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增强式训练干预效益:弹跳、灵敏、动态平衡

2021-04-21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动态平衡姿势专项

曹 礼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1 问题提出

1.1 篮球项目的动作技术特征与专项体能训练要求

篮球是一项广受大众喜爱的对抗性体育运动。该运动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获取更多的投篮得分,比赛时需进行反复、多向、复杂及激烈的肌肉收缩,属短时间的高强度间歇性运动。为了在快速移动情景下精准完成运球、传球、投篮等专项动作,篮球运动员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跑、转、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还需在抢断、切入及瞬间卡位等专项动作中具备良好的平衡控制能力与身体协调性。现代篮球运动特别注重在制空权与攻防快速对抗中的争夺对抗,如连续争抢篮板球、运球急停后跃起投篮、快速弹跳后果断抢断防守等动作。上述技术动作完成都需要良好的不同方向姿势控制、迅速移位与落地跃起等专项运动素质(跳跃爆发力与敏捷性)才能完成。因此,针对篮球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及爆发力、稳定灵敏性设计开发新的专项体能训练方法愈发显得重要和迫切。

1.2 增强式训练与稳定平衡性干预间耦联的实践缺失

过往研究表明增强式训练(plyometric training,PT)可增进垂直跳跃能力。该训练不仅要求正确的着地技巧与肢体动作,而且注重跳跃过程肢体的适当控制,因而有益于下肢运动学表现与神经肌肉功能[1]。增强式训练与平衡训练相似,能有效提升单脚跳跃平衡表现,减少着地冲击力与侧向晃动幅度。最新研究显示,增强式训练能有效提升康复后期体能状态与恢复先前竞技表现水平,其应用于预防运动伤害的正面效益,与水中增强式训练相似。训练实践中不仅可以达到与陆上训练相同的训练效果,更可以显著减少肌肉损伤情形发生,然而有关增强式训练对动态姿势稳定与平衡控制的效益没有相关实验探究报道[2]。既往研究增强式训练对身体姿势控制与下肢运动表现的正面效益,仅限于探讨增强式训练对静态与单脚跳跃着地稳定性的影响,对于个体动态情境下不同方向姿势控制的效益研究尚未开展。此外,增强式训练是一种动态且着重神经肌肉肢体控制的训练方式,相较于单纯静止情境的静态平衡测试,动态平衡能力的评估更能反映增强式训练的正面效益,其本质上也更符合篮球运动神经肌肉控制特征。

鉴于此,篮球运动项目动作技术特征对专项体能水平的要求,即下肢力量爆发力、稳定性、灵敏性的均衡兼顾。该研究通过增强式训练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动态平衡(LOS)与专项运动表现(跳跃与敏捷)的体能训练予以运动干预,探究符合篮球动作技术特征的下肢力量及灵敏素质要求的体能训练新方法。

2 理论依据

增强式训练是由苏联教练Yuri Verkhoshanski提出,70年代由美国教练Fred Wilt推展应用,其后被广泛应用于肌肉爆发力训练[3]。其神经肌肉工作原理是利用作用肌预先伸展(肌肉先被动拉长),再结合伸展反射与肌肉的主动收缩(牵张-缩短循环)(stretch-shortening cycle,SSC),来产生更强与有力的收缩力量,其功效在于连接动作力量与速度,以产生爆发力反应的动作型态[4]。增强式训练需结合力量输出与快速离心、向心收缩动作负荷、减少缓冲阶段时间,借以征召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及有效储存与释放弹性势能,借以提升爆发力表现。下肢运动表现对于竞技运动表现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个体的平衡能力则与下肢伤害的发生概率存在密切关系,姿势稳定限度(limit of stability,LOS)测试是一种新式动态平衡测试模式,个体需要主动控制身体重心位移并适当维持肢体动作的稳定性与流畅性,因此较传统静态站立脚压中心测量更能客观地评估个体动态情境下的平衡调控,是对下肢神经肌肉控制及协调表现的最优测试。

