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翁同书片》之谜
2021-04-20眭达明
眭达明
同治元年(1862)正月初十日出笼的《参翁同书片》,是曾国藩所有参片中最负盛名的一道。之所以最负盛名,一是被参对象翁同书既是近代中国颇有名望的翁氏家族重要成员,又曾担任安徽巡抚,地位高、后台硬;二是参片写得极其老辣,既“杀机四伏”,又字字见血,一出炉即被各大衙门的幕僚争相传抄,奉为圭臬;三是参片的真正作者究竟是谁,至今众说纷纭,难以定论;四是参片所产生的影响深远。
曾国藩为何弹劾翁同书
咸丰八年(1858)六月,翁同书被任命为安徽巡抚时,曾国藩刚刚复出带兵。咸丰十年(1860)四月,曾国藩当上两江总督后,安徽虽属两江管辖,但并无节制安徽军务之权。曾国藩真正能够介入安徽,是咸丰十一年(1861)秋天湘军打下安庆,尤其是当年十月曾国藩受命节制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之后。然而,早在9个月前,翁同书就不再担任安徽巡抚了。
既然如此, 曾国藩为什么要“ 多管闲事”,甘冒政治风险去弹劾翁同书呢?这就不能不提到翁同书前几年在安徽的恶劣表现。翁同书担任安徽巡抚后,帮办钦差大臣胜保军务,在定远(今属安徽省滁州市)等地指挥清军与捻军和太平军作战。一年后定远陷落,他弃城逃跑,退守寿州(即寿春,今属安徽省淮南市),被革职留任。不久,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围攻寿州,翁同书兵力单薄,于是招抚淮北团练首领苗沛霖相助。
苗沛霖本是一介书生,当太平军和捻军的起义烈火燃遍大江南北之时,他投笔从戎,打着办团的旗号在淮河流域发展自己的势力,并得到胜保的赏识和保荐,官至四川川北道道员(未赴任)。但此人为人凶悍,反复无常,在清政府、捻军和太平天国三方之间来回投靠,是一个毫无原则的军阀。等到北京被外国人占领时,他觉得这是割据称雄的好机会,于是公然与清廷分庭抗礼。
陈玉成退走后不久,苗沛霖便以部下数人被寿州当地团练头领徐立壮、孙家泰、蒙时中等人杀害为由,反过来围攻寿州。为了不使事态扩大,清政府一方面要求翁同书秉公调查此案,一方面指示他做好苗沛霖的安抚工作。翁同书却采取偏袒一方、打击另一方的政策,致使局面愈发难以收拾。
数月后,寿州弹尽粮绝,眼看就要守不住,原来主张讨苗的翁同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以“通捻”罪名杀了徐立壮,将孙家泰下狱并致其自杀,又将蒙时中送交苗沛霖,以此换取苗的退兵;同时上奏朝廷,为苗沛霖的叛逆行为开脱。
咸丰十一年初,朝廷免去了翁同书的职务并召其还京,他交卸后,却因身陷苗沛霖与孙家泰等人的仇杀案中而无法脱身。更让翁同书意想不到的是,苗沛霖达到目的后,并不撤兵,最终导致寿州失守,翁同书等一干大吏也成了苗沛霖的阶下囚。此后,贪生怕死的翁同书在苗的胁迫下,一味为其说好话,希望朝廷宽恕他。事实已与苗沛霖围城之初翁同书上奏的内容判若天渊。
打下安庆后,曾国藩的权势不仅如日中天,而且求胜心切,极想扩大战果,大展宏图。于是,他全面布局,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分别推荐沈葆桢、左宗棠、李鸿章、李续宜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四省巡抚。
可当时在他的管辖范围内,只有江西比较稳定,浙江、江苏和安徽都乱成一团。更让曾国藩头痛不已的是:江浙两省的对手只有太平军,安徽则大不然。这里不仅是太平军主力陈玉成的大本营,而且是捻军的发源地和老根据地。如今,由于翁同书不能妥善处置境内团练首领之间的内部矛盾,致使安徽的形势变得错综复杂,处理起来尤为棘手。
