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远离诗教
2021-04-20张波陈士葆
张波 陈士葆
不学诗,无以言。中国自古就有诗教传统,儿童教育的基本方式都是从诗歌学习开始的。至今依然记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首首充满童心、童趣、童真的唐诗像五彩缤纷的祥云,飘荡在心灵的天空,装饰着我们童年的梦,让我们心生美好的幻想,伴我们快乐成长。这就是诗教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雖然我们早已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久违了童年的经历,但童年记忆里所学过的那一首首美好的充满童趣的诗歌,依然像一壶陈年的老酒,散发着奇异的思想芬芳,带来长久而又美好的人生感动和精神启迪。
曾几何时,诗教的优良传统,却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遭到了空前的漠视,并在语文教学中被边缘化。诗歌教育远离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当前的童诗教育日益薄弱化的趋势,令人担忧。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经典文本太少,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的新童诗太少。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便是对诗歌的一种人为的排斥因素。好多所谓的语文专家认为诗歌很难把握,评价标准也很模糊,于是在人们十分关注的高考作文中便出现了一个自相矛盾的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时至今日,一些高考作文题中还在要求“不得写成诗歌”。它似乎在告诉学生、家长和教师,写诗与学生的升学和前途没关系。很显然这是一个负面的暗示。与此同时,手机、短视频的流行,让学生每天都盯着手机,坐在电脑前,属于他们的文学阅读时间被无情挤占了。
当下随着国家对美育越来越重视,诗歌教育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随着教育方向的引导和提倡,学生对优秀诗歌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迫切。当下的一个现状就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童诗教育的功利化、教条化十分严重,童诗创作的成人化、段子化,媚俗化十分严重,优秀诗歌资源十分短缺等,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诗歌教育远离诗歌现场,跟诗歌的时代性完全脱节。教材里的诗歌远远落后于时代。未来我们需要思考:怎样让学生真正从诗歌中感受到美、生命、发现并找到自我,如何将内心的美的感受输出出来,变成自己鲜活的生命体验与别人去交流和分享。这是诗歌从业者、教育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应试教育思维,也是阻碍学生诗歌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下学生在诗歌的感受与表达之间出现了精神断裂,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很好,一到解读诗歌的时候,便又回到考试思维中,以模式化和程式化的思路去理解诗歌。这与语文教学的生态环境不无关系。当前语文教学对诗歌、诗意、诗性的东西不友好,用单一标准化的答案把诗的可能性空间压得十分狭小,于是语文学习和教育的过程,慢慢变成了一个去诗意的过程。这里面确实有很多值得反思的东西,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作出及时而有意义的改变,让语文教学恢复原本应该有的那份诗意,十分必要。
童诗是写给儿童的,童诗就要从儿童视角出发,用孩童的视角观察世界,呈现世界。成年诗人要想写出好的童诗,必须葆有一颗纯真的童心,这不仅是对儿童作家的要求,也是对所有作家,特别是诗人的要求。儿童有敏感的天性,最容易感受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和情感之美,对万事万物永远怀着一种新鲜感,好奇感,并由此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冲动。这种敏感和想象力是写诗的人最应当保持的,只有这样写出来的诗歌,才会唤起儿童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向往。如何才能保持一颗童心?首先让他们保持内心的真诚,超越实用。儿童看世界的时候,就凭着他的本真: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开心就嘎嘎地笑。同时,儿童并不从实用的角度看事物,而是喜欢沉浸在意境中,去自由幻想,去营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一个精神的童话王国,所以要摒弃童诗一味去单纯说教的味道。透过那些纯真的童诗,我们会看到儿童的精神世界如此新鲜灵动,处处弥漫着诗意。因此,儿童纯净的心与诗的距离最近,童心就是诗,他们的诗更在于真性情,是天性之诗。语文教学要关注和保护学生纯真的童心。诗主要表现美,而美是无处不在的,诗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生活中蕴藏着无尽的美,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日月星辰,都可以捕捉到动人的诗意。孩童的心不但是纯洁的,而且是敏感的,只要我们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去认真呵护,诗心的种子就会萌芽,就会破土而出,并终有一天会长成精神的参天大树的。
我们常说“诗心不老”,让学生拥有一颗纯真的诗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与诗为伴,陶冶性情,让心中弥漫着诗意,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大有益处。诗歌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关乎心灵的自我援助和救赎,也关乎一种更高的人生实现。有些感受,我们没有的,诗里有;有些梦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在诗里实现了。在诗中与别人的人生、他者的心灵相遇,并由此享受一种优雅的汉语之美,这是极为美妙的人生记忆。这样的记忆,每个人都理应拥有,也都应该通过学习去告诉别人——众多“诗教”的默默实践者,做的其实正是这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