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某食府1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疫情的调查分析*
2021-04-20邓春燕龙前进何惊春孙亚军
邓春燕,龙前进,陶 然,何惊春,汤 成,郑 艳,孙亚军
(重庆市九龙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 40003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以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其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2]。2020年1月31日,重庆市某餐饮机构(以下简称“食府”)的1例员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死亡病例,随后在其密切接触者中又有2例员工相继于2月1、2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为查明原因和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和建议,作者开展了本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1月31日,重庆市某食府员工徐某,被确诊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指示病例),调查中发现,徐某密切接触者中有2例食府员工前期已陆续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呼吸困难等可疑症状,但未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后在区疾控中心建议下按照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立即收治于区内定点医院。2例员工于2月1、2日相继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经风险评估,区疾控中心于2月2日对在该食府有过密切接触史的全部员工(共41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1.2方法
1.2.1病例定义与病例搜索 疑似病例:2020年1月以来,在食府内有过生活、工作、就餐及其他活动,出现以下任意2项者为疑似病例:(1)发热;(2)有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中,呼吸道标本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流行病学调查满足疑似病例定义的人员。通过询问病例接触史、密切接触者追踪[3]、高危人群(2020年1月以来在食府内有过生活、工作、就餐及其他活动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等方法搜索病例。
1.2.2流行病学调查 个案调查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第三版)》[3]进行。在食府员工中开展病例对照研究,以确诊病例作为病例组,非病例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在岗位、出勤时间、厕所使用偏好、与其他员工日常接触情况等差异,查找危险因素。
1.2.3样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 对所有调查对象采集咽拭子标本,使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和结果判定标准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3]。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R软件和相关扩展包进行统计分析。使用incidence扩展包绘制流行病学曲线,基于R0扩展包应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计算基本再生数R0。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四格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为0.05。
2 结 果
2.1病例分布特征 通过调查和核酸检测,累计发现确诊病例26例(含无症状感染者1例),其中重型病例2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3.85%(1/26)。病例发病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6.5 d(0~12 d),病例发病到出院(死亡)的中位时间为23.5 d(10~41 d)。病例主要症状为干咳,伴或不伴咽痛、肌肉酸痛、胸闷、乏力等症状。首例发病时间为2020年1月12日,末例发病时间为2月15日,疫情持续35 d,其中1月23日至2月6日发病相对集中,疫情流行情况见表1。26例病例中,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岁(43~72岁)。其中12例病例为食府病例,其余病例为社区传播病例。根据上述流行曲线的发病时间数据,结合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代际时间分布,估算本次集聚疫情的R0为6.98[95%置信区间(95%CI):1.97~17.05)]。
表1 重庆市某区某食府聚集疫情病例发病时间分布表(n)
2.2危险因素分析 为探查疫情在食府传播的危险因素,选择食府12例病例作为病例组,食府其余未发病的在岗员工29例作为对照组,开展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暴露于厨房岗位[比值比(OR)=5.96,95%CI:1.18~36.29)、每天在食府时长大于8 h(OR=Inf,95%CI:1.531~Inf)、使用快餐厅厕所(OR=Inf,95%CI:1.531~Inf)]是发病的危险因素。见表2。由于样本量较小,尚未能针对上述3个因素作进一步多因素分析。
表2 9龙坡区某食府聚集疫情病例对照研究结果[n(%)]
2.3密接接触者追踪与分析 本疫情中,继食府新冠肺炎聚集疫情共造成12例食府员工确诊后,经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又发现社区传播确诊病例13例、阳性无症状感染1例。14对食府病例与密切接触的社区病例中,平均聚集性病例数为4例,密切接触的关系主要为亲子和配偶关系[占78.57%(11/14)];根据密切接触者发病时间,计算传播连续间隔中位数为11 d(95%CI:8~12 d)。
