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为导向的网络校本研修策略探究

2021-04-20孙睿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策略

孙睿

摘要:网络校本研修是新形势下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信息化背景下,学校以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为导向,依托网络平台,探索突破时空局限的校本研修新平台、新路径和新方式,从常规管理、平台架构、项目研究、成效反馈等方面深化网络校本研修,推动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成就学校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网络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共同体;策略

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提升教師队伍的专业发展是摆在各校面前的共同课题。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阵地,有力地保证着教师队伍的质量。2014年教育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指出,“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创新教师网络研修模式,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研修成为教师培训的重要方式。在此背景下,我校进行了以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为导向的网络校本研修的实践探索。

一、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内涵与特点

(一)内涵

1997年,美国西南教育发展中心首次提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PLC)”概念,他们认为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促进教职工发展的有力途径,并成为学校变革与改善的有效策略,专业学习共同体提供了一种更为丰富和富有激励的场景。在这样的团队中,参与者能够互动、相互检验思维、挑战理解力、获得新的信息,教师和管理者的学习和体验会更复杂、更深刻。人们意识到,这种基于教师自身发展基础上的专业发展方式与传统教师培训截然不同,是一条崭新的发展途径。

华东师范大学徐斌艳教授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途径》一书中提到:“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应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相互学习和交流、相互信任、共享资源及优秀的教学经验,共同解决难题、个体有所进步并能促进共同体发展等特质。”为了更好地提升自我,增强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师结成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的专业学习与教学改进的组织形式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分享学习。

(二)特点

教师专业共同体具有以下特点。

1.以共同的发展愿景为目标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成员们以寻求专业的发展、提升自我为共同目标,认同该共同体的美好愿景,遵守统一的团队规章制度。参加专业共同体以自愿为前提,有高度的自律性、自主性,每个成员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大家平等交流、共同进步。

2.以灵活的组织形式为架构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组织形式灵活,不受人员、时空的限制。与校内教研组、备课组不同,专业共同体成员之间既可以是同事,也可以是志同道合的陌生人;既可以定期线下教研,也可以网上实时地交流互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以主题项目研究为核心

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往往局限于学科教学、德育工作等,但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设以主题式的项目研究为核心,成员们围绕着项目研究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互相学习借鉴、共同进步。

二、网络校本研修的发展现状

网络校本研修即依托网络平台,针对学校工作实际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无处不在的教师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帮助教师即时解决课程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即时性问题,在分享、交流及实践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新型的教师研修方式。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网络校本研修存在着如缺乏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研修观念陈旧、“挂机”虚假学习、研修主题空泛、形式单一、教师被动学习且与实践脱节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自2011年起实行“一校两址”办学,全体教师聚在一处开展校本研修的机会很少,常常分校区错时研修,研修效率低、覆盖面窄,造成诸多不便。网络研修仅体现在QQ群内的资料共享和零星讨论等方面。2016年,学校踏上南京市首批智慧校园创建的快车,在校园网络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方面投入力度加大,给网络校本研修提供了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2020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居家学习,在此过程中,网络校本研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校召开信息技术培训会、线上班主任论坛、年级组会议等,教师进行在线集体备课、在线教学研讨,及时解决了新形势下的各类突发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新媒体技术和信息化素养,保障了学生的居家学习效果。

三、网络校本研修的策略

学校以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为导向,依托网络平台,探索突破时空局限的校本研修新平台、新路径和新方式,营造整体、和谐、开放、有序的学习环境,吸引有共同愿景或兴趣的教师自主参与,通过合作、对话、反思和共享等学习活动来更新教师职业理念,习得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形成教师专业认同,促进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

(一)组建团队,落实网络校本研修常规管理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发展愿景。任何一个真正的教师专业共同体都要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学习,这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基本目标。因此,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落脚点在于如何更好地解决学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帮助教师实现在本专业领域的智力提高以及加深专业领域知识的更新与学习。

首先进行管理架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形成了由校长室主持、教科室、教务处、德育处等部门协同抓、学科组推进的“1+3+X+全体”的常规管理模式。为了保障网络校本研修的有效性,学校建立了相应的过程跟进管理制度,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读本》《师德考核监督细则》《教师网络研修细则》《骨干教师年度考核细则》《校本培训计划》等。在学校的多级管理和制度的有力保障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健全、档案信息完整。

其次,组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团队,实行分层定制的网络校本培训。为各级各类的学习共同体开展具有针对性、连续性、阶段性和有效性的网络校本培训。比如针对青年教师团队进行“志远杯”优质课直播与点评;针对班主任团队进行系列在线主题讲座;针对各教研组进行深度备课沙龙活动;针对骨干教师成立“红山研修班”进行在线教科研等。

(二)依托技术,搭建网络校本研修交流平台

学校在技术层面确立了以培育教师专业共同体为导向的网络校本研修平台,开展校企合作,建立知识共享和转化平台,教师在此平台上可以共享资源、点播优质课、点评课例,形成“互惠共生、和而不同”的价值文化,构建学校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和管理体系。

在校内基础建设方面,在东西两个校区装备了多媒体教室和录播教室,安装了能覆盖校园的移动网。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积极与某公司接洽,建设基于微信企业号的“智慧微校园”,包括研修云端与研修管理平台,开通微直播平台(网络在线课堂直播)、微教研(备课组网络研训)、远程讨论等教学应用功能模块。学校还积极与其他公司合作,建设集合协作备课、资源共享、研讨互动等多个教学研修模块的校园网站,并可在手机、平板电脑上移动学习。

