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知识共享社区赋能在线教育发展创新研究
2021-04-21叶喜
叶喜
【摘要】在线教育无论是从当前政策看,还是技术手段看,都在推动着教育的变革和创新,充分发挥数字知识共享社区的独特优势,进而升级教育生态,在线教育将会更充分的实现教育功能并有所创新。
【关键词】教育生态;在线教育;数字知识社区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教育生态当中,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大致分三个层次:一是以教育为中心;二是教育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社會和精神因素组成的系统。此外,教育生态学还着重考虑教育对象内在的生理和心理环境。
无论是线下教育还是在线教育,其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学习者,即学生。学生的个体发展是教育的主线,学生的内在生理环境、外部环境及心理环境都显得至关重要,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形成了各种教育现象,进而掌握并指导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一、数字知识共享社区符合教育生态的特征
1.与教育生态进行比较,我们发现,数字知识社区,强调的是社区成员的互动关系,既包括社区成员对于知识生产、传播、分享的显性因素,更注重社区成员在知识共享方面的内在激励、外在激励、利他主义、团队效能等隐性因素,这种显性及隐性因素的相互作用,同样能指导知识社区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2.在线教育的覆盖面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其产生的教育效能如何得到保证?数字知识共享社区的快速成长和发展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思路,数字知识共享社区既遵循知识共享,更追求共享机制的经营,包括泛娱乐的打造,做到既保证知识的客观性,同时也营造着社区用户的粘性及用户之间的长效作用力。
二、发展在线教育的前提是构建数字知识共享社区
1.全球来看,数字知识共享社区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其运行的生命动力主要来自于社区内知识的生产、传播、分享等活动,知识共享及在线学习能够实现更多的知识挖掘、转移和整合,提高知识的占有率及受众面,能够让更好地满足人们知识共享和创新的需求。
2.在线教育需要一个优良的教育生态,使其既能够同步于线下教育的知识传授,又能够脱离线下教育独立运行,例如学生群体之间的知识探讨、挖掘、重构及整合,而不是仅仅完成线下教育规定的在线作业完成、打卡等局限模式。通过数字知识共享社区,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分享及共享方面创造出更大的教育生态活力,其知识的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包括文字、图片、短视频、长视频、各种音频及影片等等。充满活力的数字知识共享社区,同样会反馈作用于线下教育,既在一定程度节约了线下教育在知识发布、传授方面的成本,也减轻了线下教育老师们的授课压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形成了自发的、主动的、团队形式的信息检索及自学能力。
三、数字知识社区赋能在线教育的要素
1.社区成员的行为态度
数字知识共享社区用户的行为态度是决定个体参与知识共享的决定因素,具体表现为当个体在知识共享过程中获得正面评价时,个体倾向于知识共享,同样,当个体在知识共享过程中获得负面评价,个体则显得消极,以此形成社区成员的内在激励效能。
在线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要系统打造相应的数字知识共享社区运行长效机制,满足学生们在社区中的个体行为态度,例如:线上打卡积分、线上答题积分、线上答疑奖励、线上纠错奖励,同时也应该有扣分及惩罚措施。
2.社区成员的外在激励
数字知识共享社区成员的外在激励,主要涵盖成员的报酬、等级、权限等一些外在表现。在线教育构建的数字知识共享社区,要特别注重打造外在激励体系,使得社区用户由外而内形成个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个体的成就感。例如:知识共享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认定为较高的等级,使其拥有更多的权限和积分,线上权利及资源也高于社区的常规成员,对其他社区成员在知识共享行为方面形成正面影响,同时也要规范这种学生的责任风险,形成制约力。
3.社区成员的利他主义
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一些人是天生就具有热心助人的特质,对其所拥有的资源及知识具有极大的共享热情,乐于跟人交流沟通。在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在数字知识共享社区中充分开发这部分人的地位,使得利他主义盛行于社区,即大部分人都愿意从内心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时,则会在社区中形成明显主流规范,使参与其中的个体感受到被认同感及成就感,同时提高整个社区的知识共享效率。例如,在线教育布置线上作业的同时,给与这种学生管理权限,一方面开发其热心助人的优势,另一方面也给与其正面的领导形式。
4.社区成员的团队效能
团队效能是社区的绝大部分成员对预定目标及执行路径的共同能力,对于数字知识共享社区而言,低效能的团队的成员容易怀疑所在团队的能力,进而影响跟其他人的知识共享效率。线上教育需要在构建数字知识共享社区过程中,避免这种现象:个别学生为了掩饰自己缺少自信,他们可能会拒绝社区成员间的交流、讨论、沟通,从而降低了社区知识的共享效率。同样的,高效能的团队正好相反,成员会积极的参与到知识共享过程中,甚至延伸到知识加工、重构的维度,进而正面作用于整个团队往高阶效能发展。
四、在线教育的创新应用案例
以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的数字知识共享社区建设为例,探究校园教育在线上、线下双向发展过程的特征,其教育生态新面貌、知识社区新应用、教育科研新成果等方面,均有可借鉴的地方。
