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遇与挑战:“互联网+”助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2021-04-21方玲慧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9期
关键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互联网+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如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般不断推动着教育领域巨大变革。互联网为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突破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时空界限,为乡村教师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机会,促进教师共同体的形成。

关键词:“互联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推动教育向优质均衡的方向发展,不断改善和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师资力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1]。“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也为振兴乡村教育带来了全新机遇[2]。叶澜提出:“教师要不断自觉提升德行才智,在教育生活实践中,自觉、持续地从人的多方面发展自我完善”[3]。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需要根据教育环境的变化,不断学习,满足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通过各种学习途径,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成长过程[4]。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迅速、信息数量剧增与新技术的更新换代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

现阶段“互联网+”这一概念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指“互联网+”,即将传统产业融入互联网,借助互联网的连接,加强行业间的联系实现行业间的

信息交换;二是“+互联网”,即对传统产业的网络化,实质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前者强调产业间,后者强调产业内,但不论是哪一个视角,网络与产业结合的本质都指向深度融合[5]。

2012年,我国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相关政策措施,旨在促进教育与互联网深度融合[6]。这一政策强调通过网络技术这一途径,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传输到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利用网络促进农村地区的学校实现教育信息化,并借助网络服务系统,逐步缩小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及教育条件较好地区的学校之间的差距。由此可以发现,国家为互联网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与指引,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这其中必然包括教师能力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发展的变化。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介或手段,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使教育形式和教育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理念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也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导致乡村教师面临着一定的专业发展上的转向。

(二)“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乡村教育进步带来了全新机遇。“互联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融合,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教师除了要具备传统的教学能力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其二,“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发生变化,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手段从现场培训转移到利用网络进行线上培训[7]。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与以往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所不同的特征。第一,凸显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提升与其信息技术能力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信息技术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专业发展的水平。第二,发展的时间周期缩短。“互联网+”为教师提供了大量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大大缩短了教师成长的周期,加快了教师从一个“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速度。第三,知识水平提升。“互联网+”时代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无论是新手教师还是专家型教师,都需要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与结构。第四,专业发展途径增多。由于互联网对教育的渗透,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教育教学平台,这为乡村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乡村教师拥有了更加丰富和有利的条件,可以在网络信息化平台的支持之下,获得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方法,不断完善个人的专业素质。

二、“互聯网+”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

(一)互联网为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在我国,由于城乡地理环境的差异较大,乡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面临着--系列的问题,如缺乏专业发展的资源支持、乡村学校无法为其教师提供较好的发展环境与氛围、乡村教师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等[8]。这一系列问题导致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互联网+”的渗透恰好解决了乡村教师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网络教育资源不仅能够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而且能够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互联网突破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时空界限

传统的乡村教师培训主要通过现场方式进行,这就需要在一个固定的时空里完成。这样的方式不仅单一,而且受时空的限制,培训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利用互联网,一方面能有效地解决乡村教师培训方式单一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教师自主选择适合的专业平台,实现其专业化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此外,乡村教师还可以根据自身的诉求和条件,在适合的时间进行相应的学习和培训,有效避免了培训学习与学校教学工作之间的冲突。

(三)互联网为乡村教师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机会

“互联网+”的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为乡村教师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且资源丰富的互动机会[9]。乡村教师可以参与到由教育教学专家主持的专业学术报告,和同学科不同地区的教师进行线上的交流与讨论,观摩其他学校的精品课程,较好地提升其课堂教学能力。

(四)互联网促进教师共同体的形成

互联网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另一个重要优势是形成教师共同体。“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乡村教师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隔阂,实现了不同背景、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校间教师的相互交流,进而形成教师共同体[10]。这种由于共同兴趣、相似诉求自愿结成的并以学习、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学习型组织,更好地促进了乡村教师专业的,发展,也缩小了城乡教师之间的差异。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乡村教育进步带来了全新机遇。“互联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融合,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在发展的内容和发展的途径发生了变化。互联网为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突破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时空界限,为乡村教师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机会,促进教师共同体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周昆.关于以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助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12):91-96.

[2]吴云鹏.乡村振兴视野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4(01):81-89.

[3]叶澜.“新基础教育”内生力的深度解读[J].人民教育,2016,737(Z1):33-42.

[4]王晓莉.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历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8):38-47.

[5]马静.“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思考[J].教育观察,2021,10;(11):22-24.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EB/OL].(2012-03-13)[2021-11-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203/t20120313_133322.html.

[7]秦虹,张武升.“互联网+教育”的本质特点与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2016,37(06):8-10.

[8]吴亮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矛盾、特质及其社会支持体系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5,35(24):47-52.

[9]杨银付.“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教育变迁与政策响应[J].教育研究,2016,(06):4-8.

基金项目:益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JK21115)。

作者简介:方玲慧,女,湖南城市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互联网+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试论引领乡村教师走向自觉阅读的方略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20世纪乡村教师在文化历史沿革中与乡村生活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