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2021-04-19陈淑萍
陈淑萍
“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一直以来是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中的关注点。教师应努力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尽可能地启发学生思考,明白数学知识的本质,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真正发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堂学习真正发生呢?下面,笔者结合一些课例谈谈看法。
一、让学习真正发生,需要旧知来沟通
数学知识是系统的,是具有连贯性的,每一个新知的学习都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上。因此,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就要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根据经验主动地进行新旧知识的迁移,这样才能有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算理,可以作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已有经验,这就是学生知识的生长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尝试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可进行如下教学。
(1)复习导入。教师出示13×2与13×12这两个竖式,让学生进行计算。通过复习,唤醒旧知,为学生探究新知奠定基础。(2)出示例题283×12,让学生试着算一算,并请学生介绍计算过程。(3)教师提出质疑:“三位数乘两位數没有教过,你们是怎么计算的呢?”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产生探究算理的欲望。(4)教师引导对比交流:13×2、13×12及283×12三个竖式计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随后师生归纳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最后的拓展环节可提问接下来会学几位数乘几位数,如何进行计算。
以上的教学设计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经历质疑—探讨—归纳—拓展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数学学习。因此,让学生根据经验主动迁移旧知沟通新知,构建知识脉络,学习就能真正发生!
二、让学习真正发生,需要互动来实现
数学课堂教学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要做到每个学生都能与教师对话,都能和同学对话。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互动氛围中深入思考,真实地参与学习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真正发生。
比如“平均数”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区间值”和“虚拟性”。某教师出示学生5次夹弹珠的成绩:9、11、9、12、14。先让学生估算出平均成绩,然后教师追问:“为什么不估14?为什么不估9?”学生说理交流并通过计算验证,从而明确平均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接着教师又提出问题:“平均数11和第二次夹弹珠的1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平均数不是某一次夹到的真实个数,而是为了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数,从而体会到了平均数的虚拟性。
又如教授“梯形的面积”的内容时,在课的开始,教师抛出问题:“你认为梯形的面积可能跟梯形的哪些要素有关?为什么这么想?”学生将各自的猜想提出,共同筛选出可能的要素。教师继续问:“你觉得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可以怎样研究?”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研究,教师接着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交流,其余学生进行评价、质疑。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询问聆听者:“你们听懂了吗?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要问他的?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或是询问分享者:“你觉得他们读懂了你的意思了吗?”就这样,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经历了公式推导的过程,总结出图形面积的公示推导模式:转化→找联系→得结论。整堂课中,教师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拓展思维,激起思维火花的碰撞,让学习真正发生。
三、让学习真正发生,需要实践来达成
实践是数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体验中掌握数学知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动手操作,不仅能使学习活动生动活泼,而且能让学习真正发生。
如在教授“圆的认识”的内容时,某教师在教学后让学生尝试借助一把直尺在纸上画一个圆,这个问题抛出来时就让学生产生了认知的冲突(直尺和圆相关吗)。接下来学生进行尝试,还真的找到了办法:(1)描点法。有学生回答:先画一个点为中心点,再画一个点距离这个中心点3厘米,再在距离中心点3厘米的不同地方画一个点,这样连续画多个后把点都连接起来就成了一个圆。(2)连线法。先画一条线段,在它的中间点上一点,再以这个中间点为圆心分多个方向画几条同样长的线段,然后再连接相邻的端点,这样也形成了一个圆……这样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在不同的方法中发现相同点,加深了对圆的特征的认识。接着,教师又让学生动手使用圆规画圆,体会“一中同长”的特征,体会圆的本质。这节课中教师并没有直接传授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与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圆的特征,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而获得新知。
又比如教授“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内容时,某教师让学生探究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学生尝试用分割的方法计算,得到了多种不同的方法:(1)分割成3个三角形;(2)分割成4个三角形;(3)分割成2个四边形;(4)分割成四边形和三角形。学生通过以上方法并计算,得出五边形的内角和。接着教师让学生观察对比几种方法的异同点,明确分割成3个三角形的方法(从同一个顶点出发将五边形分割成三角形)是最优的方法。在这段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四、让学习真正发生,需要思考来保证
数学课堂要向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保证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探索,借助同伴交往来产生知识共鸣。但前提是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厘清自己的思维,再交流各自的想法,这才有利于学习的真正发生。
比如“鸡兔同笼”的研究学习,某教师一开始就问学生:“你们了解或学过这个问题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一张如下的学习单。
课一开始就提问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了解多少,会解决吗,怎么解决。接着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单,保证学生有独立的思考时间,厘清自己的思路;然后让学生上台交流想法,允许出错,允许其他学生质疑。在各种方法的展示与学生间的交流中,教师适时引导及总结归纳出解题方法。因为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触发思维的开关,学习也就水到渠成。
总之,课堂上要让学习真正发生,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渔溪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