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学管理效能的五个着力点
2021-04-20唐静哲韩民
唐静哲 韩民
有效的教学管理旨在提升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结构性和运行流程的科学性、优化性,以此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沈阳市第七中学以五个方面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效能。
一、着力抓好教师队伍
好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为打造与打磨卓越的教师团队,沈阳市第七中学为每名教师“私人定制”专业发展路径,让年轻教师体会到“成长的成就”,让骨干教师体会到“优秀的成就”,让名优教师体会到“把关的成就”。在分层推进、共同成长、品味成就中形成卓越教师团队。
(一)确定教师培养标准和模式
1.制定“五个具备”标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的关键在课堂。以课堂为主阵地,我校以“五个具备”为标准要求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要求,不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播、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探索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具备七中教师的十种精神,即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无私博爱的奉献精神、永无止境的进取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务空名的实干精神、凝心聚力的合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克己奉公的模范精神、坚韧不拔的钉子精神、不忘初心的奋斗精神;具备扎实丰富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教师的知识结构;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具备终身发展的专业意识,只有不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充实知识内容,从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思想力量、知识力量和智慧力量。
2.构建“六力”培养模式
自驱力、集群力、原动力、助推力、内动力、持续力是培养卓越教师的“六力”。作为一名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始终保持对教学工作的专注,努力优化教学工作中的各项细节,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将自驱力内化为教学激情,加注教师职业本身所应有的原动力,成为潜心做教育的内动力,助推教师实现个人成长,形成群体效应,让教师团队在良好氛围中持续精进。
3.开放课堂,研磨教学基本功
七中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这是一种方法多样性的开放——从实际出发,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这是对学生需求多样性的开放——教师停下来倾听孩子的需要,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更是全方位向同伴开放的课堂——学校提倡“无组织”听课,听课研课既不是任务,也不是负担,而是教师的存在与交流方式。教师在“五个具备”和“六力”的影响下,以自驱力为源,释放教学激情;以课堂为主阵地,开放课堂教学,研磨教学基本功。
(二)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1.开展阅读活动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做长流水,做源头活水。我们要求教师持续学习,深耕教研。七中以“读书时尚”活动和“研读沙龙”活动为载体,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革故鼎新,汲取教育教学营养,在阅读和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专题研究,深入挖掘。语文教研组举办阅读沙龙活动,以教材为出发点,进行阅读共同体的教学尝试。他们或从教材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作家,研读作家的其他作品;或与家长、学生共读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再分享交流。教师尝试阅读教学新方式,学生也从中收获了新的阅读体验。
2.培养反思习惯
在阅读、实践的基础上,培养教师善于反思的习惯。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复盘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教学是否有效、教学能否有效,不断总结工作得失,深化认识,調整策略,从而持续获得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必须靠自己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
3.转向研究型教师
教师的专业成长往往会经历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学习模仿阶段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独立性阶段,最后转型成“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创新型阶段。通过“阅读、实践、反思”三环节,形成“教—研—训”三位一体的教研模式。同课异构,一课多轮,开展微课题研究,撰写心得体会和教育论文;教师能请进来教,走出去学,静下心读,沉下身思,扶上台赛……久而久之,教学与教研两者并驾,逐步实现感性向理性的飞跃,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三)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
1.培养学科领军教师
