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对人类行为及心理的影响综述
2021-04-20王子萱
王子萱
摘要:当前对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人类行为的抑制或促进和对自己种族的归属感和不认同,以及人们如何运用刻板印象来提升自己等方面。基于对这些文献的综合研究,本文为大众提供减少对刻板印象的偏见的参考。为全面了解刻板印象对人类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本文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方便学者对该议题进行后续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促进,积极刻板印象,消极刻板印象
一、刻板印象简述
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常见的刻板印象有性别刻板印象、种族刻板印象等。
二、研究背景
刻板印象经常出现在特定群体身上,以智商为例,黑人的智商被大众认为比白人低。2015年Gaither等人利用该刻板印象进行了测试,在测试时启动这种“黑人智商低”和“白人智商高”的种族刻板印象,结果显示被试白人的测试成绩显著高于被试黑人的测试成绩。由此看来,积极刻板印象对于人类行为促进存在着正面影响,同时消极刻板印象则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着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改善对刻板印象的偏见并利用其积极影响成为了本文的重点。
三、刻板印象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跨种族交流日益密切,学术界对于刻板印象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而研究表明,刻板印象与人类行为学和心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
刻板印象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们行为表现上的下降,和对自己种族的不认同与缺乏归属感(杨素真,2018)。
1.对行为和表现的负面影响
首先,受刻板印象影响,人类的行为可能会不尽人意。出现这种现象的压力来自于评估对象、奖励、惩罚、竞争以及被个体视为与自我有关的表现领域(Baumeister等, 1986)。在1984年,Baumeister, R. F. 提出的压力窒息效应假说认为,尽管外界情境和内驱力都要求个体表现卓越,但当实际表现差强人意时,个体会因没有达到外界或自己的预期而受到压力窒息,进而表现糟糕。例如,在亞裔美国人中存在“模范少数的神话”, 也就是大众对亚裔美国人这样的“模范少数”群体存在着积极的刻板印象, 认为在中国或日本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能克服逆境, 通过坚持努力工作来取得学习和工作上的成功。Gupta等人在2011年的研究中考察了这种“模范少数的神话”,也就是积极刻板印象对亚裔美国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对积极刻板印象的认可度越高, 其心理应激水平越高, 对求助的态度越消极。
2.对心理的负面影响
除了对行为和表现有消极影响外,刻板印象对心理上的影响更为显著,其原因在于刻板印象不仅会干扰个体的认知加工,使其表现下降,(Régner等, 2010), 更甚者会导致个体对其领域的解离和否定认同。这种消极影响对种族和性别上的体现也很明显。例如在学科学习中就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大众普遍认为男生的数学能力要优于女生,而这种对女生的消极性别刻板印象对女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影响,具体表现为数学成绩下降,数学焦虑上升(董博,2019)。
消极种族刻板印象具体体现为种族歧视,常见于有意或无意的日常言语、行为和环境中, 由于歧视者将其构造成积极或善意的言论, 使得这些歧视言论容易被公正化或合理化(Tran等,2016)。加害者把原本对某一特定群体的攻击性语言转化成善意的言论,受害者会因为习惯于那些攻击性语言所以不觉得自己受到歧视,从而慢慢陷入了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自我否定。
(二)刻板印象的积极影响
在某些层面,刻板印象也会给人带来积极影响,例如刻板印象提升和刻板印象促进。刻板印象提升指个体在意识到外群体对其具有消积刻板印象时的自我提升的动机,进而提升个体表现。刻板印象促进指当个体意识到自己处于一种对自己有利的情况时的行为上升现象,通常是在他们的积极刻板身份印象被认可和支持的情况下(王祯,杨丽娴,2018)。
为了进一步阐述刻板印象促进,Shih在1999年进行了通过激活个体积极刻板印象来促进个体在任务上的表现的实验。实验通过分别启动关于亚洲女性的种族和性别的刻板印象,得出的结果表明启动亚洲人在数学方面的能力较强的积极刻板印象会使个体取得比其他测试对象更高的测试分数。由此,Shih, Pittinsky 等人在2012年提出,刻板印象促进是指当个体处于其积极刻板印象身份被激活时行为所表现的一种上升状态。
无独有偶,刻板印象对人类的正面影响也可以体现在老年人身上。退休刻板印象表明,持积极刻板印象的老年人拥有比持消极刻板印象的老年人更长的寿命。Menkin在2017年提出积极退休刻板印象也可以使人在老年生活拥有更多的新朋友,Cheng在2020年提出积极退休刻板印象可以使老年人提过对社会支持的感知,使其对家人的满意度更高。
Brehm在1996年提出的心理阻抗理论也从另一层面论证了刻板印象对人心理的正面影响。该理论提出个体会在其自由受到威胁时展现出更加主张自由的姿态。基于此,Kray等人在2001年假设当个体感觉自己受到刻板印象威胁时会认为自己的表现受限,即自己的自由受到威胁,因而产生与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相反的行为,即表现上升。为证明此假设,研究者对MBA学生通过模拟谈判能力考查测试,当向女性呈现谈判能力差的性别刻板印象时,女性并没有像假设中一样展现谈判能力差的表现,而是在谈判中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这与刻板印象相反的行为被统称为刻板印象阻抗。
