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021-04-20于志远王仁军黄炳婷张起升

北京测绘 2021年3期
关键词:基尼系数爱国甘肃省

于志远 王仁军 黄炳婷 张起升

(天水师范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甘肃 天水 741000)

0 引言

新的国际形势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促进全民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1]。1994年,中宣部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了其原则、内容及今后发展方向。1995年民政部确定了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全国共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28个,基本覆盖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同时期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遗迹遗址。其中,甘肃省省级爱国教育基地135处,非省级爱国教育基地16处,主要以红色事迹为主。爱国教育基地的建设对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基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集中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概念的界定[2-3]、发挥的功能[4-6]、建设策略[7-9]及资源利用与现状[10-12]等的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尚无从地理学的角度定量的研究其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因此,本文以甘肃省为研究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学统计等方法,对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旨在揭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特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1 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甘肃省位于西北内陆腹地,介于32°31′~42°57′ N,92°13′ ~108°46′ E,地处黄河中上游,气候干燥,属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年降水量在36~735 mm,境内地势复杂,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甘肃省下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17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57个县、7个自治县,总面积达45.59万km2,拥有常住人口2 637.26万人[13]。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门类齐全、地域分布广泛、史料丰富、建筑设施比较先进,蕴藏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文化资源,长征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以及具有甘肃特色的南梁精神、会师精神、红西路军革命精神、舟曲救灾精神等,都是出于此,奠基了甘肃丰厚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1.2 数据来源

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据来源于中国新闻网[14],30 m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地理坐标系为GCS_WGS_1984,基准面为D_WGS_1984。爱国教育基地在空间上视为点要素,经纬度在百度地图上拾取,在ArcGIS10.2下,将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经纬度坐标数字化,得到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空间分布图,如图1所示。

图1 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空间分布图

2 研究方法

2.1 最邻近点指数

在大尺度地域范围内,将爱国教育基地近似看作点要素。最邻近点指数是目前测点要素空间类型常用的方法,测算原理是实际最邻近距离与观察最邻近距离的比值[15-16]。这里用来分析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类型。首先在ArcGIS10.2下,将爱国教育基地经纬度坐标数字化生成点状要素,利用ArcGIS投影转换工具,将其空间投影转换成UTM投影,便于距离计算;其次,计算每一点与邻近点的欧氏距离,取其平均距离作为实际最邻近距离。假设爱国教育基地在甘肃省内均匀分布,得到理论最邻近距离d0,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S代表研究区面积;N代表研究区内爱国教育基地总数(个)。最邻近点指数:

(2)

2.2 地理集中度指数

地理集中度指数是衡量空间地理要素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用来反映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空间分布集聚状况:

(3)

式中:M为地理集中度指数;n为市区数;yk表示第k个市爱国教育基地个数;N为爱国教育基地总数。其中,M范围为0~100,M越大表示爱国教育基地分布越集中。

2.3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用于衡量空间物体分布的均衡程度,这里用来量测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的均衡程度,公式如下:

(4)

C=1-GiNi

(5)

式中,GiNi为基尼系数;n为市区总数;Pi为第i个市的爱国教育基地数占全省的比例;C为均衡程度。基尼系数范围为0~1,其值越大表明爱国教育基地分布越集中。

3 结果分析

3.1 空间分布类型

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整体上呈“东南多,西北少”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均衡分布显著,如图1所示。从各市分布情况来看,差异性也比较明显。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布最多的为兰州市,兰州市爱国教育基地数为23个,陇南次之为18个,分布最少的为金昌市,仅有2个。

根据最邻近指数公式,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计算出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的实际最邻近距离为14.40 km,算出理论最邻近距离为34.46 km,故最邻近指数θ=0.42<1,表明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空间分布呈集聚分布。使用标准正态分布检验其结果,p值为0.01时,Z得分的临界值<-2.28或>+0.28,计算出Z=-13.59,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甘肃省的14个地州市中,兰州、金昌、白银、天水、武威、张掖、定西、陇南、临夏均为凝聚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空间结构类型

3.2 空间分布均衡性

根据地理集中度指数公式计算出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的地理集中指数为M=29.67,假设爱国教育基地均匀分布在甘肃省的14个地州市,则每个市分布151/14=10.79个爱国教育基地,此时地理集中度指数为Mi=26.73,M>Mi,表明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分布集中。

根据基尼系数公式,计算出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的基尼系数为0.95,C为0.046,表明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空间分布不均衡。

综上所述,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空间分布呈非均衡集中分布,但集中程度较低。

3.3 空间差异原因分析

上述分析可知,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整体呈“东南多,西北少”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市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兰州、天水、陇南、张掖、白银、庆阳、酒泉、平凉、临夏,这9市爱国教育基地占全省的80%以上。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形式多样,在151处爱国教育基地中,以红色资源居多,占全省爱国教育基地资源的43.72%。综合分析甘肃省地形、气候等因素,甘肃省地势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陇东南和陇西南地区,地势较高,气候适宜,平均海拔1.1 km,年平均降水量为492 mm,物产资源丰富,而且陇东南和陇西南地区离大市区较远,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依靠,有利于红色力量的保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两当兵变纪念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等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甘肃的西北和东北部,虽然地势较低,平均海拔在1 km以下,但气候条件恶劣,以大陆性干旱气候为主,年降水量不足100 mm,物资匮乏,不利于部队长期作战和革命力量的发展。“东南多,西北少”的红色资源分布,充分显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智慧。

4 结束语

本研究以135个省级爱国教育基地和16个非省级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度指数、基尼系数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1)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整体呈“东南多,西北少”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市州之间爱国教育地理空间分布也存在空间分异。

(2)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的最邻近点指数为0.42<1,通过0.01的正态分布显著性检验,表明空间分布呈凝聚分布。

(3)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地理集中指数为M=29.67,大于均匀分布时的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为0.95,表明爱国教育基地呈非均衡性集中分布。

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空间分布格局的差异,不利于爱国教育资源流动和共享。爱国教育基地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和市区,形成了明显的城乡差异,偏远山区较为明显,不能充分发挥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资源的价值。其次,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形式比较单一,多是将历史遗迹展品展示,供游客参观,缺乏创新性,没有从更深层次挖掘蕴含价值。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①重视农村爱国教育基地建设,特别是偏远山区,减小城乡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我省爱国教育基地资源的潜在价值。②创新性的去开发建设爱国教育基地,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主题。

本研究虽然解决了以往爱国教育基地定量探讨的空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本研究使用的方法单一,仅探讨了爱国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类型及均衡性,未探讨爱国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下一步将使用更全面的空间方法,并结合经济、地形、气候及历史等因素,深入探讨爱国教育基地空间地域结构及其成因,推动爱国主义精神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基尼系数爱国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爱国学·晒佳作
基尼系数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