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和螺旋CT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能对比

2021-04-21刘华炳中山市坦洲医院影像科广东中山528467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4期
关键词:敏感度股骨头一致性

刘华炳(中山市坦洲医院影像科,广东 中山528467)

股骨头缺血坏死(AVN)具有高发性且治疗难度较大等特点,早期AVN并无典型的临床特征,因而易被患者忽视,当股骨头塌陷后,患者可出现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病情若未及时控制,将会增加患者残疾的风险,致使生活质量低下[1]。因此,如何提高AVN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对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和螺旋CT等影像学诊断技术也逐渐应用至AVN的诊疗中,其中MRI可以清晰显示病灶情况,对坏死体积的估算具有一定的价值,而螺旋CT可清晰显示病灶区域的边界、面积、硬化带等情况均有一定的价值[2]。但临床上关于MRI及螺旋CT诊断早期AVN效果差异存在一定的争议。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AVN诊断中应用MRI和螺旋CT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本院疑似早期AVN患者130例。其中男74例、女56例;年龄55~78(66.25±4.27)岁;患者均有髋关节疼痛症状,髋关节疼痛时间2~8(4.98±1.41)d。该研究已获取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髋关节疼痛时间>24h,既往有皮质类固醇应用、髋部外伤或酗酒史;(2)自主意识正常;(3)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存在明显出血性倾向;(2)合并其他类型的骨科疾病;(3)恶性肿瘤;(4)合并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

1.3 方法

1.3.1 螺旋CT诊断所有患者均给予螺旋CT诊断,应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取平卧位,扫描区域:双侧髂前上棘水平连线至股骨头下缘。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mA,层厚5mm,层间距5mm,矩阵320×320。

1.3.2 MRI诊断应用西门子1.5TMRI行MRI扫描诊断,取平卧位,体部线圈,行常规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FSE)T2WI诊断,T1WI:TE/TR=12/500ms,矩阵320×224,FOV40cm,层厚5mm,T2WI:TE/TR=85/3000ms,矩阵320×224,FOV40cm,层厚5mm。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T2WI:TE/TR=20/3800ms,矩阵320×192,FOV40cm,层厚5mm。所有患者的螺旋CT及MRI影像均由本院影像科2名主任医师进行阅片,得出统一结果。所有患者均在MRI及螺旋CT检查后7d内,行X线平片、放射性核素扫描及γ闪烁照相、组织学检查等临床检查。

1.4 临床观察指标(1)以临床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MRI及螺旋CT诊断早期AVN与临床检查结果的一致性;(2)比较MRI及螺旋CT诊断早期AVN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以早期AVN为阳性,非早期AVN为阴性,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采用Kappa进行一致性度量,Kappa≥0.75时,表明两者的一致性较好,0.4≤Kappa<0.75时,表明两者的一致性一般,Kappa<0.4时,表明两者一致性较差。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及螺旋CT诊断早期AVN的结果及与临床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析经临床检查证实,130例疑似早期AVN患者中确诊92例;经Kappa检测,螺旋CT诊断早期AVN的结果与临床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594,P=0.000);经Kappa检测,MRI诊断早期AVN结果与临床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97,P=0.000)。见表1。

表1 螺旋CT与MRI诊断早期AVN与临床检查结果分析(n)

2.2 MRI及螺旋CT诊断早期AVN的价值对比MRI诊断早期AVN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螺旋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MRI及螺旋CT对早期AVN的诊断价值对比[n(%)]

3 讨论

AVN是一种病理演变过程,早期AVN的诱发因素多与髋部外伤、糖皮质激素应用、酗酒等因素有关,患者临床表现为髋部或腹股沟区疼痛或酸痛,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随病情发展,患者股骨头塌陷后,易增加患者剧烈疼痛、肢体短缩、行走困难或跛行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3]。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症可采取手术及保守治疗两种方式,保守治疗适用于非负重面坏死且病灶范围较小,头外形基本正常且广泛硬化的患者。手术治疗适用于AVN病情进展较快或Ⅲ期、Ⅳ期的AVN患者。因此,尽早的诊断及治疗早期AVN,对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患者预后改善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X线、CT、MRI诊断也逐渐应用于早期AVN的临床诊疗中,其中X线是临床上诊断AVN较为常见的方式之一,可以有效显示股骨头阳性改变情况,如硬化带、斑点状硬化、股骨头塌陷等征象,但X线观察股骨头密度改变所需时间较长(需8周或更长时间),致使其对早期AVN的诊断难度较大,制约了其应用范围[4]。螺旋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及信噪比,其对于Ⅱ、Ⅲ期的AVN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其对病变区域的范围、边界、软骨下骨等情况的显示度较好,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发现早期的细微骨质病变情况,利于临床医师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骨塌陷情况,对早期诊断AVN具有一定的价值[5]。但螺旋CT诊断对AVN的敏感度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且螺旋CT诊断也存在一定的辐射损伤,因而制约了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6]。而MRI检查具有无辐射、无创、软组织分辨率、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可以清晰显示股骨头坏死灶,对坏死区域面积的估算也较为精准。同时其高软组织及空间分辨率,利于临床医师发现细微的病变情况,在组织水肿、关节积液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MRI相较螺旋CT,其发现骨坏死灶的时间更早[7]。此外,早期AVN在MRI影像上多呈现异常引号,T1WI为条带状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外低两条并行信号影(双线征)或低信号,AVN的MRI多样信号病变可反映不同层面的病变组织的代谢水平,临床医师在早期诊断时可通过双线征等异常信号来及时发现AVN情况[8]。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临床检查证实,130例疑似早期AVN患者中早期AVN92例;经Kappa一致性度量,螺旋CT诊断早期AVN与临床检查结果一致性一般,MRI诊断早期AVN与临床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MRI诊断早期AVN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螺旋CT诊断(P<0.05),表明相较螺旋CT诊断,MRI诊断可提高早期AVN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了初步参考。

综上所述,MRI诊断早期AVN的准确性高于螺旋CT,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初步参考。

猜你喜欢

敏感度股骨头一致性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动力特性对于接缝的敏感度研究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