2.4传播途径及溯源分析 调查发现,食府聚集性病例曾某某的1例共同居住家庭成员黄某某于1月23日发病,与食府首批集中发病时间相吻合,但黄某某从未到过食府,提示曾某某很可能是黄某某和食府首批集中发病病例共同的密切接触暴露源。考虑到黄某某为社区传播病例中的最早发病病例,结合新冠肺炎的潜伏期,推测曾某某为食府聚集性病例中首例病例的可能性最大。曾某某自述患有“慢性咽炎”,长期咳嗽,并于1月25日曾出现短期“腹泻”症状,提示曾某某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即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以飞沫、气溶胶、污染环境等形式向外界排放病毒,从而造成传播。
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在食府时长大于8 h和使用快餐厅厕所是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曾某某在“食府时长大于8 h”和“使用快餐厅厕所”这2个危险因素上均为暴露。由此,综合曾某某的临床症状、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密接接触者发病情况及新冠肺炎流行特征,推断曾某某为该起聚集疫情首发病例。由于存在基础性咳嗽且症状轻微,未引起重视,也未及时就诊,长时间在食府内工作,一方面通过咳嗽、讲话形成飞沫传播,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消化道排出病毒污染环境,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调查中尽管采用了流行病学调查、公安大数据比对等手段,但仍未能进一步找到曾某某的感染来源。由于其工作岗位为快餐厅服务员,工作场所人流量巨大,在排除其他感染来源后,推断其在食府工作过程中接触了具有传染性的新冠肺炎病例或受新型冠状病毒的环境污染而感染。
3 讨 论
目前,已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成为传染源[1,4],不同个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存在差异[5]。本次疫情首先在食府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典型患者诊疗不及时,无症状感染者发现难,传染源在局部空间持续活动,造成疾病传播[6]。
文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再生数R0范围为1.50~6.68[7]。本调查估算到R0为6.98,其数值与目前文献研究的范围接近,提示新型冠状病毒在该食府密闭环境中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此外,本调查也估算了中位连续间隔为11 d,其结果高于文献研究的范围的4.0~7.5 d[8],可能系样本量偏小及调查回忆偏倚所致。
研究表明,餐厅作为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风险更高[9],传染源甄别发现难度更大,该食府聚集性疫情的调查与处置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在疫情防控的复工复产阶段,餐饮单位、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人员管理、场所消毒等措施[10],不仅要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监测,还要对消费对象开展监测,出现发热、咳嗽或无健康“绿码”的人员应禁止进入,以免造成新型冠状病毒在公共场所传播。
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厨房岗位工作人员感染风险高于其他岗位感染风险,提示厨房这类密闭的工作环境会为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提供有利条件[11-12],因此,具备此类环境特征的复工复产企业应予以充分重视,加强工作环境空气流通,避免内循环。对于相对封闭的工作场所,企业要合理安排休息,员工养成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的好习惯,不可因赶工而延长工作时长,增加新冠疫情暴发风险。
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快餐厅厕所是本起聚集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提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经粪便或呕吐物在卫生间这一局限空间形成污染,使用公共卫生间的人员会通过直接吸入空气中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公共设施而被感染。因此,加强公共场所设施清洁消毒,尤其是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触碰频次极高部位的清洁消毒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处置的经验在于,区疾控中心敏锐地发现聚集苗头,及时对在食府环境中有过暴露的人群全面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有效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和症状不典型患者。其中,食府12例确诊病例中6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时自述无自觉症状。通过早发现、早隔离,避免了疫情在社区、家庭内的进一步传播,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
本次调查存在局限性。一是由于病例症状不典型导致的发病时间回忆偏倚。二是本次聚集性疫情适逢中国传统春节放假(该食府于2020年1月23日停业,员工开始放假),未能对食府内的消费者进行病例搜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暴发原因假设的形成及验证。三是判定曾某某为首发病例主要依据为流行病学资料,缺少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支持。若开展特异度抗体水平监测,则可能对推断结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