬太尼可进一步提高麻醉质量,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阻滞持续时间,发挥持久镇痛的作用,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试验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了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对产妇与新生儿无明显影响。经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舒芬太尼胎盘转运率较高,可在肝脏内被广泛地生物转化,且残留药物对胎儿和母体的影响小,产后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7-8];同时,硬膜外自控镇痛能够保证实际需要自我控制麻醉药物剂量,确保镇痛药物的浓度处于最低有效浓度,在保证麻醉质量的同时提高药物安全性。

综上所述,将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无痛分娩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麻醉质量,减轻分娩疼痛,改善分娩结局。

猜你喜欢

低浓度无痛分娩自控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水环境中低浓度POPs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二 用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儿童近视,您了解多少
成功来自于自控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固体清洁剂自控装置
改良长效低浓度骶管阻滞用于药物中期引产43例
低浓度氯气综合利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