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堡油田G 5断块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2021-04-20贾然
贾 然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公司)
0 引 言
G 5断块是高尚堡油田主要开采区块,其投产时间早,初期开发效果较好。随着注采开发的进行,井网越布越密,地层能量补充不足,压力下降较快,且采出液综合含水逐渐升高,储集层动用程度越来越低。在不改变开采方式的前提下,亟需通过储集层内部结构的研究,丰富区块内分析化验资料,形成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评价体系,模拟剩余油分布规律,选取合适助剂,改善注水系统,以期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1 研究区概况
1.1 构造背景
高尚堡油田位于南堡凹陷中段,构造范围以柏各庄断层、西南庄断层为北界,以柳赞构造、林雀次洼为南界[1],有利勘探面积逐步扩大为约98 km2。高尚堡油田主力含油层系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二、三亚段,为一套近物源、短距离搬运、快速堆积的陡坡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油藏类型为未饱和层状断块型油藏,具有埋藏深、断裂系统复杂、含油井段长、油层层数多、厚度大、油水关系复杂及地震资料品质差(图1)等特点。
G 5断块位于高尚堡油田西北部,在Ⅰ油层组底界构造上,西以过G 3104井断层为界,南以过G 34-28井断层为界,是一个以G 2井区为高点向北东方向倾没的断鼻构造,地层走向为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倾角10°~20°。
图1 G 5断块层序界面的地震反射特征
1.2 沉积特征
高尚堡油田G 5断块储集层发育于南堡凹陷裂陷Ⅰ-Ⅱ幕充填阶段,充填型式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浅湖。通过对高尚堡油田不同油层组油层有效厚度的研究,确定油层有效厚度与沉积相带展布有着很好的一致性。在水下分流河道、前缘砂、远端席状砂、前扇三角洲等沉积相带中砂体厚度最大,油层有效厚度相应较大。
G 5断块储集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长石岩屑砂岩次之。碎屑组分以岩屑最多,长石、石英次之。储集层砂岩结构组成复杂,结构成熟度低,分选中等-差,磨圆以次圆-次棱角为主,颗粒接触类型以线-点接触为主,胶结类型以孔隙式为主。填隙物包括杂基和各种胶结物,填隙物总含量为2%~12%,其中胶结物含量2%~9%,主要为方解石和泥质[2]。
1.3 储集层物性特征
通过对G 5断块174块岩心物性数据统计分析,该断块储集层平均孔隙度为19.2%,平均渗透率为62 mD(表1)。测井解释资料结果表明,该区储集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7.6%~22.7%,平均为19.9%,渗透率分布在0.5~400 mD之间。
表1 G 5断块物性数据统计
2 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特征
储集层微观空间由岩石颗粒、孔隙喉道、填隙物组成,这三项的不均一性直接影响储集层的微观非均质性。我们通过定量参数来描述储集层的微观组成,最终判断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强弱[3]。
2.1 岩石颗粒及孔隙类型
储集层颗粒的微观非均质性主要表现为颗粒大小、胶结程度、排列及接触关系,它们既影响孔隙的非均质性,也可能造成渗透率的各向异性。岩石颗粒非均质性主要通过铸体薄片、图像分析、物性实验等进行分析(图2)。
图2 G 5断块铸体薄片照片
通过对G 5断块的铸体薄片观察,结合物性数据,G 5断块内储集层颗粒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
(1)Ⅰ类(大量原生孔隙,含少量次生溶蚀孔隙):颗粒定向排列,基底式胶结,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和少部分次生溶蚀加大部分,局部发育较大孔隙,渗透率范围160.10~2 500.21 mD,孔隙度范围21.6%~24.4%,颗粒非均质性强。
(2)Ⅱ类(大量原生孔隙,含少量次生溶蚀孔隙):颗粒无序排列,孔隙式胶结,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隙、少量的粒间溶蚀孔隙及颗粒溶蚀微孔,局部发育较大孔隙,渗透率范围123.97~358.27 mD,孔隙度范围20.0%~25.0%,颗粒非均质性中等。
(3)Ⅲ类(少量原生粒间孔隙,含少量次生溶蚀孔隙):颗粒无序排列,接触式胶结,储集空间主要为少量次生溶蚀孔隙,少量原生粒间孔隙,样品孔隙发育一般,渗透率范围14.86~98.50 mD,孔隙度范围19.1%~24.8%,颗粒非均质性中等。