3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下肢力量、稳定性及灵敏性素质。研究样本为绍兴文理学院28名篮球校队球员(见表1),为使分组具有相似的异质性与弹跳能力,利于分组训练配对练习,研究采用跳跃触墙高度进行S 型配对分组,所有参与者每周都进行 5 次篮球专项训练,训练内容与方式包括个人基本动作、小组快攻等,每次训练时间约为120分钟,且在实验期间都无与运动相关慢性疾病。实验前问卷调查显示每位参与者半年内都无重大下肢伤害,且具备1/2屈膝蹲举都能举起自身体重1~1.5 倍以上重量的肌力基础,以避免训练导致的肌肉伤害发生。本实验训练计划安排在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暨浙江省ZUBA联赛前,属赛前常规训练,并经球队主教练同意后实施,实验前参与者未有过专项增强式训练经历,且充分告知实验目的、方法与流程。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形态、年龄及球龄情况统计表

4 研究方法

4.1 实验测试法

研究的实验流程如图1,参与者都要在实验前3~5天进行1/2蹲举最大肌力测验,以评估参与者是否具备举起 1.5 倍自身体重负荷的肌力基础,并熟悉各项测试实施流程,以求获取最佳信效度。在训练前3天进行动态平衡与专项运动表现等项目的实验前测,再于7周训练结束后3天进行实验后测。

图1 增强式训练实验设计及测试流程图

4.1.1 增强式训练内容及构成要素计划

实验研究依据运动训练原理,即篮球赛前训练与运动神经适应需要至少6周。增强式训练干预结合球队教练赛季训练及比赛计划,安排PT组球员连续参与7周增强式,每周训练3次PT,而训练的项目、强度与分量系参考先前相关研究设定,详见表2。开始前4周训练量约为每周跳180~228跳,主要是以较低强度之动作,如双脚蹦跳、侧跳与前跳为主;而第5周至第7周训练量约为每周跳跃200~210跳,为较高强度动作。如深跳、单脚深跳与深跳后跳跃摸高为主,组间休息1~2分钟,项间休息2~3分钟,每次训练时间约为40分钟,以达到渐进超载与适应训练量及动作难度。为避免过度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过压疲劳,同时满足有效训练计划,特制定每周至少2次、每次训练量超过50次中至高强度跳跃动作。

表2 增强式训练内容组数次数等负荷计划统计表

4.1.2 动态平衡实验测试及评估

研究以Biodex平衡仪(Biodex Balance SD,BBS,Biodex Medical Systems,Shirley,NY,US)的LOS测试,来评估个体之动态平衡表现。BBS 的平台稳定度可由微电脑启动器控制,因而可仿真静态与动态站立情境。为能充分评估个体身体姿势控制的功能,且考虑篮球专项的动态情境,研究设定测试等级为等级6的LOS测试,在进行测试时参与者都必须脱鞋并以双脚站立于平台上,并需依BBS屏幕指示,以自身能力主动控制身体重心移动至八个不同方向目标,所有参与者都测试两次,取其平均值。本研究皮尔逊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析相同,参与者间隔5天测试表现的一致性信度,显示此项测试八个方向之ICC 系数约介于0.79~0.99(整体= 0.99;前方= 0.94;后方=0.90;右方 =0.82;左方=0.94;右前=0.88;左前=0.79;右后=0.83;左后=0.81),显示此测试各方向都有较高测试信度。

每次测试前都进行站立中心定位,测试时参与者需精确地控制身体位移动作,BBS 微电脑会记录每次LOS测试时的方向变化与移动距离,并以受测者重心移动路径与起始目标间直线距离的百分比例来表示优劣与否。若参与者重心移动的路径与起始目标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同,系统则将此次测试的LOS表现计算为100 分(最优),若受测者重心移动的路径为起始目标之间直线距离两倍,系统将此次测试之LOS表现计算为50分。