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离不开领军教师群体。榜样示范和专业引领,对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至关重要。领军团队的高度常常就是学校发展和教学质量的高度。七中以“教学无私,与人共享”为原则,大力培养学科领军人物。学校为省特级教师张芳老师提供多次外出培训的学习机会,张芳老师又将培训中学到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教法,以上公开课的形式,展现给青年教师。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打磨过程,七中各学科均有本校乃至区域的学科领军人物。
2.注重教师梯队建设
七中一方面大力培养学科领军人物,一方面注重教师梯队建设,以小组合作、跨组交流、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为途径,构建合作型的教学模式,形成各学科“名师集群”,保证学科教师梯队建设的延续。七中将打造卓越教师团队作为实现学校卓越发展的核心要素,研磨教育理念,研磨专业技能,研磨职业精神,研磨新时代七中教师特有的以校为大、爱生胜子的精神气质,打造精于实干、具有工匠精神的卓越教师队伍。
二、着力抓好集体备课
七中教学团队提倡学科组备课做到“学习有专题,主讲有专人,讨论有深度,交流有收获”。摸索出“一课三备”(即个人初备、集体精备、课前回备)的集体备课(简称“集备”)模式,将“集备”做出了七中味道。
(一)个人初备
个人初备要求教师先对教学有初步构想,依据课标,研读教材教参、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备教学方法。除此之外,七中历年各科教研组留下的PPT、习题资料不仅是本校的资料宝库,更是老师们个人初备的重要参考。这种参考绝不是一种复制,而是要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建设性创新和思辨,提出个人的教学问题,在“二备”中研讨解决。
(二)集体精备
集体精备实行中心发言人说课的方式,多校区联动,教师用远程会议的形式参与讨论,注重“研”与“探”,针对“一备”中个人思考出的问题,不同校区青年教师与老教师、教研组长、学术带头人和普通教师之间思路、观点不断交流碰撞,经过集体协商之后,精选课堂情景导入、课堂讨论题、例题、作业、时间控制、媒体呈现时机和方式,高效达成课堂质量要求的策略并形成共识,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三)课前回备
课前回备环节是备课精中再精的过程。集体精备面对的是一般性的问题和学生,而每个老师所带的班级、学生情况不同,集体精备后并不意味着备课工作的结束。教师还要根据所带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第三次备课,实现个性化备课,增强课堂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四种制度
精准实施备课环节的同时,还要以四种常规制度作为保障:
1.年组学科“集备”制度
学科教研多以年部为单位进行,年部校长亲自指导备课组长,参加学科备课。年部校长的角色不是单一的领导者,而是参与者、学习者、引领者、指导者。年部校长与教师共同参与学习研讨,在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实现教师业务的互通。
2.教学资源库制度
我们将历年历次优秀备课案例及精选例题积累入库,装订成册。这些材料是历届老师和学生的对话,是每轮教案和教材的对话,是一次次复习和检测的对话后提炼出来的教育教学精华。多年的集备资料形成了七中备课独有的深厚积淀。
3.教师轮转制度
七中要求,学科带头人把关,教师初一到初三整体轮转。七中积极实现不同校区不同年级的资源共享,注重团队合作意识。优秀学科教学团队不仅是人的集合,更是能量的聚合、思想和情感的结合。不同校区、不同年部的轮转,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既传承又创新,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优质性,总结出适用于新要求的教学方法。
4.名师订单制度
学校在集备中强调,发挥学科领军人物的作用,倡导“教学无私观念”,学科带头人积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资源。名师一带三、一带四,以名师孕育名师,让教学“集备”成为一种智慧的接力,不断扩充教学资源,以老带新,实现教学上的高位、共同发展。
七中备课之“备”从单维度之备走向整体性之备,从闭门之备走向真实问题的之备。从问题入手,是七中人集备的态度;传承中完善,是七中人集备的财富;务实与创新,是七中人集备的要义。以常规制度为助推,一课三备,以旧带新,以强带弱,学科组内教師共同钻研教材,通过教师个体和集体智慧赋予集体备课新的内涵,使“集备”真正成为教师交流、研讨、提高的有效方式,成为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着力抓好课程实施
(一)构建“一主两翼六维”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减负提质”的关键。七中在优化课程上下功夫,千方百计筑牢课程阵地。
1.落实国家和地方规定课程
学校实行教务处、年部双监控、双查课制度,确保所有规定课程开齐开足,有效杜绝了非考试学科被挤占问题。每学期举行非考试学科展示课活动,促进非考试学科教学质量提升。
2.开发学校特色始业课程
学校自主编写入学手册,让学生在入学之初,接受学校文化濡染,为学生品格的塑造指明方向。
3.开设多元校本课程
学校积极研发校本课程,将电子琴、篮球、书法、剪纸等社团活动内容升级为课程,引进课堂,实现兴趣特长培养校本化、规范化、常态化,形成了以“一主两翼六维”为主体的七中课程体系。
①“一主”
指国家规定的基本课程。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每一门课程,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规定的教学科目、教学内容。
②“两翼”
指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一方面通过辽宁省地方课程《魅力辽宁》,让学生了解辽宁,了解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从培养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出发,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开设了优秀传统文化、篮球、韵律操、扇舞等多门校本课程。
③“六维”
指“优智”素养培育课程、“厚德”素养培育课程、“健体”素养培育课程、“博学”素养培育课程、“明艺”素养培育课程和“广创”素养培育课程。
“优智”课程主要是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通过构建卓越课堂体系,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从而培育学科素养扎实、学习能力突出的七中学子。“厚德”课程将学生养成教育主题提炼为“七中七德”系列课程,其内容涵盖上课、开会、说话、用餐、仪表、走路、待人接物七个方面的标准与规范要求,使德育“入耳入心入行动,见行见效见品格”。“健体”课程根据学生身体发育特点,教师自编了篮球、扇舞和韵律操课程等校本体育特色课程。“博学”课程立足经典传承和学习,包括优秀传统文化、朗读和汉字书写课程。“明艺”课程包括电子琴、古筝、健美操、篮球裁判、书法、废品利用与布艺创作、针织等,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才艺修养及技能水平。“广创”课程是综合实践类校本课程,着力建设专业学科实验室、实践功能教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以“三精”理念推动高效教学
