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1-04-21范明民刘玉媛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知识点教学模式课程

◆范明民 刘玉媛

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范明民 刘玉媛

(北海职业学院 广西 536000)

传统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面临学习任务重、课时少、课程知识点难和枯燥无味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通信类专业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5G信息化时代下探索构建新移动平台,拓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给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建议以及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课堂、web平台和移动平台结合授课,对高校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也是未来高职教育改革新方向。

移动终端;混合式;教学模式

1 引言

5G时代提供eMBB、mMTC和URLLC三大应用场景,高校学生是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最快的群体,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成了教师的当务之急。探索移动终端融入课堂教学的途径,形成线上线下学习模式,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利用现代化技术帮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信息化时代互联网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能够补偿教学信息与知识传递的不对称劣势;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革命的跨界与融合能够推动高校改革与教学技术的专业化发展;新形势的教学思维转变和改进能够实现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显著提高。文章以《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为例,将5G技术和移动终端融合探索构建混合式教学平台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当代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劣势

2.1 课堂效果差

学生经历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传统课堂模式教学,大学依旧延续这样一成不变的学习方式,无法体会到大学教学魅力。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短。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这类理论综合、实践要求强的课程,教师上课前复习学习过的通信基础课程知识点,同时整合讲解新课内容,学生对枯燥的理论依旧是一知半解,任课教师很难深入系统地讲解通信技术知识要点,学生对移动通信的认知停留在书本上。高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认知层次存在差异,教师只能按照多数学生平均认知能力授课,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导致最终学习效果不理想。由于课程内容量和课时量不匹配,通信技术更新换代时间短,教学内容和技术严重滞后技术发展。绝大多数的高校依旧是沿袭落后主流技术的传统教学实践体系,导致学生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岗位不匹配,难以通过课堂学习来获取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通信领域的工作岗位。

2.2 教学模式不灵活

传统教学模式为老师是课堂的主体,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在教室讲,但是工科类专业涉及面较广,学生是很难通过课件和教师描绘去深入透彻理解,导致学生只掌握了知识点,却无法对这门课提起兴趣。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灵活度降低,间接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导致学生和老师的交流逐渐减少,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3 混合式教学探索

5G新基建提供了网速迅捷的环境,人手一部手机已是屡见不鲜,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旨在提升课堂活力,提高大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参与度,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各类学科教育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混合式教学定义为将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的优点结合起来,实现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知识传递到通过沟通、合作达成主动的知识建构的转变。

混合式教学方向在于学生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化定制学习建议和推送学习内容,形成实训室学习为主体,线上学习为辅助的方式。混合式教学与当今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高度契合,是培养信息化时代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主要手段。高等院校应该大力推进内涵建设,推动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技术型人才教学改革,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过程中,混合式改革是重要的切入点和热点研究对象。[4]根据教师定下的学习目标,平台对学生的目标达成度进行监测预警并且反复诊断,针对性的改善薄弱点。形成自我诊断和学生总结改进的良性循环,逐渐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4 基于移动端的通信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4.1 设计思路

基于5G移动平台的开发首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研,结合一线教师授课经验和学生移动学习需求,最终确定了移动终端和线上课堂混合式交互内容。职业院校的使命是造就高水平技术型人才,技术型是指技术等级水平,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前沿理论、先进制造工艺的支撑,高水平技术型人才的训练不能只追求动手实践,要根据企业项目的需求,科学合理安排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的占比。[5]移动终端平台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大模块。基于课程标准和建设方案的总体思路,采用项目化教学,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小组分工合作。平台需要包括课堂参与统计分析、考勤、师生互动体系、在线测试、讨论、小组合作、教学反馈、个性化推送学习建议等多个功能。平台加强师生沟通,拓展教学反馈渠道,实时监测和评估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定期给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建议和学习内容。平台成熟后,可推广为多个学科使用,提高本校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实习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4.2 教学实现

4.2.1课前准备

利用5G终端布置多样的课前活动让学生预习新课知识点。教师事先做好课前准备,把课件、教学视频等学习素材上传进移动平台;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制作成动画以及短视频的形式上传到平台方便学生在线学习,在QQ或者微信上以公告或者通知的形式发起活动通知学生参与学习。教师可以在平台统一发起签到,便捷统计出勤率。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公告形式提出议题,让学生作出假设开展小组讨论,动手验证假设,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记录预习中的疑点并通过互动模块向老师提问。

4.2.2课中教学

针对本次课程的重难点以及学习目标,夯实基础。任课教师根据课前学生提出的疑点展开讲解,以《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GSM系统”章节为例,首先动画演示GSM系统拨打一次完整电话流程,详细讲解通信结构模型、接口分类和信令传输特点。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增加和学生问答交流频率,通过点名、抢答、粘贴板等形式进行课堂多维互动,获悉有创新价值的想法,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新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形成良性反馈。学习平台发起GSM系统的相关知识点在线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获得真实反馈。

其次,讲解移动通信技术实验箱的“GSM通信系统实验”及其注意事项,让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项目。应用课堂的知识点映射到现实通信传输设备上,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电话通信真实感受语音传输效果,观测并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得学生对GSM通信系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最后,利用思维导图方式,描绘出本次实验的信令流程,总结本节课学习目标。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腾讯会议”或者钉钉等传播媒介进行直播授课,直播期间可以利用录屏功能,将录播视频上传到平台,方便没有及时参与直播的学生回放学习,使随时随地随处学习理念得到实践。

4.2.3课后阶段

课后生成课堂报告,平台统计课堂活动,以百分比形式展现出勤情况,形成能力雷达图,收获学生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和课堂教学满意度。教师根据本次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效果,布置相对应的课后作业。及时查收学生的反馈评价,结合自身实际,不断优化教学。任课教师认真批改学生作业,记录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教学反思,及时给学生在线课后答疑。

4.3 诊断改进

平台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教师根据平台统计分析功能,生成“柱状图”或者“饼状图”分析,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弥补传统课堂期末考试单一的评价方式的不足。对比使用前的学习成绩,提出平台的改进意见,不断总结优化,精准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创新课程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实时统计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个性化定制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建议。表1为平台评价体系。

表1 5G时代混合式课程教学考评评价体系

5 结语

混合式教学模型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5G技术环境,通过“移动端”结合“线上线下”教学优势,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吸引注意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率锻炼其动手能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人才。混合式教学能提升任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未来教育发展方向。

[1]刘阳.混合式教学的困境与优化[J].教学与管理,2020(6):104.

[2]王毅,王雨晗,郭慧.面向“新工科”建设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19(1):73-74.

[3]刘艳,陈卓,张庆芳,陈园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20(20):117-120.

[4]韩学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的策略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9(34):58-60.

[5]耿玉香,郑春禄.高职实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29):98-99.

本文系北海职业学院2020年度第一批院级教育教学改革类课题“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学习模式研究”(编号2020YJY27)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知识点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