4.1.3 弹跳及灵敏性专项运动表现测试

考虑跳起争球与迅速移位都是篮球运动的重要技术动作内容,研究以立定垂直跳跃高度做为下肢爆发力表现的测试项目。测验时先记录右手侧面站立高度,再测量跳跃时手触墙壁的高度,两个高度之差值即为垂直跳跃高度,测验三次,取最佳成绩。见图2,研究以T型测试做为灵敏性表现的评估方式,场地是以圆锥筒设置 T形,测验时请参与者从A点出发,以最快速度向前冲刺五公尺跑至B点后,向左侧滑步至C点,再以侧滑步十公尺至D点,再向左滑步折返至B点后,倒退跑回A点,测验三次,取最佳成绩为代表。

图2 T型灵敏性测试场地布置及移动路线图

4.2 数理统计法

该研究采用SPSS 21.0 版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值都以平均数±标准差呈现,以混合设计二因子变异数分析(组别间为独立样本,前后测为配对样本)两组训练前后动态平衡与专项运动表现等变项之间差异,如交互作用达到显著差异时,则进行Bonferroni事后分析比较差异,来控制第一类型推论错误的机率,统计分析显著水平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5 结果与分析

5.1 动态平衡表现

表3 增强式训练运动干预前后动态平衡姿势稳定度对比统计图

图3 增强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前后不同方向姿势稳定限度表现交互式折线图

该研究显示,PT组与控制组训练前八向LOS得分介18.1±5.5%~32.1±14.7%与22.1±10.8%3~6.4±16.4%,经由7周实验训练后两组八向LOS得分则介于38.0±16.7%~44.0±18.7% 与38.0±14.1%~39.0±20.1%。详见表3,二因子变异数分析显示两组间整体、右、左前与左后等方向的LOS表现都呈显著性交互作用,即P<0.05,经事后比较分析显示PT组后测的整体、右、左前与左后等方向的LOS表现显著优于控制组(F= 56.00,19.95,42.30,19.24,P<0.05),见图3。

5.2 专项运动表现

该研究显示PT实验组与控制组训练前的垂直跳跃高度/T型测试时间分别为56.9±4.1公分/10.8±0.6秒与58.1±5.4公分/10.7±0.8秒,而经由7周增强式训练实验干预后两组的垂直跳跃高度/T 型测试时间则分别变化为61.4±4.7公分/9.8±0.4 秒与60.4±6.9公分/10.4±0.7秒。见表4,二因子变异数分析,显示两变项都有显著性交互作用存在(P<0.05),经事后比较分析显示PT组训练后垂直跳跃高度与T型测试表现进步幅度都显著优于控制组(F=52.7&46.65,P<0.05)。

表4 增强式训练运动干预后专项运动表现对比统计图

6 讨论

6.1 增强式训练干预与垂直跳跃、灵敏性的关系

研究实验组接受连续7周、每周3次的中高强度PT后,可显著提高垂直跳跃高度(约8%)和缩短T型测试时间(约10%),说明本研究PT训练计划安排合理有效。研究结论与先前采用连续6周以上、每周3次PT相关研究,可有效增进垂直跳跃高度与灵敏性表现的发现一致[5]。而相关研究也指出PT增进的个体肌力与爆发力表现,主要与兴奋频率、肌肉结缔组织弹性特质与征召型态的神经肌肉调适(同步运动神经元的兴奋与加速脊髓的神经冲动)等因素有关[6]。

6.2 制约增强式训练效益的结构因素

过往元分析及综述研究表明训练量、频率与持续时间是影响PT对垂直跳跃高度效益的重要因素,而有效的训练计划应每周至少训练2次,强度为中等至高强度且连续10周,而每次训练量应超过50次的跳跃动作,或整个训练期需包含20次以上的训练次数;PT训练后能有效提升专项敏捷性,应与PT训练后增进的中枢神经传导、运动单元征召与本体感觉回馈功能有关,而PT也可经由改善肌力与动作效率来减少跳跃触地时间[7]。因此PT训练能显著改善跳跃表现与敏捷性,对于篮球跳起争球与防守抢断等临场实际运动表现应有很大帮助。