1.“三精”理念
学校按照“年部主管领导一线把控,学科备课组具体操作”模式,以“三精”理念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一是教学内容“精”耕细作,即统一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控制教学难度,降低教学容量;二是教学时间“精”打细算,细化课堂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单位时间教学效益,以“五个维度”——师生互动有梯度、教学策略有效度、课堂提问有深度、教学节奏有尺度、学习评价多维度——为核心的七中高效课堂模式正在形成;三是课堂习题“精”挑细研,面向全体学生,自主研发课上课下习题,适度适量布置作业,既满足教师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同时也保证习题的质量和数量。
2.分层教学
七中还进行分层教学研究,根据学生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应用能力、主观意愿作为分层标准,尽可能做到全覆盖,根据上课情况随时进行调整,让作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三精”理念打造的高效课堂,突出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设置为核心,以设问、解问、追问、生成新问题为主线,重视课堂的互动性与生成性,注重思维能力培养和学科素养的形成,提高知识的固化率和内化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愿学、乐学,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明确“一个核心”“三个坚持”的教学目标
七中提出“一个核心,三个坚持”的指导理念和课堂教学的“一二三四五”具体要求。
1.“一个核心”的指导思想
即把培养学生“卓越发展”的核心素养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通过卓越课程体系建设,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品行卓越、思想卓越、能力卓越、智力卓越”,进行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学科的确定、内容的安排,均满足学生在特定年龄阶段的兴趣、爱好、活动和经验特点,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
2.“三个坚持”的工作思路
七中确立“卓越课程观”统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即保持“三个一致”:学校开设的课程和国家规定的课程保持一致;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和课程实施目的保持一致;课程开设目标和课程实施效果保持一致。为此,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念提升为核心。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同时,做好课程实施的软环境建设,不断提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水平和质量。二是坚持以学生的培养目标引领学校课程的实施推进。在育人内容和方法上,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水平、经验特点出发,结合学习内容自身的结构和逻辑,设计各学段课程、教材和各类实践活动。三是坚持以过程的科学评价推进学校课程生态建设的良性提升。学校基于课程的实施效果和科学的评价方法,通过学生反馈、质量检测、教师考核等多种手段确保课程的实施结果与学校课程的目标的一致。
3.“一二三四五”具体要求
“一”是“一个中心”:即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尊重学生的思维体系的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绝不是以考试为中心。“二”是“两个基本点”:即以“教得准”为出发点,以“方法巧”为着力点。“教得准”的境界是能做到居高临下、高瞻远瞩;“方法巧”是要求老师能事半功倍的做好课堂教学。科目不同,教學内容不同,所用到的方法也应该有区别。实验、动手操作、研讨、做题、学生发言、大声朗读等等,每节课要有多种教学方法。七中没有特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教师不被束缚,采取多种多样的模式,百花齐放,切实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三”是“三个围绕”:即教学内容必须围绕培养学生能力来进行,教学设计应围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来安排,教学安排要围绕培养学生深度学习来设计。“四”是“四个贯彻”: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贯彻学校对课堂教学的理念,贯彻“集备”教研的思路,贯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需求。“五”是“五个有”:有目的,有计划,有耐心,有创新,有激情,只有做到这五点,才能真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理念清晰、指向明确、方式自由、师生民主的课堂生态,使七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教学水准和质量。
四、着力抓好作业质量
作业既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又是减负增效的重要抓手。七中要求学科所有的习题、作业要自主研发,集体确定,统一印刷,确保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学情,必须坚持作业设计的四项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是学生求知和探索的动力之一。有了兴趣,学习对学生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在作业设计中,七中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置题目,让学生在作业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独立性原则
