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饮食记忆
2021-04-20张嵚
张嵚
一
说起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日常饮食的话题,身为“80后”的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相信就有难忘的记忆。1984年,这位未来的NBA巨星还是个4岁的“小吃货”。他的饭量“奇大无比”:每天要吃两个鸡蛋、喝两瓶牛奶,而且“吃饭离不开鱼”。到了稍大一点,饭量更长得跟个头一样快,“一顿能吃四块大排”。虽然以姚明自己的话说,“我们家并不穷”,可如此大的饭量依然叫他的父母天天发愁。为了这伙食问题,后来区体校还给姚明发了每月100元的营养补贴。多年以后,姚明感慨说:“我小时候对营养的需求甚至成了家里的负担。”可见,即使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工薪家庭想“上点营养”,钱包都未必负荷得来。
当然,有些先富起来的城市,那是经常“上营养”。比如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广州:1986年,广州市平均每人每年消费猪肉约26公斤、植物油6.6公斤、牛羊肉4.08公斤。当时的广州市民对“吃”更是越发讲究,比如在1986年中秋节时,广州市场上以品质优良著称的“清平鸡”,每公斤涨到20元,却依然受到热捧,一天卖出1700只。还有每公斤2元的“优质多维营养米”,光是在这年的9月里就卖出了1800吨。
这种程度的营养水平在今天看来似乎不算什么,但放在当时却堪称鹤立鸡群:1986年,广州市民每人每月的基本收入是109元,而同年全国城镇居民月均收入才76元。广州居民每月的猪肉消费比全国平均水平多8公斤,牛羊肉消费多1公斤,家禽消费多9公斤。1987年,来广州“体验生活”的影星杨在葆在走访了一些本地家庭后,发出了由衷的感慨:“相比其它地方,(广州)就好像天天在过年。”
放在其它城市,伙食水平可就差一些了。在2008年《京华时报》的采访里,北京市民陈林回忆1980年时自家里的伙食,当时全家每天的伙食费不到1块钱,每个星期能吃到一顿猪肉和两次鸡蛋。这在当时的北京已经算是“高伙食标准”。
1981年,学者章徽考入大学,在当时的大学食堂里,素菜多是两毛钱一份,带点肉就要三毛钱,一份红烧大排要四毛钱。看上去价格便宜,但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职员的月工资也只有46元。沾点荤腥?那是十分不易。作家鱼在洋小说《阳光下的迷惘》里的那一句“午饭,又是白白的面条还有大块的白菜”,是许多家庭餐桌的真实写照。
现在年轻人熟悉的快餐,放在1980年代,那更是不折不扣的大餐:1987年11月12日,中国大陆境内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业。当时北京市民人均收入约89元,而肯德基的一块普通原味鸡售价是2.5元,几乎相当于北京人大半天的工资。即便如此,开业当天,店里的500个座位仍然座无虚席,许多市民在冰天雪地里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才等到位子。之后的好些年里,肯德基经常是北京新人办婚礼的首选场地。一场热热闹闹的婚宴过后,就连肯德基的包装盒都要带回家作为“结婚纪念”。据《经济观察报》的报道,那时“不少家庭要攒上一个月的收入来尝一尝肯德基”,如此价位,自然意义重大。
除了吃肉,1980年代中国人的另一个吃饭问题就是吃菜难。由于地域与季节的限制,哪怕在北京,冬天可供应的蔬菜种类依然非常少。北京市民陈林回忆,那时“冬季的北京,桌上的主角永远是大白菜、土豆、萝卜、白薯”。这几乎是冬天里北方城乡餐桌的“标配”。“冬天储备大白菜”更成了“80后”的童年记忆。
二
比起城市,县城以及农村想要“上营养”就更不容易了。作家刘绍棠在散文《榆钱儿》里,描述了自己家乡通县农村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生活变化。文中的那一句“1982年更有酒肉了”,曾叫多少读者歆羡。但实际上,那时大部分县乡地区的家庭想“有酒肉”并不容易。
1983年,作家阿来还是四川省马尔康县中学的一名教师。暑假时,他接到了一个“自治州笔会”的邀请,当时还不懂笔会是何物的他,一听说笔会可以“每天交八毛钱管三顿有肉的饭”,便立刻毫不犹豫地交钱参加了,因为“那会三顿有肉就很不简单了”。
县里尚且如此,农村当然更可以想。虽然各地农村的收入水平不同,但一直到1986年时,中国农村的人均年收入也只有462元。华北地区的农民收入575元,最高的华东地区也只有610元。比起城镇收入來,还是要差不少,想要吃好,当然也更不容易。
以1980年代末中国人民大学学者刘成玉的统计,1981年到1987年,中国农村人均消费的肉食数量只有城市的52%,鲜蛋消费量只有26%,食用油消费量是66%,鱼虾消费量更只有40%。城乡饮食水平的差异在餐桌上体现得十分明显。但对于当时的农村来说,这样的水准已经是在大踏步前进。
1988年,学者李慷在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蹲点,亲眼见证改革开放10年来农民生活的变化:以当地南竹村支书的话说“肉比过去吃得多了”。改革开放前,村里农民每年也就杀30来头猪。到了1988年时,村民们竟一口气杀了160头猪,每家能做100斤左右的熏肉,能吃大半年,“肉吃多了,水菜也少吃少种了,农民嘴巴也刁了”。
这位书记的描述也是上世纪80年代广大农村地区餐饮生活的缩影:农民们每年节衣缩食,通常都是到了过年时才放开来吃。刘成玉估算,许多地区的农民在春节20天里的肉食消费量占到全年的近一半。
虽然说“上营养”不容易,但1980年代也确实是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在大幅度改变的时代。每年的饮食消费里,肉、菜、蛋的消费比重都在增长。1987年中国城镇的人均牛羊肉消费比1981年增加了2公斤;1989年农村人均肉食消费比1981年增加了5公斤。
1988年,“菜篮子工程”正式启动。不到5年时间,中国就建起了8000多个农副产品市场和8万多个城乡集贸市场,昔日单调的集市上,鸡、鸭、鱼以及各类蔬菜突然多了起来。昔日的“冬季三宝”大白菜、土豆、萝卜,以及冬天只吃熬白菜的日子都在渐渐远去。“广州天天在过年”的生活渐渐变成多数国人的日常……上世纪80年代那些难忘的伙食,那越吃越好的历程,就是改革开放一个无比生动的注脚。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