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歌王”大翅鲸
2021-04-19子凡
子凡
不知疲倦的“歌唱家”
20世纪中期,海洋学家在使用水生听音器时,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它时而高昂,时而低沉,节奏缓慢,却强烈而持久。后来才发现,发出声音的是大翅鲸,它们的声音被称为“鲸歌”。
绝大部分鲸歌都是由雄鲸发出的,直到近年才有研究者记录下了雌鲸的声音。一般认为,雄性大翅鲸发声主要是为了求偶,每次的“吟唱时间”长达10~20分钟,从低频的呻吟、叹息到高频的咆哮、尖叫,甚至还有各种升调、降调的变奏。然后,它们休息一会儿再重复唱,就这样能唱上一整天。
不同海域的大翅鲸各有各的鲸歌,同一海域里大家唱的调都差不多。雄鲸歌手们不满足于总是老调重弹,还会每年“创作新歌”。科学家在南太平洋发现,从澳大利亚到法属波利尼西亚的6个大翅鲸族群每年都会一个接一个唱出新曲子,至于它们是怎么发明、学习的就不清楚了。
更神秘的是,在研究了好几十年鲸歌之后,人类仍然不知道这些旋律是怎么“唱”出来的——和其他须鲸一样,大翅鲸既没有声带,也没有海豚等齿鲸那种由鼻孔演变成的“猴唇”,找不到它们的发声器官在哪里。
随时出手的“热心肠”
大翅鲸体长约13~16米,体重可达40吨(雌鲸比雄鲸大,南半球种群比北半球的大),在巨兽辈出的须鲸中只能算中等体格。然而,它们长得很有辨识度:头大尾细,如同一条“大蝌蚪”,嘴边、头顶还有许多瘤子;两条鳍状肢明显比一般须鲸更长,长度接近体长的1/3,如同一对翅膀,故而得名。
相比其他须鲸,大翅鲸更爱热闹,常常结成10头以下的小群,有时甚至在一处聚集几十头。捕食鲱鱼、沙丁鱼时,它们会临时组队,围成一圈,用“气泡战术”把鱼群驱散,然后再大口吞食。大翅鲸的活动范围从北冰洋到南极海域,每年在极地与赤道之间迁徙,夏天去极地,冬天回赤道。由于南北半球季节错开,两个半球的大翅鲸种群几乎老死不相往来……
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性情温和的大翅鲸喜欢见义勇为,打击大洋中的头号“海贼团”——虎鲸群。1954—2012年,至少有112起被人类记录到的大翅鲸与虎鲸冲突事件,范围遍及各大洋。其中约57%的情况是,大翅鲸在虎鲸群捕猎时横插一杠,主动攻击虎鲸,救下被虎鲸围攻的猎物。大翅鲸搭救的猎物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的同类,而是其他须鲸、海豹、海狮,甚至翻车鱼。
科学家认为,大翅鲸可能是听到虎鲸捕猎时发出的强烈声波,就赶过去出手干预,而不管受害者是谁。凭借体型优势,一头成年大翅鲸就足以打退一整群虎鲸。
那么,大翅鲸为什么要跟虎鲸过不去呢?原来雌大翅鲸产崽后一般是单独哺育幼鲸,这时候幼鲸就很容易遭到虎鲸攻击。有观点认为成年大翅鲸攻击虎鲸,可能是为了让虎鲸对自己的同类有“心理阴影”,不敢对幼鲸下手。即便如此,虎鲸攻击大翅鲸幼崽的情况仍然一再发生……或许,只是大翅鲸长大之后想报仇吧。
由于大翅鲸喜欢到近海活动,体内脂肪含量又高,因此在“捕鲸时代”成了人们的重点目标,一度占到全球捕鲸量的近50%。1964年后国际上全面禁捕,目前种群数量仍在缓慢恢复中。在中国,它们和其他9种国产须鲸一样,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不请自来的“搭车客”
在大翅鲸的上颌、下颌、头顶和鳍肢外侧,生长着好几排像瘤子一样的鼓包,加起来有数十个,每个至少有高尔夫球大小。这些看着很扎眼的东西,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皮质瘤,被称为“节瘤”。
节瘤是由毛孔演化成的,每个节瘤上还生有1~3厘米长的触毛。科学家认为,节瘤和触毛可能是一套感觉器官,能帮助大翅鲸更精准地感知水流以及头部附近的浮游动物。
由于特殊的体型,大翅鲸不像蓝鲸、长须鲸等亲戚们那样擅长快速游泳,每小时只能游6~15千米。慢悠悠的速度,加上头部节瘤、下颌褶皱等部位提供的良好“地段”,使大翅鲸身上很容易附着寄生物。其中,最顽固的“钉子户”就是藤壶。
藤壶一般附着在礁石、沉木、船体上,而寄生在鲸皮肤表面的鲸藤壶,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大部分藤壶只是用黏液把自己粘住,而鲸藤壶则会像植物生根一样,把附着面的板状甲壳插入鲸的皮肤,而且越长越深。所幸,鲸的表皮又硬又厚,不会因此受伤。
在大翅鲸皮肤上扎根的藤壶可以一辈子免费搭便车,跟着寄主遨游四海,把浮游生物吃个够。而藤壶的存在,也帮另一类寄生物——鲸虱在鲸身上落户。
鲸虱不是虱子,而是虾蟹的近亲,也不吸血。它们只是用腿牢牢抓住鲸的皮肤,以鲸的皮屑、坏死组织以及附近的食物残渣为生,藤壶可以给它们提供更牢固的落脚点。
在幼鲸降生后不久,藤壶和鲸虱就找上了它们,随着幼鲸长大越聚越多,相当于每条鲸都背负着一个热热闹闹的“小世界”。对几十吨重的大翅鲸来说,这些寄生物除了增加一些游泳阻力,没有什么实质伤害。不过它们或许也会为此感到不舒服,有科学家认为,大翅鲸经常奋力跃出水面,可能也是借助出水、拍水来赶走一些鲸虱,让自己舒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