(4)Ⅳ类(少量次生溶蚀孔隙,极少量原生粒间孔隙):颗粒无序排列,镶嵌式胶结,储集空间为少量次生溶蚀孔隙,样品孔隙不发育,渗透率范围1.23~7.35 mD,孔隙度范围10.6%~20.5%,颗粒非均质性较强。
(5)Ⅴ类(极少量次生溶蚀孔隙):颗粒无序排列,镶嵌式胶结,储集空间为极少量次生溶蚀孔隙,样品孔隙极不发育,渗透率范围0.11~0.89 mD,孔隙度范围7.2%~17.3%,颗粒非均质性较强。
表2为各种岩石颗粒类型、样品的数量及特征。
2.2 孔喉特征
孔隙喉道的形状和大小控制着地层的储集性能和渗流能力,对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很大。孔喉的大小、变异系数等参数是判断孔喉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在岩石颗粒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孔喉特征,可以对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进行更详细的研究。
借助压汞实验,可以得到孔喉半径及渗流贡献图,同时结合岩石颗粒类型,对样品进行数据对比,将储集层孔喉特征分为以下几类:
(1)Ⅰ类(孔喉半径大,分布集中):孔喉大小分布集中,最大孔喉半径为25 μm,半径大于1 μm的孔喉体积占总孔隙体积80%以上,参与渗流孔喉平均半径大于10 μm,孔喉非均质性较弱(图3)。
(2)Ⅱ类(孔喉半径较大,分布不集中):孔喉大小分布不集中,最大孔喉半径为40 μm,半径大于1 μm的孔喉体积占总孔隙体积65%左右,参与渗流孔喉平均半径为5.0~10 μm,孔喉非均质性强(图4)。
(3)Ⅲ类(孔喉大小中等,分布较集中):孔喉大小分布较集中,最大孔喉半径为16 μm,半径大于1 μm的孔喉体积占总孔隙体积40%左右,参与渗流孔喉平均半径为1.0~5.0 μm,孔喉非均质性中等(图5)。
(4)Ⅳ类(孔喉大小中等,分布不集中):孔喉大小分布不集中,最大孔喉半径为4 μm,半径大于1 μm的孔喉体积占总孔隙体积30%左右,参与渗流孔喉平均半径为0.5~1.0 μm,孔喉非均质性较强(图6)。
(5)Ⅴ类(孔喉偏小,分布不集中):孔喉大小分布不集中,最大孔喉半径为1.6 μm,半径大于1 μm的孔喉体积占总孔隙体积15%左右,参与渗流孔喉平均半径为0.1~0.5 μm,孔喉非均质性较强(图7)。
(6)Ⅵ类(孔喉极小,分布不集中):孔喉大小分布不集中,最大孔喉半径为0.63 μm,半径无大于1 μm的孔喉,参与渗流孔喉平均半径小于0.1 μm,孔喉非均质性较强(图8)。
表3为各种孔喉类型样品的数量及特征。
2.3 填隙物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填隙物中的黏土矿物会发生运移膨胀沉淀,造成孔喉堵塞,从而对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造成不可逆的影响。通过对G 5断块黏土样品进行分析发现,受注水开发影响最大的伊蒙混层占总黏土矿物含量的50%以上(图9)。填隙物对储集层的影响较为复杂、参数较多,主要影响参数为注入液流速及矿化度,对应的敏感性实验分别为速敏和水敏,其中由于流速在储集层不同位置差异明显,生产井与注入井井口附近流速较大。因G 5断块近井地带均做了压裂处理,虽然流速较高但裂缝对速敏不敏感,而远井地带流速很低,速敏影响也较小,过渡带渗流又比较复杂,所以对于速敏不进行分析。
图3 Ⅰ类孔喉半径及渗流贡献图
图4 Ⅱ类孔喉半径及渗流贡献图
图5 Ⅲ类孔喉半径及渗流贡献图
图6 Ⅳ类孔喉半径及渗流贡献图
图7 Ⅴ类孔喉半径及渗流贡献图
图8 Ⅵ类孔喉半径及渗流贡献图
表3 G 5断块孔喉类型分析
图9 黏土矿物分布情况
收集模拟地层水、注入水、蒸馏水的水敏数据进行处理后发现(表4),零矿化度的蒸馏水比模拟地层水对储集层伤害更大,渗透率会降至原来的55.7%,非均质系数达到27.9;而2 900 mg/L矿化度的注入水对储集层伤害较小,渗透率下降至13.8%,非均质系数为4.9。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注入水矿化度应控制在2 900~4 000 mg/L区间内,可以忽略填隙物对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
表4 水敏性实验数据(均值)
3 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评价
3.1 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分类
根据岩石颗粒、孔隙喉道、填隙物对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综合实验数据,将储集层按微观非均质性强弱分为A、B、C、D、E、F六类(表5)。
表5 G 5断块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分类
3.2 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评价标准
利用平均粒径、平均孔喉半径和变异系数绘制分类图板(图10),统计数据后发现储集层类型不同,数据分布形态不同,具体表现为分布范围越小,非均质性越弱,反之非均质性则越强。结合这三个参数的数值范围可以评价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强弱,建立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评价标准(表6)。