(一)“校园智跑”项目推动全校师生跑步进入健身交流共享社区
1、项目背景:
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增强学生体质,让运动更科学有趣,让管理更便捷,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参与、管理运动,通过持续性的日常锻炼,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同时促成校园新的运动风貌、倡导坚韧不拔的职业精神、降低手机过度使用的危害、纠正虚拟社交圈的误区。
2、项目意义:
对学校而言,选取大众型的运动--跑步,作为常规的课外锻炼形式,可以提高学生普遍参与度。如何设计科学有趣且能便捷参与的课外运动形式吸引学生积极自发地参与运动、如何对学生日常运动进行高效管理成为急需突破的问题。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让学生便捷、安全地参与到日常运动锻炼中,形成校园全民健身的数据流并实现交流共享,同时能方便学校对学生运动情况进行管理。
3、项目成果:
(1)校与企业合作开发“校园智跑管理系统”,系统由学生端运动手表(或手环)、校园运动区和校园智跑管理后台组成,学生通过运动手表完成跑步,运动手表通过app在学校指定的运动跑区进行跑步,并生成运动数据,通过学生的智能手机,上传到校园智跑管理后台,学校通过管理后台掌握学生运动情况,并可自动关联学生体育成绩。
(2)基于学校背景,综合地形、景观文化等特色因素设计定向运动路线,将运动和趣味结合起来,运动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学校的理解认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3)以图文、音视频的形式,提供专业科学的运动及健康指导知识,通过app进行定制化推送,展开线上互动,同时开设线下培训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定期提供实战性较强的户外体育旅游活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趣味与挑战并存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户外运动兴趣,如开展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写实体验活动。
(二)“IP银行”教科研课题搭建动漫专业师生作品专利知识社区
1、项目背景:
产教融合背景下,凝练校企现有资源,联合打造“IP银行”,构建专业发展新平台,实施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对动漫专业的课程大纲、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构”,包括:培育动漫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化学生对IP内容(文创)的追求、增强学生知识能力与市场能力的转化能力、优化学生的能力展示和个性表达的体验。
2、项目意义:
助推动漫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校园文化体验的升级,师生风暴合作边界的拓展,形成一大批五彩斑斓的IP内容、影视剧本、动漫模型、作品专利等知识产权宝库,最大化完善中职生创新创业生态、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
3、项目成果:
(1)高质量动漫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涌现。“IP银行”赋能专业教学改革,一批可复制的课程性成果加快推广。
(2)优质IP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显著增强。内容、文创型创新创业加快发展,产学研用更加协同,培育更多充满活力、持续稳定创新的优质IP,实现动漫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就业的良性循环。
(3)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升级。校园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平台更加完善,市场化、专业化的服务平台能力显著提升。
五、在线教育的未来展望
1.未来中国教育市场的发展,也许正如俞敏洪所说的,必然是线下教育和在线教育双向发展。加上5G通讯技术商用的落地,在线教育甚至很有可能成为普惠教学和培训机构的必要手段。重视和加强在线教育的教育功能及手段,是摆在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2.虽然在线教育还有成长的空间,但发展趋势显而易见。在线教育的未来,是数字知识共享社区的全面形成。在这个进程中,数字知识共享社区并非一个简单的新应用场景,其“赋能者”的价值会逐渐显露。构建一个高质量的数字知识共享社区,将会催生不可想象的学习者知识生产、传播、分享及共享的积极教育生态,同时延伸出指数级的知识重新挖掘、加工、重构及整合的信息裂变。
3.线下教师如何适应在线教育,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许多老师也不太适应,初次接触在线教学,部分老师一时手足无措,成了网络段子的主角。这个问题,其实需要老师长期浸染在在线教育的环境里,还需要教育机构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必要的培训。不管是线下教育还是在线教育,老师都是最根本的力量,回归教育本质,才能真正把教育做好。
参考文献:
[1]蒋菲;新世纪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图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张鼐;周年喜;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图書馆学研究;2010年11期
[3]沈旭文;威客模式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陈玉;Web2.0的社会性对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