在同伴互动型的网络研修中,教师一般选择QQ、微信、腾讯会议等软件来进行网络交流;在专家引领型的网络研修中,学校遴选出12位优秀的青年教师组建专业发展研学QQ群,聘请特级教师担任“在线学术顾问”,开设“学思结合做研究”等主题讲座,在线指导青年教师的论文写作、公开课展示、课题申报等,做到了“在线一对一”的指导与交流。

目前,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专业学习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共享、优质课点播、课例点评等交流教育思想、传播教育理念、巩固专业知识的研修活动,打破了以往教师“单打独斗”的单一学习方式。

(三)围绕项目,推进网络校本研修实践探索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网络校本培训工作由学校教科室、教务处等部门先期谋划、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学校制定相关研训计划,确立课例研讨、课题研究、深度备课、资源库建设等研究项目并有序推进。以建设教师专业共同体为载体,聚焦学科教学,加强教师交流合作,凝聚群体智慧力量,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努力使网络校本培训成为教学的研究中心、教师的成长基地、成果的共享平台。

1.开展“四精课堂”课例研讨

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围绕着精准教学目标、精炼教学过程、精确教学反馈、精细教学辅导的“四精课堂”开设展示课,其他老师在线观摩学习并撰写观课报告,教学设计、评课报告均提交至学校的网络平台,促进了骨干教师团队的成熟和青年教师的发展。

2.组织课题研究在线培训

疫情期间,学校用腾讯会议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见微知著: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科研”的在线培训。会议围绕着个人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展开讨论。会后,教师踊跃在QQ群内提交了心得体会,观点的交流与碰撞更加便捷高效。

3.围绕深度备课开展沙龙

学校基于“四精课堂”提出“组织深度备课,构建智慧课堂”的目标,从增效减负入手,开展智慧教与学方式转型研究。各教研组、备课组实施深度备课,积极运用大数据支持教与学,积极构建探究性、反思性的课堂文化。每月组织一次学科组主题沙龙,其他学科的教师在线观摩研讨,并及时与主持人进行互动交流。

在研修活动背后凝聚着累累硕果: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化学教研组、语文教研组、地理教研组和体育教研组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历史教研组被评为“玄武區先进教研组”。2019年,我校数学、地理和体育学科被授予“玄武区初中新名校专项课程基地”。

4.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库

首先,针对本校的主体生源层次,精选试题,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高质量的校本化题库,并上传至网站。学校与智学网合作,在居家学习期间,各科教师从校本化题库中遴选题目组编作业,学生在线或者下载完成后提交,教师在线批阅并及时反馈。其次,各类教学案例研究形成的公开课均自动录播并存至校内资源网站,方便教师随时学习。第三,疫情期间,学校各学科组积极制作、整合微课并上传至校内资源平台,生成二维码后方便学生随时扫码学习,学生在听完直播课后可以针对重难点进行复习巩固。这些具有校本特色的举措为居家学习期间的教学提供了保障。

(四)创新形式,注重网络校本研修成效反馈

学校借助新技术,定性与定量结合,过程与终端结合,对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形成开展成效评价。学校网站开设“校本研修”和“教科研成果统计”模块,每次研修的负责人需要将研修照片、研修过程上传到“校本研修”模块;学期末教师将研修成果上传至“教科研成果统计”模块。每次校本培训后,教师会通过校内平台或者QQ作业等平台提交心得体会,学期末汇编成册。

目前,我们形成了《骨干教师“代表课”展示与点评汇编》《“在教研中点亮教学智慧”——先进教研组材料汇编》《我有故事,说给你听》《观课议课集锦》《德育漫谈读本、分享教育智慧》等网络校本研修成果集,呈现了详实的过程管理和丰富的研修成果。

四、网络校本研修的成效

近年来,网络校本研修成为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团队的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当团队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队整体能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快。有效的网络校本研修实现了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双赢”。

1.促进了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设

学校充分发挥网络的高交互性、共享性和群体性的特质来开展网络校本研修活动,借助成熟的网络研修平台,邀请专家加入指导,针对教师提交的教育教学问题,设计网络校本研修的系列主题和项目,激发教师内在的自我发展需求。教师能够自觉研究课堂案例、教育教学视频和沙龙研讨等多样的教育教学素材,自我反思,并在网络研修平台上持续地交互研讨,形成高品质的互动技能和反思能力。

近年来,学校骨干教师、名优教师比重不断扩大。专任教师中,区级以上骨干共40人,占33.6%;骨干教师中,市级以上共9人,占22.5%。仅2020年,学校就有5位青年教师被评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因教师发展突出,学校教科室在区继续教育工作推进会上做经验介绍。

2.成就了学校新的发展机遇

学校探索出了基于学校层面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新范式,突破时空局限,更好地建构起无处不在的教师学习场域,更好地营造自觉的研修生态,形成互惠共享、和而不同的研修文化,并与志同道合的教师聚合形成教师专业共同体。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连续14年荣获区“三段一体”教学质量管理优质奖,并于2019年被评为区首批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2020年,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获评“南京市教育现代化初中”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未来,学校将继续坚守网络研修阵地,继续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持续推动学校高位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斌艳.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途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倪静娟.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创新时代,2017(12).

[3]王作亮.教师专业化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J].江西教育科研,2016(2).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