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轨道交通特种设备安全质量管理措施

2021-04-21魏春涛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5期
关键词:特种设备螺栓管理系统

魏春涛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0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的稳定运营需得到大量特种设备的支持,其具有使用频率高、安全隐患多等特点[1]。若缺乏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易导致特种设备发生故障甚至引发事故,严重威胁乘客的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1 轨道交通中特种设备的总体管理框架

某地铁迄今已经过多年的运营,在长期的探索下,已经形成基于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体系。为充分发挥出安全管理的作用,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确特种设备运行期间的影响因素,编制完善的管理框架,有序推动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总体管理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管理框架结构

2 特种设备的管理框架实施策略

2.1 标准化管理

特种设备的应用效果直接影响到公众的安全。自2005年起,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便高度注重特种设备的应用问题,视实际情况出台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标准化准则》,其突破性意义在于为轨道交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引导。通过标准化管理的方式,有助于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具体涉及到的内容有:安全管理制度、基于各工程人员的责任制度、操作规范、应急事故处理等。通过该标准的运行,给特种设备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显著现实意义。

2.2 特种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轨道交通具有系统性,其涉及到的特种设备类型丰富,且常见于换乘站、出入口等各个核心区域,对人力资源配置提出较高的要求,若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将严重影响到特种设备的管理效果。对此,从运营筹备阶段开始便着手于此方面的工作,创建具有信息化特征的管理系统,并在后续的运营中持续优化。在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后,可以精简人员投入,创造更可观的特种设备管理效率,以便及时掌握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2]。信息化管理系统集多方面于一体,具体有:

(1)安全确认系统。开展准备工作时需要全面考虑到各类特种设备的运行状况,掌握其各项运营信息,在安全确认系统的支持下创建报表,以便对设备的运营状况作出判断。各层级管理人员可直观掌握特种设备的实际情况,而安全技术人员也能够实现对特种设备运行信息的灵活调取与及时控制。

(2)资产管理系统。特种设备运维工作量较大,其产生的各项信息应得到完整的记录,此项工作主要通过资产管理系统而实现,具体内容包含修理信息、材料消耗信息等,在此基础上可生成管理报表,从而给设备的运维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作业的规范性。

(3)统计分析系统。通过此系统的作用,可创建完善的信息流,打破特种设备信息过于孤立的局面,以便对设备运行期间各项指标的实际表现作出科学的判断,以实际需求为准将特定的信息精准推送给管理者,在对接手机移动端后,可显著提高信息的推送效率。统计分析系统的内容覆盖面较广,包含计划修工单完成率、设备运行可靠度、工时统计等,对于管理者而言则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可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伴随地铁运营时间的延长,历史阶段内的各项特种设备运行数据都将得到完整的存储,成为大数据分析的重要依据。

(4)现场监视系统。车站电梯、扶梯等均是重要的设备,其需要得到全面的监控,对此创建了现场监视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应用,主要可提供如下3项功能:①及时监视电扶梯的使用情况;②给管理人员提供便捷化操作途径,可及时掌握电扶梯在特定阶段内的运行资料;③提高防盗监控水平,可及时掌握是否存在被盗的情况。在现场监视系统的辅助下,特种设备管理岗位的数量随之减少,同时有效保证了特种设备的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具有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特点。关于某地铁信息化系统的组成,具体包括:EAM(Enterprise Assets Management,企业资产管理)系统、轨行区施工作业管理系统、运营前安全确认系统、运营统计分析系统、运营安全管理系统、乘务生产管理系统、运营图档管理系统、员工绩效考核系统、车辆检修管理系统、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电子工作票管理系统、生产类测试系统、管理类测试系统及其他系统等。

3 特种设备的具体管理措施

特种设备的管理难度较大,涉及到管理责任的划分与落实、维保合同的签订、定期的管理工作考核等方面,具体作如下分析。

3.1 承办商管理

特种设备需要根据使用需求合理采购,后续的安装与运维工作应交由特定的厂商负责。为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公司以地铁车站发展需求为立足点,编制科学的采购技术标准,从而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制造安装期间则由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保证各项细节都可落实到位;进入到接管验收阶段后,则要严格执行验收标准,此项工作由运营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保证验收的客观性和所得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维保阶段,则要强化指标控制,以月为单位定期评价特种设备的安全质量管理效果。

3.2 特种设备隐患的整改

特种设备安全问题的覆盖面较广,作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具有高度的专业素质以及敏感性,能够从问题的表面切入,分析其本质情况,深度寻找潜在风险,采取相适应的应对措施;从业内既有工程中汲取经验,做好预防性工作。隐患整改可从源头上控制安全问题,某地铁工程长期致力于此项工作,具体整改内容包含如下6方面:

(1)基于扶梯主体固定方式的整改,迄今已经接受整改的有329台。整改前:①螺栓栽焊在基座上,对现场焊接技术要求高,由于部分焊缝质量问题导致紧固螺栓断掉或预紧力达不到标准要求;②螺栓连接方式为M16焊接螺栓+垫圈+螺母。整改后:①铲掉所有栽焊的紧固螺栓;②改变螺栓联接结构方式,将原螺栓焊接+压板固定结构更改为垫板焊接+压板固定+螺栓紧固结构;③螺栓连接方式改为垫板攻螺纹焊接,M20六角螺栓+压板+平垫圈+弹簧垫圈。

(2)基于扶梯固定螺栓的整改,迄今已经接受整改的有238台。(3)基于连接螺栓的整改,迄今已经接受整改的有332台。(4)基于电阻箱发热问题的整改,迄今已经接受整改的有139台。(5)基于驱动链断裂问题的整改,迄今已经接受整改的有31台。(6)基于加装防跳开关的整改,迄今已经接受整改的有238台。通过及时的整改后,某地铁特种设备的运行状况较为稳定,期间未发生安全事故,特种设备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3.3 强化人才培养

特种设备的组成以及运行机制都具有复杂性,技术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中的核心,若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团队,将难以准确判断设备的故障,导致安全隐患逐步增加,最终产生极为严重的安全事故[3]。对此,需要招聘特种设备机电运维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加强日常培训工作,形成富有聚合力的团队,共同参与到日常的运维、管理等相关工作中。团队不可故步自封,应从行业内积极学习技术,将其迁移至实际工作中。

3.4 定期考评

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标准,定期组织信息化系统的现场检查工作,掌握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对其采取维保措施后的工作效果;以年为单位作综合性评价,具体包含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责任落实情况等,明确各部门的实际工作成果。通过特种设备管理框架的引导作用,某地铁的特种设备可维持稳定运行状态,可靠性逐年提高,平均可达到99.7%。在安全质量管理措施的引导下,给乘客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出行服务。

4 结束语

特种设备管理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此类设备在种类、功能等方面都具有差异性,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事业,施工企业需要准确认识到特种设备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特种设备可维持稳定运行状态,在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协同努力下,全面保证特种设备的使用效果。

猜你喜欢

特种设备螺栓管理系统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M16吊耳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承压类特种设备受压元件壁厚测定问题的探讨
更正启事
预紧力衰减对摩擦型高强螺栓群承载力的影响
单螺栓装配位置对螺栓连接性能的影响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