每个学生都有潜在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也都有独立学习的欲望,但学生的智能存在差异,能力各不相同。七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按照学生能力水平进行有效的作业指导。
(三)创新性原则
只有教师的深度设计,才有学生的深度学习。学生在作业中运用常规思维和非常规思维,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使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得到锻炼。这就要求作业不能被固定思维所制约,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实践性原则
七中强调学习的实践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1.四种作业类型
在作业设计原则的有效指导下,七中依据不同作业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设计实践探索:一是当堂作业。遵循“学什么做什么”原则,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让学生当堂巩固知识,促进学生不断吸收各阶段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开阔思路,启发思维,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二是周末作业。每周每个科目的周末作业都是经过组内集体备课,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自主命题的,作业高质量但不超量。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教师亲自批改并及时反馈,个性化的错误学生自主修改,共性错误教师在课堂统一讲解。三是长假作业。假期作业以学科协调适量、形式新颖开放、突出实践活动、遵循各学科教学规律为特点,为学生科学布置作业。四是寒暑假作业。注重实践类、延续性作业。无论哪一种作业形式,都是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巩固。
2.课后“五留五不留”作业模式
课后作业是减负提质的敏感区,科学安排课后作业是实现“减负提质”的关键。七中始终坚持“学校主体实施,家长有效监督,学生最终受益”的课后作业设计原则,实施“五留五不留”作业模式,即留适时适量作业,留自主型作业,留分层型作业,留实践型作业,留养成型作业;不留超时超量作业,不留节日作业,不留机械重复作业,不留随意性作业,不留惩罚性作业。
学校家长委员会专门成立课业负担监控小组,对各年级各班级各学科作业情况实施动态监控,以周为单位向学校进行反馈,学校负责落实整改。各年部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减轻,实施弹性放学后,初一学生基本可以在学校完成全部作业。学生作业的质量是自学成果的一个体现,教师认真、及时批改作业也是本职工作。把分内的事做好,把简单事做到极致,是七中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
五、着力抓好教学反馈
(一)提高作业批改的实效性
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教师能够做到作业批改及时、认真,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和教育教学的反馈作用。作业批语以表扬激励为主。七中要求学生每个学科都要有课堂笔记,便于总结和复习,教师不定时检查。笔记完成好的,向全班同学展示,以鼓励优秀。语文、英语的作文,教师面批面改,把共性的问题放在课堂上解决,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
(二)强化个性化指导
提高学生成绩关键不是取决于作业量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学习有效反馈与有效指导。七中提倡作业批改后的信息反馈,培养学生形成有效订正、有错就改的良好学习习惯,助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特长的发展。课前小测试保证当天在校内解决每位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当面批改,一对一指导,严格把关。小测试卷上的基础知识要全员全会。教师要有认真负责和严格把关的精神,二次过关时对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二次过关的关键在于平时对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促进。
教师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因材施教,有效助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或对某一学科有兴趣的学生,教师加以个性化培养,阶段性地为学生设置新目标;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多加关爱,耐心辅导,必要时降低题目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重拾信心。
(三)利用数据进行精细化分析
七中建立了基于校本和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诊断系统,通过数据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从不同层面进行质量分析,包括年级总体质量分析、各学科质量分析、班级质量分析、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有效指导教师以及相关学科教学。小到每一个知识点,大到学科整体教学,质量反馈为之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四)及时反馈考試结果
“专项作业不过夜,综合作业不过天”是七中的传统。学校每周都有大大小小的考试,每次考试以后,教师都会及时阅卷,做到小测验试卷不过夜。很多老师白天忙于教学,下班后常常加班阅卷。平时的大型考试,如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当天考完,当天出成绩,教师加班加点批卷。目的是为了提高考试效度,在学生对试题的记忆、理解和关注最佳时间进行反馈。
多年来,沈阳市第七中学通过五个着力点,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持续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