正因为安徽这个烂摊子让人望而生畏,咸丰十一年底,经曾国藩举荐,湘军名将李续宜改任安徽巡抚,半年后即授钦差大臣,有了统辖境内武装力量和临机处置事宜的权力。恰在这时,李母去世,李续宜回家处理丧事后,便以身体欠佳为由,再未出来带兵。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担心剿灭不了苗沛霖而故意回避,毕竟强龙难斗地头蛇。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忍无可忍的曾国藩才决定弹劾翁同书,全面清算他的罪行。
为了取得朋友和有关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好让他们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同时也是为了宣扬翁同书的罪恶,咸丰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月初三日,短短四天时间内,曾国藩连续给严树森、李桓、袁甲三、李瀚章、李续宜等高官写信。
弹章为何迟迟没有出笼
曾国藩既然已下定决心,为什么不马上出手,非要拖到次年正月才放手一搏呢?原来,翁家一门鼎盛,是当时的第一家族。翁同书的父亲翁心存翰林出身,咸丰朝官至体仁阁大學士,入值上书房,不仅道光帝诸子包括咸丰皇帝和恭亲王在内都做过他的学生,而且也是同治皇帝的师傅。翁同书的两个弟弟翁同爵、翁同龢也都赫赫有名:翁同爵时任盐运使,后来做到陕西和湖北巡抚并兼署湖广总督;翁同龢当时中状元入仕,后来做过同治、光绪两个皇帝的师傅,并在光绪朝官至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翁家门生弟子布满朝列,在皇帝面前“圣眷”甚隆,要将翁同书扳倒谈何容易。
曾国藩还有一层顾虑,就是自己“忝窃高位,又窃虚名,方自攻其恶之不暇,不欲更翘人短以炫己长,以是徘徊未决”。这是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写给同科进士兼好友、时任湖南巡抚的毛鸿宾信中的原话。曾国藩征求他的意见,恳请他帮自己拿主意:“祈阁下代为詹尹之卜,何去何从,早惠南针。”为了表明决心,曾国藩又信誓旦旦地写道:“弟于身家恩怨无所顾惜。所疑者,虚名太盛,又管闲事,恐识者斥为高兴耳。”(《曾国藩全集·书信》第24册,岳麓书社2011年版)可见曾国藩的内心是多么矛盾。
此事确实关系极大,牵动面太广,对曾国藩来说又属“管闲事”,出手前犹豫再三,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笔者甚至觉得,如果不是李鸿章的启蒙老师、“庐州三怪”之一的徐子苓的到来,曾国藩最终会不会弹劾翁同书,都还值得怀疑。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徐子苓来到安庆大营,当天与曾国藩谈了许久的话。曾国藩虽然没有记载谈话内容,但从第二天即与安徽籍幕僚程桓生和李鸿章“久论徽事,深以为虑”(《曾国藩全集·日记》第17册,岳麓书社2011年版)这个细节看来,徐子苓肯定向曾国藩说到了这些年发生在安徽的事。徐子苓是合肥人,又长期待在家乡,不仅对安徽的情况了如指掌,且曾向翁同书提过军务方面的建议却遭拒,如今到了安庆,自然会向曾国藩反映“安徽罪人”翁同书的问题。果然,二十九日徐子苓再来时,不仅再与曾国藩长谈,而且专门谈论了“庐州内应之事”(《曾国藩全集·日记》第17册)。
曾国藩本有弹劾翁同书之心并做了相应准备,如今又有徐子苓“火上浇油”,他也就不再犹豫,下决心参上一本。《参翁同书片》的出笼与徐子苓的到来确实大有关系。翁同龢后来甚至怀疑此弹章就是徐子苓所写的。同治九年(1870)七月二十二日《翁同龢日记》写道:“得徐毅甫诗集读之,必传之作(自注:毅甫名子苓,乙未举人,合肥人,能古文)。集中有指斥寿春旧事,盖尝上书陈军务,未见听用,虽加体貌,而不合以去。弹章疑出其手,集中有裂帛贻湘乡之作也。”(《翁同龢日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弹章究竟出自谁手