四、总结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在刻板印象对人类行为及心理影响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刻板印象对人类行为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以及人们如何运用刻板印象来提升自己等方面。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在实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科学地收集并分析数据,最终得到一个较为系统的结论,即刻板印象不仅仅产生负面影响,它也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人的表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Gupta, A., Szymanski, D. M., & Leong, F. T. L. (2011). The “model minority myth”: Internalized racialism of positive stereotypes as correlate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attitudes toward help-seeking. Asia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2), 101–114.
[2]王祯,杨丽娴.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J].心理科学进展,2018,26(07):1264-1271.
[3]Gaither, S. E., Remedios, J. D., Schultz, J. R., & Sommers, S. R. (2015). Priming White identity elicits stereotype boost for biracial Black-White individuals.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18(6), 778?787.
[4]杨素真.刻板印象威胁研究概述[J].教育观察,2018,7(16):85-87.
[5]Baumeister, R. F. (1984). Choking under pressure: Self-consciousness and paradoxical effects of incentives on skillfu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3), 610–620.
[6]Régner, I., Smeding, A., Gimmig, D., Thinus-Blanc, C., Monteil, J. M., & Huguet, P. (2010).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working memory moderate stereotype-threat effec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11), 1646?1648.
[7]Ng, R., Allore, H. G., Monin, J. K., & Levy, B. R. (2016). Retirement as meaningful: Positive retirement stereotypes associated with longevit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72(1), 69–85.
[8]董博. 数学学科性别刻板印象认同对初中生数学成绩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9]Tran, A. G. T. T., Miyake, E. R., Martinez-Morales, V., & Csizmadia, A. (2016). “What are you?” multiracial individuals responses to racial identification inquiries.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22(1), 26–37.
[10]Kray,L. J.,Thompson,L.,& Galinsky,A. ( 2001) . Battle of the sexes: Gender stereotype confirmation and reactance in negoti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80 ( 6) ,942-958.
[11]王禎,杨丽娴.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J].心理科学进展,2018,26(07):1264-1271.
[12]Shih, M. J., Pittinsky, T. L., & Ho, G. C. (2012). Stereotype boost: Positive outcomes from the activation of positive stereotypes. In M. Inzlicht & T. Schmader (Eds.), Stereotype threat: Theory,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pp. 141?158).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Menkin, J. A., Robles, T. F., Gruenewald, T. L., Tanner, E. K., & Seeman, T. E. (2017). Positive expectations regarding aging linked to more new friends in later life.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72(5), 771–781.
[14]Cheng, S. T. (2020). The effect of negative aging self-stereotypes on satisfaction with social support.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75(5), 981–990.
[15]Brehm,J. W. ( 1966) . A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 New York: Academic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