3.3 评价标准验证
选择G 5断块另外两口井G 32-20、G 23-39井的数据,用于对评价标准和图板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如图11所示。
由图11可见,G 32-20、G 23-39井数据点分布范围与图板大致吻合,数据范围和标准范围一致,说明该分类图板和标准适用于G 5断块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评价。
表6 G 5断块储集层分类
图11 G 32-20、G 23-39井储集层数据分布
4 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对采收率的影响
微观非均质性研究对油田后期注水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微观结构的不同对储集层的驱油效率影响较大[4]。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存在会导致油层开发中大量剩余油的形成,从而影响储集层的驱油效率,最终影响油田注水开发采收率[5-6]。
4.1 储集层基本情况分析
基于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强弱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利用上述评价标准,同时结合束缚水饱和度和驱油效率,将六类储集层细划归AC(弱-中)、B(强)、DEF(较强)三小类储集层,分别进行分析(表7)。
表7 G 5断块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分析
从表7可以发现,A、B、C类储集层驱油效率明显高于D、E、F类储集层,这是因为D、E、F类储集层较A、B、C类储集层物性差、孔喉半径极小,所以A、B、C类储集层适合使用提高采收率技术,D、E、F类储集层只能通过后期开发提高产量;同时从微观非均质性角度看,B类储集层非均质性最强,D、E、F类次之,A、C类与其相比趋于均质。故后期开发应加强对A、C类储集层的投入,提高采收率效果会更好。
高尚堡油田G 5断块埋藏深度为3 300~4 600 m,地层温度为105℃,油质类型为稀油,因此对聚合物分解作用较强,不适合采用火驱、蒸汽驱、SAGD和聚合物驱。
4.2 提高采收率建议
根据各类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强弱,提出分层封堵、分层注采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总体思路,具体方法是:A、C类储集层占比较大的油层,相对比较均质,可以通过注入表面活性剂的方法降低界面张力,减小毛细管阻力作用,增加渗流能力,是提高采收率效果较好的储集层;B类储集层占比较大的油层,由于非均质性强,但孔喉半径较大,渗流能力好,残余油大部分存留在渗流能力差的部位,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应采用高效驱油剂,使用“四细四选”工艺堵塞大孔喉,减少指进现象,可达到提高采收率的效果;D、E、F类储集层占比较大的油层,由于非均质性较强,且孔喉半径极小,物性差,不适用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式,只能通过后期压裂开发、改变布井方式增加产量。
在储集层开发的同时应注意注入水的矿化度、配伍性等问题,降低水敏对储集层的影响,预防二次非均质性的产生。
5 结 论
油气成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控制着剩余油在储集层中渗流运移、聚集状态、分布状况,因此,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十分重要。对于处于开发后期的老油田,剩余油分布状况与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息息相关,是研究油气成藏和剩余油分布的核心,更是基础。本文在大量实验数据分析以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研究区黏土矿物分析和水敏性实验分析,实施注水开发时,注入水矿化度应控制在2 900~4 000 mg/L。
(2)利用各项实验数据,提出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评价标准,将高尚堡油田G 5断块储集层分为六大类三小类,微观非均质性从弱到强依次为A (3)A、C类储集层占比例较大的油层适合用表面活性剂,预计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B类储集层占比例较大的油层适合用高效驱油剂和“四细四选”工艺;D、E、F类储集层占比例较大的油层不适用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可通过改变储集层状态、布井方式等手段提升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