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有企业开展日常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1-04-20张东方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监督国有企业

张东方

摘要:加强党内监督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国有企业有效执行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开展日常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监督;日常监督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所谓日常监督,通常意义上指的是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结合被监督对象的职责,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其思想、工作、作风、生活,以及行使权力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恰当处理意见,并督促整改落实。国有企业的日常监督,即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构立足自身职责,对本企业监督对象开展的监督活动。长期以来,日常监督是一些国有企业的一大难题。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国有企业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更加有效的开展日常监督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有企业开展日常监督工作的基本原则

开展日常监督,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地方党委纪委,开展日常监督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原则都是一致的。归纳起来,开展日常监督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注重把握政策、宽严相济。二是要突出重点,既要注重被监督对象和监督内容的全面性,又要聚焦关键,注重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三是要抓早抓小,注重关口前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问题早提醒、早纠正,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四是要注重教育转化,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监督全过程,标本兼治,着力完善制度、建立机制,扩大治理效果。五是要统筹推进,注重发挥党组织在党内监督中的主体责任,注重发挥监督合力。

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监督和政治监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日常监督的概念更多的是从监督方式来讲的,而政治监督的概念则侧重于监督的内容和任务,主要强调监督的性质、内容、重点要从政治上看,二者概念不同,但根本目的或者说根本任务都是一致的,是有机统一的。政治监督要起到监督效果,寻找有效监督载体十分关键,而日常监督即是政治监督有效的载体之一,要使监督融入日常,做到常态化、具体化、可视化。实践中,应当结合监督的任务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不能形成思维定势。

二、当前国有企业日常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有企业资金密集、资源集中、生产经营权限大,基层单位违纪违法问题多发。国有企业开展日常监督工作,保证党员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严格遵守和执行制度,既是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规定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内部的迫切需要。近些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国有企业在强化日常监督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做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国有企业日常监督工作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度建设不到位。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为国有企业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基本指引。但实践中,一方面,不少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度体系不完善,或者更新不及时,制度建设滞后,对日常监督的重点内容、方式方法、问题处理等没有结合本企业实际进行规范,造成企业日常监督工作缺少有效指引;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内部没有形成监督合力,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事会等监督力量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协同配合机制,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重复监督,加重了基层负担。二是监督手段单一。日常监督不是“空对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国有企业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才能发现问题。实践中,一些国有企业日常监督的方式单一,往往局限于听汇报、看资料、查财务凭证等等,针对性不够,难以发现问题,导致对重点人、重点事监督不到位。三是监督成果缺乏有效转化。日常监督发现问题不是目的,解决问题、促进治理才是目的。对于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很多企业往往简单反馈,不加以区分甄别,就事论事,仅要求监督对象整改,并未结合问题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更谈不上举一反三、促进治理。发现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整改,或者整改不能起到效果,还不如不监督。四是監督人员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很多国有企业专职从事党务和专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数量较少,与企业资产、人员规模不相匹配,甚至很多基层单位党组织工作机构不健全、纪检监察机构缺失;有的企业虽然配备了相关人员,但多是从业务岗位转岗而来,专业性不够,对相关政策法规学习不到位,难以适应新时期国有企业监督工作的要求。

三、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有效开展日常监督的建议

日常监督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国有企业日常监督工作也不例外。因此,要做实做细日常监督,使之真正起到效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不能搞“空对空”;必须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准确把握监督重点内容,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被监督对象的思想、工作、作风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区分不同情形进行处理。结合国有企业党内监督工作的特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夯实日常监督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日常监督的制度体系和完善监督协同配合机制。具体来讲,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的制度体系。国有企业集团要根据党内监督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资产规模、业务特点等实际,有针对性的建立监督制度,完善的日常监督操作指南,同时要通过制定制度,约束监督对象的行为,加强对监督对象的日常管理。另一方面,要整合内部监督力量,探索形成监督合力。探索建立企业内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协调机制,统筹企业内部各路监督力量,各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形成信息共享、问题线索移交、问题处理反馈等机制,提升监督质效。

二是拓宽日常监督方式方法。日常监督形式多样、内容全面,必须做到见人与见事相结合,仅凭查阅资料、听汇报等无法真正起到监督效果。实践中,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谈心谈话、完善廉政档案、列席有关会议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督,对重点人和事做到心中有数,以全面了解被监督对象的相关动态。例如,建立常态化的谈心谈话制度,准确运用“第一种形态”,及时了解监督对象思想动态,掌握党员干部履职情况;又如,国有企业纪委通过参加或列席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监事会、专业委员会,以及研究决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重大事项的其他会议,加强对公司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等情况的监督。

三是要注重日常监督成果运用。一方面,对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应当区分不同情况,分别提出处理建议。例如,对于发现被监督对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可以进行谈话提醒,红脸出汗;对于发现被监督单位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的,可以向有关单位党组织提出纪律检查建议。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日常监督成果。对于监督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要求有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照检查,举一反三,认真整改;对于监督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可以通过督促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专项检查或组织专项治理、开展警示教育等方式,推动整改,从而提高企业治理效能。

四是要提升监督能力。一方面,要选优配齐干部队伍。充分考虑专业背景、工作履历等因素,选拔专业人员充实到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队伍当中;同时,要加强干部培训,加大专业化培训力度,组织全员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干部交流力度。实践中,国有企业可与地方合作,选拔优秀骨干力量到地方纪委挂职锻炼,实现以干代训,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提升能力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永刚.对做实做细国有企业日常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4)

[2]杜冬冬.如何理解关于日常监督的规 定.中国纪检监察,2019,(4)

[3]吴素臣.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法制与社会,2018,(25)

[4]郭炳男.关于国有企业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的几点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20,(5)

猜你喜欢

监督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全面深入推进各项监督
什么是四个监督?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青田:“精准热紧”求实效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