翁同龢的怀疑虽有一定道理并得到不少人的认同,但事实毕竟不足,不能草率下结论。从行文风格和当时的事实看,笔者更倾向于此弹章是李鸿章写的。
一是徐子苓的文笔没有这么老辣,李鸿章写文章则“素有奇气”:“及陈报军情,军中幕客令文忠秉笔,一挥而就。时主稿者为半通之学子,阅之不以为然,大加删改。文忠贵日,辄述及之,曰:‘吾武事弗如也,而谓我握管行文,乃不若彼耶。盖文忠之文素有奇气,难免有铺张之处。”(《异辞录》卷一《李鸿章虚报战功》,中华书局1988年版)
二是徐子苓虽是有名的文人,但并没有做秘书的经历,一个公文生手,是绝对写不出这道老辣圆熟的弹章的。李鸿章则完全不同。他不仅擅于握笔行文,而且有着丰富的秘书工作经历,经他之手起草的奏折和批阅的公文,无不十分得体,曾国藩对其工作十分满意,有一次还情不自禁地当面夸赞:“少荃天资于公牍最相近,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处,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亦未可知。”(《庸庵笔记》卷一,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三是徐子苓来到安庆大营后,虽然留下未走,此后一两年也在曾国藩阵营,但职事一直不明,似乎是个来去自由的闲人。曾国藩晚年幕僚薛福成的《叙曾文正公幕府宾僚》,也没有将其列为幕府成员。
四是李鸿章此时虽已内定为援沪主将,但并未离开曾国藩幕府,写此弹章的时间不存在任何疑问。
五是曾国藩请来接替李鸿章的是蒋嘉棫,而不是徐子苓。同治元年正月二十二日蒋来报到后,李鸿章才于二十四日离开曾氏幕府,移居新营盘。徐子苓既然不是曾国藩请来的机要秘书,如此重大机密之事,以曾国藩惯有的谨慎和周密,怎么可能让他做这道弹章的操刀者?再说,徐子苓如果能写出《参翁同书片》,曾国藩何必要为李鸿章物色替手?
第六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参翁同书片》中写到的主要内容,在曾国藩写给严树森、李续宜等人的信件中不仅反复出现过,而且有些用词几乎一模一样。究其原因,这些重要书信多由李鸿章代笔,两个月后他写作《参翁同书片》时,顺手移植了过来,也就自然而然了。仅此一点就可证明,此文确系出自李鸿章之手。
影响深远的《参翁同书片》
李鸿章执笔的这篇“杀机四伏”的雄文实在十分精彩,兹摘录如下:
再,前任安徽巡抚翁同书,咸丰八年七月间梁园之挫,退守定远。维时接任未久,尚可推诿。乃驻定一载,至九年六月定远城陷,文武官绅殉难甚众。该抚独弃城远遁,逃往寿州,势穷力绌,复倚苗沛霖为声援,屡疏保荐,养痈贻患,绅民忿憾,遂有孙家泰与苗练仇杀之事。……至其上年正月奏称苗沛霖之必应诛剿,一折三片脍炙人口。有“身为封疆大吏,当为朝廷存体制,兼为万古留纲常。今日不为忠言,毕生所学何事”等语。又云:“誓为国家守此疆域,保此残黎。”俨然刚正不屈,字挟风霜。逮九月寿州城破,翁同书具奏一折二片,则力表苗沛霖之忠义。视正月一疏不特大相矛盾,亦且判若天渊。颠倒是非,荧惑圣听,败坏纲纪,莫此为甚。……军兴以来,督抚失守逃遁者皆获重谴。翁同书于定远、寿州两次失守,又酿成苗逆之祸,岂宜逍遥法外。应请旨即将翁同书革职拿问,敕下王大臣九卿会同刑部议罪,以肃军纪,而昭炯戒。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是否有当。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附片具奏。(《曾国藩全集·奏稿》第4册,岳麓书社2011年版)