6.3 增强式训练与平衡及稳定性的关系

身体姿势的平衡控制需同时结合视觉、内耳前庭与体感觉的信息传入,而体感觉系统则包含了位于肌肉关节收缩与非收缩成分的触觉与本体感觉,而肌腱内的肌梭与高尔机氏体的压力感受器便可提供关节位置与位移变化,来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8]。BBS是一种用来量化评估个体于不同情境中维持姿势稳定功能的仪器,其测量变项的信效度也已经由相关研究验证,并应用于新近的研究中[9]。研究考虑篮球运动中的动态情境与频繁的身体转向变化,因此采用动态情境等级6 的LOS测试,其能较传统静态站立的平衡评估方式更接近实际运动情境,并符合先前研究以动态平衡测验来评估运动员身体姿势控制、肌力缺陷与肢端关节控制不良的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PT训练确实可有效改善篮球选手动态LOS平衡表现,特别是在整体、右、左前与左后等方向的LOS表现,这些效益应与研究所采用的训练动作:侧边推蹬、单/双脚侧跳、与Z型蹦跳等的方向性与特殊性有关,因而主要呈现出双侧方向的正面效益。此外考虑动态情境中身体姿势平衡稳定与下肢神经肌肉控制的重要性,该研究PT组规律训练后也能显著提升双侧 LOS表现(右vs.左,前测 23.6% vs.27.4%,后测43.7% vs.40.1%,p<.05),而能有效调适选手两侧身体姿势平衡控制与神经肌肉收缩动作的协调性,并与先前探讨神经肌肉训练后显著改善下肢双侧运动学与平衡功能差异的研究报告一致,能有效改善中枢神经系统与本体感觉回馈功能,增进个体身体姿势平衡控制[10]。

过往研究显示规律的PT训练能够有效降低着地时膝外翻与内翻的冲击力量,并与平衡或本体感觉训练效益相似,都可有效减少落地冲击力量与髋关节内收角度,改善个体关节本体感觉与身体姿势稳定控制[11]。其机制应与 PT可改善神经肌肉功能的调适有关,即PT训练可活化肌腱与高尔机氏体的压力感受器,改善下肢关节的本体感觉功能,改善跳跃、切入与侧转动作关节稳定性,同时增加腿后肌群活性与缩小功能性活动中的胫骨前移。虽然该研究PT组在前、后、左、右前、右后等方向动态平衡 LOS表现未呈现显著性增进效果,然而考虑到控制组也按照常规训练计划接受篮球运球上篮、移位快攻与防守等训练,且PT组在这些方向 LOS 后测表现(35.7%至43.4%)也较前测表现(25.6%至32.1%)进步,或许因此而消抵该研究PT组的可能正面效益,仍需后续研究进一步探究与验证。

7 结论

增强式训练是一种结合肌肉快速伸展(离心收缩)与伴随相同肌群迅速缩短(向心收缩)的动作训练模式,依赖其肌肉内所储存的弹性能量使得其较单纯肌肉向心收缩产生更大的力量输出。增强式训练能够显著提升篮球运动员爆发力及垂直跳跃能力。

增强式训练能够有效增进篮球选手的垂直跳跃高度与缩短T型测试时间等运动表现,增强式训练的频率、时间及强度是影响 PT 对垂直跳跃高度效益的重要因素,其组合方式、设置顺序及对象特征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它训练效益。

增强式训练能改善人体姿势平衡控制与神经肌肉适应。研究表明个体整体、右方、左前与左后等方向的LOS测试表现,即身体双侧姿势控制及动态平衡能力,其机制与PT包含姿势控制与快速敏捷性转向动作(急停、冲刺、方向变化)有关。

增强式训练能够有效提升篮球运动员动态平衡与弹跳能力,可以作为赛季前体能及专项运动表现提高的重要训练内容与方法。

猜你喜欢

动态平衡姿势专项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赏析2017年高考物理动态平衡问题
析拉绳旋转试题解动态平衡问题
第五章 跑“各种姿势的起跑”课时1教案
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
浅谈动态平衡问题的解法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