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征程中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理论思考
2021-04-19钟龙彪
钟龙彪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回顾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其中一条非常宝贵的经验就是:党的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什么时候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党内就团结一致、生机勃勃、活力旺盛,党的事业发展就健康、迅速;反之,党内政治生态一旦被破坏,就容易滋生弊病、发生错误。着眼当前,面向未来,要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一以贯之地大力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磅礴力量,确保“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一、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一以贯之地常抓不懈
所谓政治生态,就是政治主体所处的从政环境的状况。中国古人一般称之为风俗。自古至今,虽然有识之士都深刻认识到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对于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但是,明白道理并非难事,真正的困难是按照这个道理去做到做好。因为政治生态就像自然生态一样脆弱,稍不注意,就很容易被破坏、被污染,由清正变为污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坏政治生态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也绝非靠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完成。总结古今中外的经验,政治生态建设永远在路上,须臾懈怠不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这就是说,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一以贯之,常抓不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政治生态建设,反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以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抓党的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发生历史性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党的建设质量提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完成。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必须清醒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同志忽视政治、淡化政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四个意识不强,有的将党的领导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有的对错误言行缺乏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斗争精神,有的依然我行我素、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有的仍然奉行潜规则、把商品交换原则运用到党内,等等”。 这说明,加强党的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任重道远,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思想,必须坚持不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一刻不停歇地抓紧抓好抓下去。否则,有的已经解决了的老问题可能还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新问题可能会不断萌生、增长、蔓延;制约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层次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从而影响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党的领导水平进一步提升、党的事业进一步发展。
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求党员干部提高“政治三力”
政治生态,是由参与政治建设的人的表现构成并促成的。不同素质、能力、作风的人,所导致的政治生态状况大不一样。如果一个政治组织的成员政治素质高、政治能力强、政治纪律严、政治作风正,那么这个政治组织的政治生态自然就是良好的;反之,这个政治组织的政治生态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对于我们党而言,要端正党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觉悟、政治能力、政治纪律意识。一方面,要严格把好新党员“入口”关,规范和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抓好广大党员这个绝大多数,确保党的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另一方面,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好领导干部的榜样和示范作用。不仅要坚持按照好干部的标准来严格选人用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发挥好选人用人的“指挥棒”作用,而且要严格教育、管理和监督好领导干部,促使其依法依规用权、秉公用权、干净用权。
从巡视巡察发现的问题和查办的违纪违法案件看,有的地方之所以政治生態被破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的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过硬。所以,无论是要修复曾被破坏的政治生态,还是防止政治生态今后被污染,都要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提高政治判断力,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面临的复杂形势和各种问题,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主流和支流,深刻认清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次本质问题,清醒明辨自身行为选择的是非对错,有效抵御各种诱惑、考验、风险和挑战,确保牢牢站稳党和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把握前进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在正确的政治道路上。领导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谋事时要考虑政治要求和政治影响,办事时要遵守政治纪律和规矩,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当政治上的糊涂人。
提高政治领悟力,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准确地把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真正明白党中央在关注什么、强调什么、重点抓什么,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最核心的利益、什么是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方面,要靠领导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政治觉悟、党性修养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要靠领导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领悟,做到既知其言,又知其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提高政治执行力,就是要求领导干部知行合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不折不扣、高效率地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听从党中央的统一指挥,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一方面,要靠增强领导干部对党的忠诚度和责任心,做到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敢战必胜;另一方面,要靠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能力,锤炼党员干部过硬的执行作风, 做到召之即来,来者能战,战则必胜,让上级党组织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综合施策和协同推进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既要治标又要治本。所谓治标,就是要结合不同地方、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政治生态进行精准画像,存在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增强政治生态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谓治本,就是要结合群众举报和媒体报道中反映出的问题以及巡视巡察和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中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查找政治生态建设中的不足和短板,通过强化教育、建章立制、完善体制、健全机制等举措,有针对性地解决深层次问题,有效避免同类问题今后再次发生、反复出现。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既要激浊,又要扬清,做到扶正与祛邪并举,大力弘扬清风正气,坚决扫除歪风邪气。所谓激浊,就是要勇敢直面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坚持不懈地开展反对不正之风和反腐败斗争,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决拔“烂树”、扶“歪树”、治“病树”,让昏官、贪官、懒官、庸官在党内没有市场,清除党内政治生态的“污染源”,切断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传染渠道,旗帜鲜明地反对“厚黑学”“官场术”等不良政治文化。所谓扬清,就是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地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厚植党内政治生态的干净土壤。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既要在全党形成大气候、造成声势,又要各级党组织各负其责、积极改善小气候,做到上下同心、共同努力。大气候由小气候构成,以小气候为基礎和条件。从总体上说,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反复强调和持续努力,目前,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大氛围已经在全党基本形成。但从具体上看,有的地方在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方面与党中央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比如,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有待增强;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随意化、庸俗化、平淡化等问题有待解决;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有待纠正;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有待根绝;等等。解决这些具体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政治生态建设上的作用,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小气候。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既要党内发力,又要党外配合,做到内外兼修,端正党风政风社风民风一起改进。党内风气、政府风气与社会风气、民间风气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党风政风决定社风民风。只要党风政风端正了,党员干部带了好头,人民群众就会有样学样、跟着学习,从而带动社风民风好转。另一方面,社风民风影响党风政风。例如,错误的传统为官观念和社会上一些奢侈浪费的风气,就对一些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产生了不良影响。所以,要为党员干部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就需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党内政治生态的改进,一手抓党外政治生态的改善;一手抓依规治党,一手抓依法治国,做到同向发力,一体推进。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张 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