此文虽然只有区区690余字,作者却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在杯水中兴风波,不仅历数翁同书忠奸不辨、误用歹人,贪生怕死、弃城而逃,措置失当、连失两城等数条罪状,而且指出翁同书所上奏折的自相矛盾之处,反驳他的种种狡辩之言。弹章结尾的一句更可称为文章之眼,表明上奏者完全是為朝廷着想,不敢徇私害公。弹章整体上写得恭敬诚恳,说得入情入理,却又字字如刀、句句见血;既义正辞严,又毫不留情;既环环相扣,又层层推进,十分老辣圆熟,绝非出自一般人之手。
此文一上,立即参倒了翁同书这个地位高、后台硬的大人物。经王大臣会同审讯,翁同书不仅被判处死刑,而且“亲识满朝,无策解免”(《能静居日记》第4册,岳麓书社2013年版)。只因其父年过七十,卧病在床,听闻噩耗,急火攻心,病情加剧,于年底去世,两宫皇太后眷念两朝老臣翁心存,翁同书才被暂释回家,让他得以尽孝。翌年改判,罪减一等,改为“充军”。同治四年(1865)翁同书死于西北军营。
父兄之仇,不共戴天。同治七年(1868)十二月二十九日,翁同龢与曾国藩在北京相见,看到曾国藩“无一语及前事”,翁同龢虽然十分悲伤地想起了已葬回老家的父亲和兄长:“南望松楸,相隔愈远,往年犹得展拜墓下,今何可得哉!”在心里对曾国藩恨得咬牙切齿,却提醒自己“忠恕二字一刻不可离,能敬方能诚”(《翁同龢日记》第2册)。
翁同龢不敢得罪或说奈何不了曾国藩,后来却迁怒于李鸿章,可见他对《参翁同书片》的作者究竟是谁,最终也无法认定。除了徐子苓,李鸿章当然也是翁同龢的重点怀疑对象。在他心目中,李鸿章即使没有写作《参翁同书片》,至少也是曾国藩的同谋,何况他是曾国藩事业的主要继承者。
另外,翁家与李鸿章还有一层特殊关系,就是李鸿章考进士时的阅卷老师是孙锵鸣,而孙的座师是翁心存,所以翁心存是李鸿章的正宗“师爷”。在科举制度下,不仅一向有攀援师生关系的陋习,而且师生之间往往构成同一政治派系。李鸿章倒好,关键时刻不仅不帮翁家说话,反而与曾国藩联合起来,置“师叔”于死地。对这种忘恩负义之人,翁同龢能不耿耿于怀吗?
光绪年间,李鸿章与翁同龢同朝为官,两人势同水火,由于翁同龢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李鸿章因而处处受到排挤和打压,熟悉朝中情况的王闿运为此写道:“为翁叔平(翁同龢)所排,至兴大役,欲致之死。先议铁路,扼颃关口,李(李鸿章)失计,不敢出一言,赖张香涛(张之洞)陵空构虚,翁乃仓皇出走。然日本之役,李虽幸免,而名败莫赎矣。”(《湘绮楼诗文集》王志卷一第2册,岳麓书社2008年版)
“日本之役”即中日甲午战争。战争爆发前,在对日战与和问题上,李鸿章是主和派代表人物,翁同龢是主战派代表人物。李鸿章主和,是因为他深知自己亲手创建的北洋水师是只纸老虎,中看不中用,一旦燃起战火,必败无疑,自己也将威风扫地。翁同龢恰恰相反,他就是要借日本人之手,让李鸿章在世人面前出丑。
内斗的结果是翁同龢赢了:中日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彻底失败,清政府与日本订立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李鸿章也罢北洋之任,以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久居散地,终岁僦居贤良寺。
此后,李鸿章常常抚膺太息:“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自问亦未有何等陨越;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环境所迫,无可如何。”又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笼(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庚子西狩丛谈》卷之四,中华书局2009年版)
除了发泄对翁同龢等人的怨恨,李鸿章也倒出了心中的苦水和无奈。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